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課堂教學評價方法研究

2021-03-04 05:45:08 字數 4810 閱讀 9219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魏雄鷹

【摘要】 隨著資訊科技教育的不斷發展,對於資訊科技課堂教學的評價研究已顯得十分重要,本文通過對課堂教學評價的有關原理的分析,在資訊科技課堂教學評價的原則、方法及實施方面進行了初步研究,並指出了開展資訊科技課堂教學評價時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字】 資訊科技課堂教學評價方法

中小學資訊科技學科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目前比較關注課程教材建設、考試評價研究等方面,而對於課堂教學研究的重視程度相對要弱一些。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主要形式,教學水平的高低、效果的優劣,直接決定了教學質量的水平。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水平評價,對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將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筆者在近幾年的實踐中,借鑑了其他學科的課堂教學評價方法,結合資訊科技學科的特點,對資訊科技課堂教學的評價方法進行了初步的**與研究。

一、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原理

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評價是按照一定的價值標準,運用科學的方法和相應的手段,對課堂教學活動的諸因素及發展變化所進行的價值判斷。科學的課堂教學評價,應圍繞課堂教學評價的物件,以評價的價值取向作為出發點,選擇適當的研究方法和評價方式,形成合理的評價體系。

1.課堂教學評價的物件

課堂教學評價的物件是課堂教學系統,這一系統由教師、學生、教學過程和教學手段等要素構成。在課堂教學系統外部教育環境穩定、適宜的條件下,課堂教學目標、內容、手段等的確定和選擇將取決於教師和學生、課堂教學系統中的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活動及變化集中反應了該系統各要素的關係及狀況。因此,課堂教學評價物件的核心是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關係及變化。

2.課堂教學評價的結構

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包括三部分:一是教師和學生作為評價主體的課堂教學評價,評價的物件是教師和學生,其目的是增強師生對教學的參與感和自我體驗,弘揚師生的主動精神,使師生形成自我評價、自我調節的習慣和能力,促進教師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人格,關心學生的發展,營造民主、平等的教學氣氛。二是教師同行和教學專家作為評價主體的課堂教學評價,評價的物件是教師的教學活動,其目的是發展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的積極態度,幫助教師改進和完善教學工作。

三是教育行政管理者、學生家長、教育專家及社會人士作為評價主體的課堂教學評價,評價的物件為整個課堂教學系統,其目的是對課堂教學進行合格性評價以及鑑定和評比等,從巨集觀上調控課堂教學,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3.課堂教學評價的標準

課堂教學評價的標準問題,在國內外都受到了重視,並有許多不同的觀點。如,公尺斯認為,教師授課質量的評價標準,存在著媒介指標和終極指標兩種型別;巴班斯基從教學最優化思想出發提出的教師課質量評價的標準,由八項指標組成,分別是:對新事的感受、教育分寸、本學科的知識、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一般學習技能、接著學生對學科的興趣、以個別方式對待學生、學科課外活動的組織等。

在教學實踐中,一般都從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效果等基本維度來評價教師授課質量。從目標、過程、效果三個相互關聯的方面去評價教學質量,可以比較全面地反映教學狀況,也比較簡單明確,具有通用性,因而,可以把「目標-過程-效果」三維評價標準作為教師授課質量評價的一般指標。

4.課堂教學評價的方法和方式

課堂教學評價的方法多種多樣,比較常用的有量表評價法、分析法、調查法等。

(1)量表評價法是一種定量評價,這種方法的基本程式是:先編排專門的評價表,確定評價指標(專案)、權重、評分標準;再在聽課的基礎上進行評定;最後進行資料處理,彙總所有的評價表,運用一定的統計方法對所得資料進行分析處理,得出每個評價物件的總得分或等級。量表評價法在應用較廣,它的優點是:

注重對教學活動的具體分解,評價指標比較具體;注重量化處理,結果比較準確;注重標準的一致性,評價人員主觀因素干擾較少。它的不足在於專案和權重的確定很難保證充分合理,評價人員對標準的理解仍受個人經驗或價值觀的影響,難以真正做到完全客觀。

(2)分析法。這是一種通過對教師教學工作的有關方面進行定性分析進而評定其質量優劣的方法,一般沒有專門的評價指標和評等標準,主要取決於評價人員的學識和經驗,評價結果以定性描述為主。分析法可他評,也可以自評。

學校領導或同行在觀摩教師的教學活動後,分析教師教學的優點和缺陷,這是一種常見的分析法的具體應用。教師在授課後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分析,尋找教學的成功之處和薄弱環節,這是一種自評分析法。

(3)調查法。主要有問卷與座談兩種方式。調查法兼有量表評價法與分析法的有關要素,適合於專門了解某個教師較長時間內的教學情況,一般在專門鑑定某教師的綜合教學水平的管理性評價中運用。

課堂教學評價是否科學,並不在於所提供的資訊是定性的還是定量的,而在於資訊是否準確地反映了課堂教學的本質特徵。在評價的方式方面,沒有哪種評價方式是絕對優異的,都有各自的適用範圍。只有將多種評價方式結合起來發揮各自的作用,才能從不同側面達到課堂教學評價的目的,同時也才有利於增加課堂教學評價的準確性。

二、資訊科技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原則

資訊科技課堂教學評價的原則是依據資訊科技學科的教育目的、教育規律以及教學評價特性而提出的具有指導作用的基本要求。為了合理而準確地進行教學評價,一般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發展性原則。課堂教學評價要著眼於或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教學評價是為教學目的服務的,應把促進教學質量提高和學生全面發展作為教學評價的最高追求。

2.科學性原則。課堂教學評價的標準和方法,都應科學地設計和安排,評價方案的設計要以教育方針、教學大綱(「指導綱要」)為依據,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具有較強的信度。同時,在評價方式上要堅持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對每條指標都要進行個體性——個體量化——總體量化——總體定性等評價活動,使評價結**正科學。

3.客觀性原則。在教學評價中應準確、全面地收集評價物件的資訊,並進行公正地判定。評價方案的指標體系一定要由反映課堂教學水平相關度高的指標構成,要做到每項指標的權重分配合理,標準界定明確,評價方案科學周全。

以避免或削弱評價人員主觀因素的干擾,防止以偏概全,使評價結果富於客觀性。

三、資訊科技課堂教學評價的實施

資訊科技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這是一門融基礎性與工具性為一體的學科,在實施具體的課堂教學評價時,必須考慮到這一點。由於課堂教學水平評價的方法很多,下面以目前比較常用的綜合評價法為例,具體討論資訊科技課堂教學評價的實施方法。綜合評價法是評價人員按評價量表對被評者給予一定的等級或分值,最後將評定意見彙總,並採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辦法作出評價結論。

1.構建評價的指標體系

評價指標的確定有多種方法,一般可以採用因素分析法,即通過對目標的逐層分解得到乙個由高階到低階的具體可測的派生式指標群。但由於課堂教學活動的複雜性,從因素分析結果再提取具體明確、操作性強的指標難度很大,此時可以參考其它學科已經比較成熟的評價指標體系,再結合資訊科技學科的特點來決定取捨,並初步決定每項指標的權重。指標不能太多太細,太多不易操作,也不能太少,太少區分度不夠。

再在實踐過程中進行不斷的修正,以期取得比較合理的體系。在實際應用中,一般採用二級評價指標體系,見附表。附表是乙個中學資訊科技課堂教學評價表,表中共制定了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效果、教學藝術等五項一級指標,每項一級指標又細分為2至4項二級指標。

該表是在筆者多年進行教學研究的基礎上,吸取了其它學科的優點,廣泛徵求教學研究人員、教師的意見而最終形成的。

2.制定評價量表

確定了指標體系與權重以後,就可以設計評價量表了。評價量表便於評價的操作,能充分發揮課堂教學評價的各項功能。在制定量表時,評價量表可用於日常教學研究的形成性評價用表,也可用於教師專項業務考核的終結性評價用表。

從理論上講,所制定的評價量表應對各級指標都確定相應的權重,但這樣做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會帶來統計上的困難,因此,根據教學和研究的需要,可只給一級指標分配權重,對二級指標採用分等賦值的辦法。附表中對二級指標分了3等,也可以分為4等,這可以依據使用量表時的具體情景(如被評教師的總體情況等)決定。在分3等的情況下,等第之間的屆定可以採用如下方法:

較好地達到了該項指標要求的為a等;基本達到要求,但有某些不足的為b等;有明顯缺點的為c等。

3.評價的方法與步驟

(1)成立評價小組。評價小組要挑選業務水平高,評議能力強,公正無私的成員參加,人數以5~10人為宜。組長要由教育理論水平高,對課堂教學評價有一定研究,工作認真負責,有較強組織工作能力的成員擔任。

(2)學習評價標準。評議前要組織評價小組成員學習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和評價記分辦法,有條件時可以先看一節錄影課,進行試評,在試評中發現標準有不恰當的地方,經大家討論可以修改,評議時要依據修改後定下的統一標準和辦法為準,標準、要求和辦法一經討論確定,在評價進行中就不能隨意改動。

(3)聽課評分。聽課前評價小組全體成員要先熟悉大綱、課本以及講課老師的當堂教案,然後進行聽課。聽課時,評議人員要按標準要求觀察記錄好講課教師和聽課學生的實際表現,作好相應的記錄。

有時可以由講課教師自己也在課後填寫乙份評價表,以自我評價並在評定時作參考。

(4)綜合評定。先收集各評議人的評分表,統計被評人員的總分、平均分等指標,然後召開評議會,根據不同的評價目的,參加評議會成員也應有所不同。如果僅僅是對教師進行教學水平評價的,則講課教師與所有的聽課教師都應參加,可以先請講課教師談談他備課時的想法,講課後的體會,其他教師也可以發表聽課體會,評議組成員將評定結果反饋給教師,按標準要求指出優點和不足,**上好一節課的規律和方法,可以將評議會開成乙個課堂教學研討會,共同研究,共同提高。

如果是帶有比賽性質的評課,則應先召開評議小組會議,以分數為依據,結合每個教師的具體教學情況,分析各人的優缺點,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決定最後的名次。

4.評價時應注意的問題

(1)明確評價的目的,客觀公正地進行評價。開展課堂教學評價,其目的在於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因此在評價時,不應摻有主觀意圖或個人成見。

(2)對於被評教師、聽課教師要正確引導,不要注重結果,而應注重過程。被評教師應把每一次的課堂教學評價看成對自己教學水平的一次檢驗,分析成功與失敗之處,不斷優化教學過程,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聽課教師要從中積極學習和借鑑成功的教學經驗,加快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

(3)合理使用評價標準。要根據每一次的評價物件、評價目的的不同,對於評價標準進行適當的調整。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只是教師教學的乙個努力方向,不同的教學內容有不同的教學模式,不能全盤照搬評價標準,對於不同的課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客觀地、實事求是地評價。

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方法研究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資訊時代的到來,使得當前人才衡量標準又多了乙個 資訊素養 的指標,資訊科技也成為高中教學申一門獨立的學科。作為一名資訊科技教師,培養我們的學生能快速處理身邊的資訊,具有良好的資訊素養,具備一定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是我們的資訊科技教師的目標。根據本學科知識與技能並重的特點鑽研教學...

小學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有效評價的研究

作者 梁益祿 速讀 上旬 2018年第09期 摘要 當今資訊科技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能正確運用資訊科技是現代人必備的技能之一。小學資訊科技是一門融知識性 趣味性和技能性於一體的學科,它著重於對小學生進行初步的資訊意識 資訊素養和資訊技能的培養,集知識性和技能性於一體。而對於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資訊...

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感悟

資訊科技學科是一門實踐性 操作性較強的基礎學科,它有乙個理論聯絡實踐的基本過程。教師課堂教學的設計 環節的策劃 安排並不等於教師一人唱獨角戲,要善於引導 組織學生自主 合作性學習。不但要引導學生把每節課的知識體系 脈絡把握好,還要讓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在實踐操作中對理論知識加以實踐 驗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