《談美》讀後感

2021-03-04 00:31:15 字數 3352 閱讀 5343

《談美》讀後心得

讀完朱光潛先生的《談美》,感覺這部書不像是在談深奧的美學,而更像是一部介紹美、鼓勵年輕人去發現美、創造美的書。朱光潛先生在這部書裡面所提到的美,也並非完全是哲學意義上的「審美」,而是更多的在**自然美、藝術美、人生美,這些我們在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的美的事物。

朱光潛先生開篇就開始談如何發現美。究竟美在**?究竟什麼是美?

人和人的看法多有不同。正如書中提到的關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的問題所展示出來的,畫家認為是美的古松,在植物學家與商人眼中卻只不過是一株客觀實在的,實用的植物。按照朱光潛先生在書中所說,正是因為植物學家與木商不能夠跳出他們的專業的實用範疇才不能發現古松自然的「盤屈如龍蛇的弦紋以及它的昂然高舉、不受屈撓的氣概」。

這種觀點很有道理,可能也就是常說的「審美無功利」的通俗易懂的說法。但是,等到後面又談到創造美的部分時,這種觀點未免又有一點片面了。

「許多轟轟烈烈的英雄和美人都過去了,許多轟轟烈烈的成功和失敗也都過去了,只有藝術品真正是不朽的。」的確,真正的藝術品自然會永垂不朽,但如果脫離了孕育它的歷史環境,再偉大的藝術品也是無從產生,更別提什麼永垂不朽了。朱光潛先生如此說,當然是為了糾正人們對於審美無用的誤解。

說動人心魄的歷史於我們無意義而《短歌行》於我們親切,其實是漫長的時間已經把厚重的歷史和我們的實用的範疇遠遠的疏離開來,讓我們有機會以身處之外的心理來享受歷史的跌宕起伏。藝術品作為一種對歷史的記錄或演繹,為我們帶來美的享受。這種美的享受大概不是當年歷史的親歷者所能感受到的。

當局者迷,旁邊者清。優秀的藝術作品應該是既有主觀又有客觀,或者說既要有作者的情感又要能跳出情感來客觀審視。朱光潛先生在書中也多次提到,雖然藝術來自於生活,但是藝術所用的情感卻並不是生糙而是經過反省的。

書中說,「藝術家在寫切身的情感時,都不能同時站在這種情感中過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觀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嘗受者退為站在客位的觀賞者」。也就是說,在藝術家親身經歷人生的大起與大落之時是無法將這種情感客觀的表現出來,而非要等「痛定思痛」,心緒得以跳出之時才能夠將自己的情感作為材料進行加工和創作,產生藝術品。而這種由主觀到客觀的過程,也即是擺脫實用性的過程。

當然,除去藝術家的親身經歷,還有很多優秀的藝術作品是基於虛構的人生感受。既然沒有實際的親身經歷可以跳出,就需要藝術家能夠將自己融入所要刻畫人的心境與生活中去,去獲得主觀的情感已獲得可以客觀刻畫的材料。美的藝術的創作,既不可過於主觀而物我不分,也不可絕對客觀而令作品趣味索然。

此時說到底,發現美的過程即是脫離實用性、逐漸走向客觀的過程。人事景物,脫離了我們的日常實用,其中所蘊含的美感才有機會被我們所發現。

既然發現了美,就要去欣賞美。我們常常感到,自然風景是不變的,可是人與人對它的感受卻千差外別。這種對於事物的審美差異,正如朱光潛先生書中所說,始於我們在欣賞時的「移情作用」的差異。

我們之所以對於同一審美物件有著不同的審美感受,首先是因為我們由於不同的心境和經歷,對於物產生了不同的心理活動。乙個簡單的例子就是,我們心情愉快時看秋風掃落葉或許會對自然的變化讚嘆不已,而當我們心灰意冷時恐怕再見此情此景只會徒增心中的悲涼。根據書中的觀點,我們的移情作用往往是帶有無意的模仿。

我們聽舒緩的**感覺舒緩;聽雄壯的節拍會感覺心潮澎湃。我們之所以會因為不同的**產生截然不同的情感,不是因為**本身有高低、長短、急緩、巨集纖之分,而是因為我們在聆聽舒緩的**時心思不由自主的模仿曲調節拍進行舒緩的活動,進而勾起了我們記憶裡面某種舒緩的人生體驗,從而讓我們產生了所謂的「共鳴」。

因此,正如朱光潛先生所說的那樣,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反照。我們雖在移情中模仿著外物,卻也在模仿中加入自己的體驗,也在進行著某種創作,而這種創作產生了我們千差萬別的審美體驗。

然而,我們什麼時候知道我們是在審美呢?審美的過程似乎就像在做夢。我們在做夢時通常不會意識到夢境,只有等夢醒之後才隱約對之前的夢境有所唏噓。

同樣的,我們對於一件藝術作品的欣賞越入迷,我們就越難覺察到自己是在欣賞它,也難以察覺自己在審美中所享受的快樂。這種感受似乎與上面的「審美脫離實用」以及「客觀」的原則相悖,因為既然我們已經沉浸在對作品的欣賞中,又如何斷言我們已經和作品脫離了實用的關係了呢?

朱光潛先生談到美感有兩個要素:一是目前意象和實際人生中也有一種適當的距離,二是在觀賞這種意象時,我們處於聚精會神以至於物我兩忘的境界,所以於無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於物,以物的姿態移注於我。要說明這兩點,就要分明「快感」與「美感」二者。

正如之前所說,我們欣賞藝術作品感到滿足,喝水、飲食異能感到滿足,這二者之滿足究竟有什麼不同,是區分「美感」與「快感」的關鍵所在。根據朱光潛先生的觀點,我們因為滿足實用的需要而產生的快感總是與體驗同時發生的。也就是說我們覺得某種飯菜可口,這種體驗只是發生在我們品嚐這種食物的過程之中。

相反的,我們從欣賞藝術作品所獲得的滿足卻發生在我們欣賞藝術作品的行為之後。「在聚精會神之中忘記自我」,也正是指在審美的過程中脫離了我們的實際人生從而進入到一種拜託了物質實用的「物我兩忘」境界了。這樣看來,我們欣賞藝術作品而獲得美的滿足也的確是一種脫離了主觀與實用的感受。

那麼在這裡,我認為就有必要想一下我們在上面所提到的「聚精會神的欣賞」中究竟在想些什麼。我們在閱讀詩文時,常常有因為文章句子打動內心而想入非非之時。這種聯想的行為在書中並沒有被算作是審美的過程。

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在聯想的時候已經脫離了藝術品本身,而轉入對於我們實際人生的某種回憶性質的思考中去,因此無功利的欣賞也就中止了。當然,在我們從這種主觀的聯想中重新轉入對藝術本身的欣賞時,審美的過程也會延續。

美感既然是我們內心脫離了「物我」的活動,那麼我們究竟要如何創造美呢?或者說,我們創造出什麼樣的藝術才算美呢?這裡朱光潛先生用了七個章節來談規律與創新的關係。

正如書中所提到的:「藝術家從模仿人手,正如小兒學語言,打網球者學姿勢,跳舞者學步法一樣,並沒有什麼玄妙,也並沒有什麼荒唐。不過這步功夫只是創造的始基。

沒有做到這步功夫和做到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創造。我們在前面說過,創造是舊經驗的新綜合。舊經驗大半得諸模仿,新綜合則必自出心裁。

」作者的觀點認為,好的作品一方面**於想象與情感的運用,另一方面也得益於對格律、規則的因襲。我們在誦讀詩文的時候常常一方面折服於作品或雄渾或細膩的構思,另一方面也感嘆於作品流暢的音律與和諧的結構。構思固然出自藝術家之手,而音律與體例則是世世代代沿襲的產物。

一種文體,創立之初往往新穎卻粗糙,臨近衰亡卻華美而乏味。所謂的格律,也不過是詩人一代代傳下來,約定俗成的訣竅而已。前人發現這樣作文朗朗上口,後人便也模仿前人的格式,長久以來才形成了固定的格式。

一種文體的衰敗,其實是後人對於前人所創再無法創新,從而過於關注軀殼而失掉了對於生活本質的藝術的表達的結果。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如果想要懂得如何去創造美,就要大膽的、大量的去欣賞美。對於創作而言,極重要的靈感就是出自持續不斷的,廣泛的審美所積攢下來的潛意識活動。

雖然藝術的門類繁多,但我們對於美的感受卻是相通的。只有多去欣賞美,我們才能在潛意識裡面積累足夠多的情思,從而碰擦出寶貴的靈感火花。

我們中的大多數雖然無法成為優秀的藝術家,但懂得以跳出實用的眼光去「玩味」生活,去欣賞人生,我們也會從著「無所為而為的玩索」中體味到無限的樂趣。

談美讀後感

然而,我們什麼時候知道我們是在審美呢?審美的過程似乎就像在做夢。我們在做夢時通常不會意識到夢境,只有等夢醒之後才隱約對之前的夢境有所唏噓。同樣的,我們對於一件藝術作品的欣賞越入迷,我們就越難覺察到自己是在欣賞它,也難以察覺自己在審美中所享受的快樂。這種感受似乎與上面的 審美脫離實用 以及 客觀 的原...

《談美書簡》讀後感

我想這是朱先生人格與思想的共同魅力使然。也許處看上面所引用的那一段話,你心裡可能不會產生什麼感觸,但如果你專注投入地把這一整本小書讀完,你必會為朱先生治學為人的態度折服!關於美的起源,朱光潛先生認為,美 並不是起於抽象概念,而是起於吃飯穿衣 男嫁女婚 烈火野獸。打群仗來劫掠食物和女俘以及勞動生產之類...

談美簡要讀後感

談美。q26 莎士比亞說過,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看了朱光潛先生 談美 一書後,總覺得他不是在談美,而是在談哲學,談人間永珍。談美 從總體來看是本談藝術欣賞的專業書,但其中充滿著對人生觀的思考。在 談美 這本小書中,枯燥複雜的美學理論變得平易近人了,朱光潛先生用明白曉暢的話語讓我們先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