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56號教室有感

2021-03-04 01:51:39 字數 788 閱讀 3332

讀《第56號教室的奇蹟》第二章有感

安曉燕 在教育處的推薦下,有幸拜讀了雷夫老師的《第56號教室的奇蹟》的前兩章。特別是讀完第二章「尋找第六階段」後感觸頗深,而且和本書的序者尹建莉(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有了共同的感受。

首先是驚訝。驚訝一位來自異國他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老師竟和我們——這些國內的一線教師對教育有著如此多的共同感受:在一次次教育的失敗案例中失去信心,而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做下去。

面對這一切。雷夫老師不僅限於感慨,而且去思考並實踐——怎樣改變?怎樣做的更好?

他在探索的每個階段都告訴大家:我們可以做的更好。

接著是共鳴。雷夫老師所描述的六個階段中,前四個階段就是我們現在的班級現狀,甚至第四階段就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我不知是否有些班級已達到了第五或第六階段,我想我只做到了第四階段:

「我要遵守規則——培養合格人才」。我讓學生遵守學校或我制定的規則,循規蹈矩,而我在「培養合格人才」的目標下感受這一快樂。

最後是深深的反思。細細想來,我們這些平凡的普通人一直在遵守著生活中的一切規則,從小到大,從未想過打破。其實人生並無規則可循,而那些有大成就的人不是遵循規則的人,並且常常打破規則。

但這些人都有著自己的人生規則【第六階段的人】,我想也可能是靈魂深處的一種信仰,我們能達到第四階段是件好事,但我們必須更加努力,更上一層樓。

如果想讓我們的班級,我們的孩子達到第六階段,我想我們先從改變自己做起。我們能夠體貼別人,但我們做很多事情是為了達到目的,例如:爭取優秀,爭取第一,得到讚揚,而不是第六階段中提到的我只為我的信仰而作,只有我們理解了,做到了,才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們,而不是說教和制定規則。

讀56號教室有感

讀 第56號教室的故事 有感 鄧立婭把 第56號教室的故事 捧在手上,這段文字進入視線 美國 總把我說成是超級英雄,但我不是,我只是乙個老師。像所有的老師一樣,我經常失敗,我會在凌晨時分躺在床上睡不著,為乙個我無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極度痛苦。雷夫 艾斯奎斯 就是這段文字,折射出這個普通老師的偉大之處。...

讀56號教室的奇蹟有感

看完整,並有時間進行討論。他還把電影和日常生活關聯起來,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電影和相關歷史。他還給學生 紀錄片和歷史性的演說,以及推薦學生一些優秀的 等等,培養孩子們對歷史的了解和熱愛。這看似簡單的做法其實包含了很多的智慧型和文化底蘊,這也同時要求我們教師要不斷學習和思考適合孩子們的 好的教育...

讀《第56號教室的奇蹟》有感

實小藍燕群 一間教室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取決於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處流動著什麼。相同面積的教室,有的顯得很小,讓人感到狹隘 有的顯得很大,讓人覺得有無限伸展的可能,而決定教室的尺度是老師,老師的面貌,決定了教室的內容 教師的氣度決定了教室的容量。當我讀完 第56號教室的奇蹟 這本書時,我的感覺就像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