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開展課堂觀察

2023-01-31 15:24:02 字數 1592 閱讀 4181

三、課堂觀察與傳統的聽課時不一樣的

(一)定量與定性兩種課堂記錄方式

1. 區別:定量是預先對課堂中的要素進行解構、分類,然後對在特定時間段內出現的類目中的行為進行記錄;定性是以非數字的形式呈現觀察的內容。

2. 聯絡:定量的方法在於使研究有理據,通過前後若干次的觀察資料的比較,歸納出被觀察者教學行為的特點。

定性的方法著眼於綜合觀察教師的教學設計、課堂文化等要素,為被觀察者提供全景式的改進性建議。兩者相互補充,有助於對教師課堂行為從細節到整體的把握。

傳統的聽評課所做的判斷、建議絕大部分是基於經驗和印象的,缺乏足夠的證據支撐,課堂觀察強調的乙個要義是「拿證據來」

(二)定性的記錄方式

1. 描述體系:即在一定分類框架下對觀察目標進行的除數字之外的各種形式的描述,是一種準結構的定性觀察的記錄方法;可以從這樣幾個角度來描述:

空間、時間、環境、行動者、事件活動、行動、目標、感情等。

2. 敘述體系:即沒有預先設定的分類,對觀察到的事件和行為做詳細真實的文字記錄,也可進行現場主觀評價

3.圖式記錄:即用位置、環境圖等形式直接呈現相關資訊。

4.技術紀錄:使用錄音、錄影等電子裝置對所需研究的行為事件做現場的永久性記錄。

四、課堂觀察三步驟

(一)課前會議:

主要解決三個問題:

1.被觀察者說課:

(1)教材分析:介紹本課的主題和內容;內容所對應的課程標準的規定與說明;說明該內容在本課程中的地位,與前後內容的關聯,教材知識的呈現方式,教材的處理,使用了哪些課程資源等。

(2)學生情況:學生的思維特徵、學習習慣和課堂氛圍等,提供標明學困生和學優生的學生座位表。

(3)簡要說明本課的學習目標,如與「課標」不同,要解釋與本班學生的適切性。指出本課的重、難點,說出解決的策略。

(4)介紹本課的教學設計的大致結構,說明創新與困惑之處。

(5)介紹對學習過程的監控,重點介紹監控的措施與時間,為觀察者觀察學習目標的達成提供幫助。

2. 觀察者提問與被觀察者的進一步闡述。目的是讓觀察者對本課有更深入的理解,為確定自己的觀察點和開發觀察工具提供必要的幫助。

3. 雙方商議,確定觀察點。

(二)課中觀察:

指進入研究情境,在課堂中依照事先的計畫及所選擇的記錄方式,對所需的資訊進行記錄。

(三)課後會議:

完成三個方面的任務:

1.被觀察者的課後反思

(1)目標達成情況:圍繞著每個學習目標,就自己所看到的現象進行分析,分析要基於學生的表現,基於證據說明。

(2)各種教學行為的有效性:活動,如小組合作學習、同伴討論、動手製作、實驗、看聽**錄影等;講解;對話,如提問、理答等;學習指導,如指導文字閱讀、圖形閱讀、書面和口頭表達等;及資源利用。應以教學環節為主線,圍繞上述幾種主要教學行為逐次說明每個教學環節自己採用的教學行為,及對教學目標的達成起的作用。

(3)預設與生成: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是否按照課堂生成的資源改變既定的教學程式、策略甚至教學內容,說明改變的原因。

2. 觀察者簡要報告觀察結果:要簡明,有證據,有回應,避免重複。

3. 結論和行為改進的具體建議

(1)成功之處;

(2)個人特色;

(3)存在問題。基於被觀察者的特徵和現有教學資源,提出明確的改進建議。

如何制定課堂觀察量表

依據價值標準的評判性課堂觀察 課堂觀察是教師獲得教學反饋資訊 捕捉教學複雜現象,分析研究教學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思路 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重要手段。課堂觀察的技術 方法很多,如全息性的精細的課堂觀察 聚焦關鍵問題的課堂觀察 典型個例追蹤式的課堂觀察 現場情境記錄式的課堂觀察等,這些課堂觀察方法,技術要...

教師課堂觀察報告

為了構建更加高效的數學課堂,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我從 教師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教師課堂評價的有效性 課堂氛圍創設的有效性 三個方面進行了觀察。一 教師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在整堂課中,楊楚清老師一共提了14個問題,從問題的型別 有效的 低效的 無效的 來看,有效問題佔到100 鋪墊型問題2個,佔問題的1...

借助課堂觀察提公升教師課堂教學水平

隨著全處小學自能高效課堂研究力度的加大,拐兒小學廣大教幹教師對自身課堂教學的思考也在不斷深入。近期以語文學科牽頭,全處各學科中心組為引領,各學校教導處 教研組為實體,全面推進實施課堂觀察法進行教師課堂教學的跟蹤指導。每次在集中聽評課活動 主題教研活動以及學科集體備課活動中,聽課教幹教師以課例觀摩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