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說課稿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2023-02-01 19:00:06 字數 3145 閱讀 3551

一、教材分析: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是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三節內容。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論述了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乙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這是乙個最基本的生物學觀點,也是理解「人與生物圈應該和諧發展」的理論基礎。

所以該節在本書中乃至在本學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前一節「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的基礎上再來考慮「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其實是從乙個問題的兩個方面辯證地分析生物與環境之間確是乙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也為下一節「生態系統」的學習作好預設。

本節知識點清晰,一是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另一就是生物對環境的影響,呈現的方式也直觀,前者就四幅**,後者是乙個**活動,非常符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內容看似簡單,但要能讓學生尤其是初一學生建構生物與環境之間是乙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採用直觀手段,認真組織活動,幫助學生初步建立這個基本的生物學觀點。

二、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分析,結合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我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認同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方式與環境相適應的觀點;

2、能夠選取多方面的事例來描述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分析文字和**資料來提高說明問題的能力;

2、嘗試收集、處理資料的方法;

3、學習通過測量進行科學**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了解生物與環境的關係,滲透環保意識;

2、樹立「生物與環境是乙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觀點;

3、利用技能訓練,鼓勵學生多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三、重點和難點的確立:

1、描述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是重點又是難點;

2、「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是重點,新教材倡導**性學習,應該利用好每一次活動,來培養**的方法和能力。

四、教學方法:

1、本節課貫穿觀察和討論,主要運用啟發式談話法,啟迪學生思維、激發學習熱情,並遵循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知規律,利用多**的現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和動畫,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分析綜合等一系列思維活動,逐漸認識到生物與環境之間是乙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2、本節「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的**活動並不難,運用前一節的**活動方法完全能夠完成,所以這個活動我安排在課前,課上主要是組織各小組交流活動的「過程」和結果的處理方法。讓知識的獲得滲透在過程的體驗中,讓成功的喜悅體現於精彩的交流中,讓能力的培養貫穿在活動的參與中。

五、學習方法:

通過觀察、討論、分析去發現知識,逐漸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通過課前的**活動和課上的交流,體驗知識獲得的過程,感悟科學**的方法,體會同學間合作的魅力,嚐到**性學習的樂趣。同時也提高了分析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並進一步掌握科學**的一般方法。

六、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匯入新課:

啟發學生例舉生活中熟悉的生物受到環境中哪些因素的影響,匯入新課,這樣匯入有兩個好處,1、既考驗了前一節課的知識的掌握情況,又體現了兩課內容的緊密聯絡;2、創設了情景,激發了興趣,讓人自然而然想到生物對環境有沒有影響呢,行雲流水般引入新課。

(二)新知學習:

1、「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重點又是難點,我是這樣安排的:

第一步:讓學生觀察教材的四幅**,引導從「形態結構」、「生活方式」與環境間的聯絡展開小組討論。然後讓學生選擇一幅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創設了乙個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這可是思維發展的肥沃土壤,也是我的課堂風格。在這種氛圍中學生的思維是發散性的,充滿靈性的。

第二步:啟發學生還能找到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方式與環境相適應的例子嗎?鼓勵學生提取平時積累的知識,給他們表現的機會,激起競爭意識。

第三步:**呈現配有介說詞的**,如:烏賊的墨囊;含羞草的葉與多暴雨的環境相適應;尺蠖的擬態等等,讓同學們認識到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具有普遍性的,這種適應是生物通過漫長的年代,不斷與環境摩合,自身不斷進化、生存下來而形成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

完整地幫助學生理解生物對環境相適應的觀點,對於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具有相對性,考慮到初一學生的理解能力,不便提,以後高中會學到。

2、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對環境有一定的影響。這部分的知識我是這樣處理的:

第一步:讓學生親身驗證「生物也可以影響環境」這一結論:

課前親自**「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課上交流。這樣安排體現1、有做事的過程;2、有明確的目標;3、有明確的結果;4、使用語言傳達資訊5、體現過程的真實性。這是任務型教學的五要素。

交流時注意:對於初中學生來說,過程是比結果更重要,但在這兒,由於結果涉及到對資料的收集和處理,這也是科學**的一種方法,應以激勵和引導。

學生從「做中學」中親身驗證了植物對空氣的濕度有影響,有利於認識生物是可以影響環境的。

第二步:再讓學生思考兩個問題:

a、地下耕耘者是哪種動物,它對自然界有什麼益處?

b、為什麼我國開發西部強調要退耕還林和還草?從生物對環境產生的作用這個角度來認識生物的存在確實影響著環境。

第三步:讓學生嘗試舉例描述「生物對環境的影響」的生活中的例子。加深並及時反饋學生對這方面知識的理解。

第四步:**動畫「屎克螂出國記」,以生動的畫面使學生真正體會到生物對環境的作用和影響,同時在學生注意力即將分散的時候再一次激起他們的興趣。

3、技能訓練:

這是新教材的乙個別有用心之處,旨在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綜合等能力,我們要充分利用教材的這一優勢。引導學生觀察並思考,「看誰提出的問題最有價值?」在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中培養思維能力。

最後師生共同總結本課收穫,這點很重要,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及時幫助他們構建概念,點睛突出「生物與環境是乙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的生物學觀點。引導學生認識到人類生活在生物圈,對環境的破壞必將回報給人類,所以人和自然和諧相處是多麼重要!

(三)、作業練習:(見教材)

1、在乙個繁殖季節裡,一條鯉魚能產幾十萬粒卵,而一般的小型鳥類只產幾個卵,你能其中的道理嗎?這是不是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2、山羊絨又細又柔軟,組成的產品十分昂貴。山羊比綿羊好養,它連草根都啃食。於是一些牧區大量飼養山羊,這對環境會有什麼影響?

這是兩道開放性題,既能達到鞏固知識點的目的,又能煅煉思維,體現知識與社會、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絡,使學有所用。

整個教學過程的邏輯順序就是這樣安排的。實踐證明,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優勢,創設乙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開展**性學習,利用多**的現代教育手段支撐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在乙個生動、有趣、多姿多彩的生物課堂中,愉快地「享受」學習。

初中生物說課稿 《種子的結構》說課稿

在學生對菜豆種子和玉公尺種子的結構和各部分的作用已有較深刻的了解後,可採用分組討論法來認識菜豆種子和玉公尺種子的異同點。在學生知道菜豆種子和玉公尺種子結構的異同後,老師可引導學生用比較歸納法講授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的概念。通過達標測試,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鞏固新知識並獲得反饋資訊,及時矯正遺漏...

初中生物有關

環志,亦稱 鳥類環志 或 鳥類繫放 即將野生鳥類捕捉後進行基本資料的測量蒐集,並套上人工製作的標有唯一編碼的腳環 頸環 翅環 翅旗等標誌物,再放歸野外,用以蒐集研究鳥類遷徙路線,繁殖,分類資料等。鳥類環志 什麼是鳥類環志 當前世界上用來研究候鳥遷徙動態及其規律的一種重要手段。鳥環由鎳銅合金或鋁鎂合金...

初中生物教學總結

本學期開始,為了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我認真學習了有關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課程標準。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畫,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為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經驗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