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霞讀《第56號教室的故事》的啟示

2021-03-04 08:15:10 字數 1628 閱讀 4265

榆周小學

雷夫近30年來一直執教於美國洛杉磯霍伯特叢林小學。他一直堅守著第56號教室,年復一年的教著同一年齡段的五年級學生。他被譽為「全美最好的老師」、「美國最有趣、最有影響力的教師」。

讀了《第56號教室的故事》,乙個「我不是英雄,只是乙個普通老師」的雷夫走到了我們面前,走進了我們的心靈。每一名教師都在追求自己的夢想,為夢想而努力。回看我們的一線教學,多年的課改讓 「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融入了我們的大腦;遠端研修中「三次備課兩次打磨」讓我們的課堂教學研究更深入,更細化。

現實是對教育教學成敗的最好證明,如今我們口頭上說素質教育,但實質卻擺脫不了「考試決定質量」的主線,課堂教學以人為本的目的仍舊是追求學生記住哪些是必考的,哪些是可能不考的。至於品德等學科的德育教育,學生也必須記住可能要考的內容,然後再去指導學生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晉級、考試、評價……指揮棒不改革,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老師們低收入追求的品味生活與職業道德發生了矛盾。

雷夫的現場答問告訴我們,他在處理學生犯錯的辦法是,讓犯錯學生停止參與活動。這個辦法不錯,但我們不能這麼做,也不敢嘗試,如果停止了學生的活動,那就意味著他的實驗操作不會,從而導致考試考不好或實驗抽查影響學校考核。處理犯錯學生我們的辦法大多是批評教育,而學生大多是批評過後就忘。

「信任是一切教育的起點」。雷夫用自己多年的執著、真誠、單純……贏得了學生的喜愛和信任,贏得了家長、社會的認可。「向雷夫學習,把正確的做好,把錯誤的改正」,這是我讀書後的最真實感悟。

好的師生關係勝過說教,師生互相信任,「親其師,信其道」才會有實效。作為一名老師,我們不能只想讓孩子學習、再學習,讓學習演變成了「為老師而學」,「為家長而學」。我們要轉變教學理念,為了學生的未來生存而教,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是為了以後的生活需要,為了未來的生活需要自己需要這樣做。

雷夫很了不起,他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很現實,「不讓乙個孩子掉隊」他做不到。事實上,「為了一切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這只是我們的理想,我們不可能做到「不讓乙個孩子掉隊」。

安全是大事,雷夫在帶領學生外出參加活動時,不帶不聽話的孩子,這樣就避免了安全事件的發生,這也是他30年來,從來沒有出過事故的原因。不帶不聽話的孩子,我們卻不能這樣做,因為這樣會得到家長、社會的反對,因為我們倡導的是尊重每一名學生。雷夫的學生考試放鬆,不緊張,這是他的學生考試考得好的原因。

雷夫的考試對策是,數學教實實在在的知識,實實在在的閱讀提高閱讀水平。我們的老師也是在實實在在的教學生知識,但是我們在乎考試,因為考試會影響我們的晉級、評價,我想雷夫小學的考試大概不會影響到他的晉級、評價。以生為本,讓學生唱主角,讓學生感受到學的知識就是生活中最有用的,這是雷夫課堂教學中的興趣。

讓我們的課堂充滿「興趣」,我們的工作才會更有實效。讓孩子們愛上閱讀需要時間,雷夫的做法我們可以借鑑,我們要向課堂注入快樂的元素,如果學習課本是枯燥的,那麼我們就嘗試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外書來讀。閱讀沒有奇蹟,貴在堅持,閱讀能力不是一周二周就能提高的。

工作中我們有成功,又失敗,有快樂,有懊悔,「向雷夫學習,把正確的做好,把錯誤的改正」,我們的指揮棒需要慢慢改革,但我們的教育教學不能等,為了孩子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學會生活,我們要平衡心態,把自己的人生融入課堂,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做學生信任的老師,與學生一起**,一起成長,一起為未來的生活夯實基礎。

素質教育,只有提高老師們的思想素質,滿足老師們生活享受的需要,才能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因為教育的***不過教師的質量。

讀第56號教室的故事筆記

第56號教室的故事 的一開端就是聯合推薦,有好多好多的人推薦這本書,這讓我非常心存疑慮,這本書會不會像這些人說的這麼好?讀到尹建莉寫的 一間教室的容量可以是 無限的 從這位好媽媽普實的話語裡讓我感覺到這應該是一本好書,雷夫是一位好教師,我決定讀下去。這本書的開頭非常有趣,是寫發生在教室裡的一件事,這...

第56號教室的故事

讀 第56號教室的故事 雷夫老師中國講演錄 在讀過了 第56號教室的故事 雷夫老師中國講演錄 後,感受到教育無止境。看了中外教育名家的對話之後,更是覺得教育確確實實是乙個非常值得從教者去不斷深入,不斷思所的大問題。在書的164頁這樣寫到 懲罰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是啊,為什麼雷夫老師的學...

讀《第56號教室的奇蹟》有感

實小藍燕群 一間教室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取決於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處流動著什麼。相同面積的教室,有的顯得很小,讓人感到狹隘 有的顯得很大,讓人覺得有無限伸展的可能,而決定教室的尺度是老師,老師的面貌,決定了教室的內容 教師的氣度決定了教室的容量。當我讀完 第56號教室的奇蹟 這本書時,我的感覺就像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