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德伯家的苔絲》中的悲劇性及其形成悲劇命運的根源

2023-02-03 00:33:03 字數 5776 閱讀 8949

內容摘要:《德伯家的苔絲》是英國文學巨匠托馬斯·哈代的代表作。女主人公苔絲的悲劇和不幸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

本文以個性、家庭、社會及宗教的角度為出發點,分析導致苔絲悲劇命運的根源。

關鍵詞:個人性格悲劇,倫理道德悲劇,社會家庭悲劇

一.引言

托馬斯哈代是19世紀現實主義**家,對資本主義文明的發展採取了堅決批判的立場,因此獲得了「悲觀主義者」的綽號。作為一位人道主義作家,他認為人民的生活是悲慘的,民間人物的命運也是悲劇,而主人公的命運是人類命運的縮影。《德伯家的苔絲》作為哈代悲劇**中的典範,奠定了哈代悲劇作家的地位,為哈代贏得了傑出**家的聲譽。

作品中的悲劇性主要有性格悲劇、倫理道德悲劇和社會家庭悲劇三個方面,三者融為一體,呈現出強大的立體感和層次感作者通過講述美麗,純潔,善良的女孩——苔絲悲慘的一生,從而表達了對英國下層階級,特別是農村婦女在道義上的深切同情。善良的苔絲本應該享受甜蜜的愛情和幸福的婚姻,可是事與願違,她的人生之路充滿了崎嶇與坎坷。《德伯家的苔絲》刻畫了乙個善良、堅強、自尊、寬容而美麗的女性形象——苔絲。

由於天真無知而受到富家浪子的侮辱,身心飽受摧殘。但「她並沒有自暴自棄,怨天尤人,而是勇敢地面對挫折;為減輕家裡的負擔,應付虛榮的父母,她勇於承受重擔,奔走於不同農場,養家餬口;對待愛情,她自尊又執著」。她被「認為是唯一的一位逃脫了決定主義的人」,顛覆了傳統的倫理道德。

哈代極力要摧毀的正是這種道德觀念,讓女性擺脫僵化的傳統習俗的控制。

二.《德伯家的苔絲》的悲劇性

苔絲是大自然之女,具有大地般樸實的本性,本是一位純潔美麗又非常勤勞的農村姑娘,嚮往人生的真和善,卻遭到偽惡勢力的打擊。她有著頑強的生命力,以獨有的方式和命運抗爭,但個人性格、倫理道德、社會家庭等多重因素終使這位純真的女人走向了毀滅。

1.個人性格悲劇

亞里斯多德曾不無歧視地為女人下了這樣的定義:「女人之為女人是因為她們的身體缺少某些性質,也因為這些天然的缺陷而遭受痛苦。」對女性而言,在以男性利益為主導的社會裡,即像是以驚人的毅力付出令人難以承受的犧牲,也很難維護自己的人格。

她們或是淪為男性的享樂工具,或是被奚落、冷淡和傷害。

苔絲的悲劇是她本身的性格造成的苔絲的純潔善良易受社會齷齪虛偽的摧殘;她的無私和自我犧牲精神,給**的勢力以機會;而她自身的追求純潔和坦誠,也使她與幸福失之交臂。她的純潔、心靈的不設防使她步入了危險,卻沒有更深地意識到亞雷這個****的巨大危險。

她對亞雷有所了解,卻缺少更多的防範,這是她純真的一面,也是她性格中缺少世事認識的一面。她向安琪兒坦白自己過去時,同樣表現了這一點。傳統的貞操觀念在苔絲心靈上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她自失身之後永遠懷著一種犯罪感、內疚感、自卑感,使她畏縮退讓,表現軟弱。

她一再拒絕安琪兒的求愛,正是這種心態在折磨她,使她內心陷入極大的矛盾中。

在安琪兒不能原諒她時,她的自卑感突現明顯,不斷地解釋請求,甚至表示願意做他的奴隸,願意為了他的利益跟他去死。她這種表現的背後也是自卑和負罪心理使然。在家境陷入絕境,亞雷再次糾纏下,她雖然也懷著渺茫的希望等待克萊的寬恕,但她最終在善良本性和犧牲精神的促使下選擇了屈服。

她最後的反抗是激烈的,但她在社會面前是弱小的,殘存的某些道德和宿命觀點也使她在反抗傳統道德時表現出脆弱的一面,難以逃出世俗觀念的羈絆。

苔絲吃苦耐勞,勇於犧牲,無私奉獻,她的家境貧寒,又是家裡的老大,所以很早就幫母親操持家務,任勞任怨。為了家庭,她寧願犧牲自己。當一家**落荒野,處於危難之中時,她毅然選擇了與亞雷再次同居,但此時她並未因豐裕的物質生活而受到腐蝕,自始自終心中只有安琪兒。

苔絲對愛情忠貞不渝,她對安琪兒的要求,不找他少寫。為了他,她不惜剪掉自己的眉毛,把臉裹起來,把自己扮成乙個醜女。這些都表明苔絲對安琪兒的忠貞不二;她對安琪兒非常崇拜,認為他是乙個十全十美的男性,是智慧型的化身,把他看作天神一般。

2.倫理道德悲劇

《苔絲》那個年代正是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與世襲道德觀念發生衝突, 社會物質供求與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衝突急劇深化的年代, 維多利亞時期的自由面紗和神聖不可侵犯的社會道德的偽善面具不撕自破。男人主宰著社會, 婦女社會地位地下,禁慾思想盛行。所以,苔絲心目中的婚姻不是建立在男女平等的基礎上的, 而是把自己的一切託付給安琪兒。

她因失身而自卑, 即使後來被丈夫拋棄, 她還認定是自己罪有應得而默默忍受。在她的心靈深處, 還殘留著許多封建道德和封建觀念, 至死都沒能擺脫傳統倫理觀念的束縛。她的不幸不僅得不到社會的同情, 也得不到周圍人的同情, 她雖然是為了全家人毀了自己的一生, 但沒有得到應有的安撫。

安琪兒和她都曾有過與異性的「冒險經歷」, 但當知道苔絲的不幸之後,安琪兒內心深處頑固的道德偏見、男女不平等思想暴露無遺, 他甚至使用他兩個哥哥可能使用的話來辱罵苔絲:「you almost make me say you are an unapparent handing peasant woman , who h**e never been initiated into the proportions of social things. you don』t know what you say.

」 [1] (你讓我不得不說, 你是個鄉下女人, 不懂什麼叫體面, 從來就沒明白過世事人情) 這種來自心愛人的冷漠無情, 給苔絲帶來了巨大的傷害, 苔絲是這個沒有健全的道德觀念的世界的犧牲品。

安琪兒愛苔絲,不像苔絲愛他那樣無私和真誠,「他愛的是真火少,虛火多」,更趨於理性和「輕靈」。因此,在他眼裡,苔絲是「大自然的新生女兒」,純潔的象徵,完美無暇的傑作,「天地間沒有什麼像苔絲那樣純正,那樣甜美,那樣貞潔了。」然而,一旦苔絲誠實地向他坦白了自己過去所受**,那麼安琪兒心目中的偶像就崩塌了,感到受到了愚弄,「非常殘酷」的愚弄,「把他的生命、他的宇宙,全都給改變了。

」他不能接受這個現實。他心理深層那種根深蒂固的傳統倫理道德觀念在作祟。他自己也有過**行為,並得到苔絲的原諒,但是卻不肯原諒、饒恕原本無辜的苔絲;他也反抗過傳統觀念、階級偏見,但靈魂深處仍舊深深地烙有本階級的印記;他鄙視出身,瞧不起大戶人家,可是又從傳統出發,仍舊認為「身份不一樣,道德觀念也不一樣。

他用傳統貞操觀來看待乙個女人的「純潔」與否,對苔絲不僅沒有絲毫同情,甚至「不能容忍苔絲」,他視而不見苔絲對他的一片深情厚意,冷酷無情地拋棄了她,置苔絲於痛苦絕望之中,而且永遠撲滅了愛情在她心中重新喚起的希望。如果說是亞雷·德伯毀壞了苔絲的肉體,那麼安琪兒·克萊則給她精神上的毀滅打擊。

3.社會家庭悲劇

苔絲的悲劇是社會和家庭造成的,十九世紀中期英國資本主義工業文明侵入農村,個體農民在經濟上陷入失業、貧困破產的悲慘境地,人們在物質困境中的痛苦掙扎。苔絲生活在英國資本主義侵襲到農村並毒化社會氣氛的維多利亞時代。這位弱女子,儘管聰明美麗,勤勞善良,但家貧如洗、經濟拮据,負擔沉重,她處於低下的社會地位,作為乙個勞動者、乙個無權無錢的農業工人,自然會受到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壓迫和**,這些壓迫和**有經濟的、權勢的、肉體的、更有精神和宗教的。

苔絲成了貧窮的犧牲品。同時,亞雷和安琪兒代表了把苔絲推向深淵的兩種不同的客觀社會勢力,他們直接地共同造成了苔絲的社會悲劇。

家庭的貧窮也是導致苔絲悲劇形成的乙個誘因。得知自己有高貴的血統後,苔絲的父親便洋洋自得。看著喝的爛醉的父親,苔絲不得不替父半夜趕路送蜂箱。

途中,苔絲和弟弟都睡著了,突然她們被一件不幸的事情驚醒了,她們的馬車和郵車相撞,這個事故要了王子的命。苔絲是唯一清楚沒有馬將會有什麼後果的人,她羞愧萬分,嚴厲地責各自己。此時,除了那所謂的貴族血統之外,他們家真的是一無所有了。

帶著內疚,她聽從了母親的建議來幫助家庭克服由貧窮所帶來的困難。在安吉兒遠去巴西後,苔絲重返貧窮的家照顧家人。而父親的去世使她們雪上加霜。

貧窮迫使苔絲不得不再一次屈服於亞克雷。苔絲家境的貧寒由很多因素造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雙親失職。

苔絲的父親是個酒鬼。苔絲,雖然僅僅十七歲,但是作為家中長女,她不得不承擔養家餬口的重任。父母的失職不僅使苔絲的家庭深陷貧窮,而且最終變相地引發了一系列的不幸。

苔絲的父親一知道自己屬於曾經高貴輝煌的家族,便自恃清高。此時苔絲的母親非但不歸勸丈夫,反而由此產生讓苔絲去認本家的,然後趁機嫁給有錢人的愚蠢想法。當苔絲受到侵犯並拒絕嫁給亞克雷後,苔絲的母親感到非常沮喪和失望,她不停地抱怨苔絲光顧著自己,不為家裡人著想。

她甚至責備苔絲說如果不想嫁給亞雷就應當更小心一些。苔絲的母親從未考慮過造成這一切的根源是她從來沒有警告過苔絲她所面臨的那個危險。

三.苔絲悲劇形成的原因

1.個人因素

苔絲失身後的痛苦是巨大的,壓力是多方面的,但必須指出,苔絲的自卑心理加劇了她的痛苦。對於苔絲來說,她的許多痛苦都是心理上的。她往往從傳統習俗﹑社會**上對自己的所謂「過去」作出道德上的判斷,從而扭曲了自己的正常心理狀態,並對自己的行為予以錯誤評價。

苔絲無法卸掉身上揹負的沉重十字架,她在忍受世俗**的同時,又受制於它的道德準則,毫不留情地審視自己、譴責自己,她在大膽反抗傳統的同時,又囿於它的觀念,而成為其維護者。「苔絲這種心理上的自卑,是世俗謬見在她身上發揮作用的體現,說明了苔絲自身在當時社會道德理境中培養起來的非正常心態。」苔絲正是這樣給自己結成一張無形的道德羅網,把自己束縛起來。

她的自我束縛的意識有其深刻的歷史基礎,是整個社會意識的具體表現。因此,苔絲的結局只能是悲慘的,並且苔絲的自我意識缺乏也是她悲劇命運形成的乙個重要因素。

在哈代筆下,苔絲被描繪為乙個完美的個體,代表了作者理想中的完整女性。但苔絲的性格中也包含了一些弱點,她總是處於愛情的糾葛之中,徘徊於兩個男人之間。她經常考慮到別人的需要,卻忽略自己的需求。

在男權的社會裡,始終把自己置於依附和沒有主體性的地位,處於社會的邊緣。「哈代塑造的苔絲形象飽含著自己對當時社會地位低下的女性的深深同情,對世俗所謂文明的憤怒鞭撻,對傳統男權社會的控訴。」同時也顯示出19世紀時,以男性意願為主導的社會所肯定的女性形象,即:

「富有犧牲精神、寬容順從、堅韌質樸」。就是說女性要永遠把自己放在「後面」。男權社會予以褒獎的正是這樣缺乏自我的女性。

整個社會引導著婦女去犧牲小我,顧全家庭顧全丈夫。苔絲只是萬千受到傷害、沒有自我意志、被當作玩物的女人中的乙個。也正是在這樣複雜的社會洗禮中先是失去了貞節,進而走向痛苦的深淵,最終釀成了一生的悲劇。

2.家庭因素

家庭對每個人都是很重要的,乙個人的性格和處事態度,很大一部分都是繼承於他們的父母。苔絲的家庭屬於乙個特殊的鄉村團體——小商販,與傳統的農業勞動者生活在一起,他們比傳統勞動者的地位略高些。他們更有見識,本來是舊日鄉村生活的中間力量,是鄉村傳統風俗的儲藏所。

他們受過更好的教育,接受了許多新觀念,過著一種有目的的、職業比較穩定的生活。相對較為獨立。他們住在農村裡,卻不從事農業勞動,所以農民勞動者們都不喜歡他們。

苔絲家裡孩子眾多,她的父母本應該辛勤的勞動,以擔負起撫養孩子的重任。但事實正好相反,這個痛苦不堪的家庭父母的生活態度是什麼呢?他們不肯下苦功夫、埋頭苦幹來提高一點點社會地位。

他們卻依賴於直接的瑣碎成就。她的父親,甚至她的母親經常喝的醉醺醺的。他們思想深處就很相信運氣,因此這個家庭非常貧窮。

當她父母得知自己的家庭有著「高貴的血統」,並且就有乙個富有的親戚住在附近時,他們首先想到的是打發苔絲去攀親。並希望推動能夠嫁給一位紳士,以便帶來許多好處。他們便立即想把他們的念頭變為現實。

就這樣,苔絲——乙個天真的,帶有特殊責任的農村姑娘,被送上了被摧殘和毀滅之路。面對著亞歷克提供的物質上的**,和乙個好工作的機會,加上自己特殊的責任和她自己貪婪的想法,在發現亞雷非常危險的時候,苔絲也沒有立即離開。結果她落入了亞雷的圈套,並**汙了。

可是後來她的父母發現從苔絲那裡沒有得到什麼東西,感到羞辱。一味的責備苔絲,而不是安慰和幫助這個受傷的女兒。這讓苔絲感到十分痛苦。

當苔絲被安琪兒遺棄,承受著心靈的痛苦的時候,他們並沒有**事實的真相。他們向村民炫耀自己的女兒獲得了滿意的婚姻。這無疑給苔絲很大的壓力。

也是因為這種虛榮心,苔絲從自己很少的錢中拿出一半,來滿足自己父母的貪婪,並假裝自己十分幸福富有。可這使得苔絲的父母更加懶惰、虛榮和貪婪。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出身高貴,女兒又嫁給了乙個富有的人,從此幾乎再也不工作了。

可苔絲很貧困,很快她就一貧如洗了。面對父親的突然死亡、租賃房屋被收,家庭即將毀滅的災難,苔絲根本自身無力拯救。為了拯救家庭,無奈之下,苔絲放棄了尊嚴,又委身於亞雷,再一次犧牲了自己。

正是家庭的影響和不斷攫一步步取把苔絲趕上了滅亡之路。

讀《德伯家的苔絲》有感

克萊爾自認為在經濟上給予苔絲支援就問心無愧了,可苔絲需要的是乙個承諾,讓她能夠繼續等待的承諾。而在經濟上遇到的困難,她的自尊也不允許她去向克萊爾的父親拿錢的。不管她過得多累多辛苦,她以克萊爾的愛作為支撐並稱自己是克萊爾忠實的肝腸寸斷的苔絲。心中的這一絲陽光慢慢黯淡了,苔絲的悲慘仍在繼續,父親的去世 ...

論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延時性評價

摘要 延時性評價是小學數學中的一種重要的評價方式,也是發展性評價的一種方式,這種評價方式注重學生的發展,可以為學生提供進一步的思考的時間,能夠滿足學生的成就感,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創造思維,有利於創造和諧 民主的課堂氣氛。在進行延時性評價時,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評價觀念,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密切關注學生...

論舞蹈教育中藝術實踐的重要性

作者 張盈 戲劇之家 2016年第18期 摘要 舞蹈教育在高校中發展迅速,在發展的同時卻忽略了藝術實踐的重要性,容易使學生只具有理論知識,而不具有實踐 創造 創新以及合作能力。為了更好地促進舞蹈教育的發展,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增加藝術實踐,讓藝術回到生活中,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在此基礎上分析了舞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