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談資訊科技課堂教學中有效教學策略的運用

2023-02-04 21:18:03 字數 1046 閱讀 2186

作者:蔡永鴻

2023年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對資訊科技教師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如何將教學策略恰當地運用於學科教學中,實現教學的最優化成了新課改後教學策略研究中最為重要的課題。本文根據自身教學經驗並結合《windows畫圖程式應用》教學設計中幾個教學策略的成功運用,對在資訊科技學科教學中如何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談幾點看法。

一、科學、合理、有效的情境創設和目標任務分解

奧蘇貝爾認為學習者必須要具有有意義學習的心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激發學生的內驅力出發,培養學生不同的學習動機。具體做法是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科學、合理、有效的教學情景和引人入勝的作品演示等各種手段激發學生興趣,啟發學生在興趣和自己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科學有效的目標分解,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整個教學過程由傳統的「教學」變為「求學」。在這種教學策略下學生的學習過程是:

我要做什麼,我能做什麼以及我如何把它做得更好。學生的學習由傳統的被動式學習變為主動式的探索學習。

教學片段一:

課前教師以春節期間通過e mail給親朋好友傳送電子賀卡拜年教學背景,通過多**給學生展示了一組以燈籠為主要元素的精美賀卡,然後拿出一幅傳統燈籠圖案,讓學生觀察構成燈籠的基本要素。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討論後得出構成燈籠的基本要素是:掛線、燈籠殼、緯線、燈籠腳以及燈籠穗。通過以上目標任務的分解,將燈籠的繪製分解為構成燈籠各個要素的繪製。

而在下面各個要素的繪製過程中,又可將各個要素分解為windows畫圖程式中的基本幾何圖形,如:燈籠腳由矩形和橢圓(或者直線和曲線)基本圖形組成。

在教學片段一中,教師以春節期間通過e mail給親朋好友傳送電子賀卡拜年為教學背景,從燈籠這一熟悉的傳統元素出發,通過以燈籠為主要元素的賀卡的展示,激發了學生對傳統文化中燈籠的繪製熱情,然後通過學生觀察,教師引導得出燈籠的基本結構,科學地將整個燈籠的繪製分解為構成其要素的繪製,這時候學生就會主動地去思考各個構成要素的繪製方法,讓學生的學習由被動接受轉為主動探索。需要強調的是教學情境的創設必須:第一,從學生熟悉的實際生活出發,做到科學化、合理化和有效化。

第二,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如不同年齡階段的認知水平。第三,所創設的教學情境不能占用太多的教學時間。

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感悟

資訊科技學科是一門實踐性 操作性較強的基礎學科,它有乙個理論聯絡實踐的基本過程。教師課堂教學的設計 環節的策劃 安排並不等於教師一人唱獨角戲,要善於引導 組織學生自主 合作性學習。不但要引導學生把每節課的知識體系 脈絡把握好,還要讓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在實踐操作中對理論知識加以實踐 驗證。所...

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有效性之感悟

資訊科技是一門實踐性強 有時代發展性特點的課程,屬於新興學科。它既沒有形成適合本學科特點的教學方法,又沒有教法可參考。因此,作為資訊科技教師就必須自我總結與之適應的教學方法。下面是我近幾年從事初中資訊科技教學總結出的一些經驗,與大家商榷。一 合理選擇教法,促進教學策略有效性 資訊科技課堂教學可以運用...

小學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有效評價的研究

作者 梁益祿 速讀 上旬 2018年第09期 摘要 當今資訊科技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能正確運用資訊科技是現代人必備的技能之一。小學資訊科技是一門融知識性 趣味性和技能性於一體的學科,它著重於對小學生進行初步的資訊意識 資訊素養和資訊技能的培養,集知識性和技能性於一體。而對於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