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下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換位思考

2023-01-31 15:03:06 字數 1037 閱讀 5145

作者:陳雪山

**:《中學理科園地》2023年第02期

新課標與舊教學大綱相比,對教學目標闡述的角度及落腳點發生了根本變化。原教學大綱的教學目標是從教師「教」的角度提出來的,規定的是教什麼,如何教,缺乏對學生學習過程的關注。現在新的課程目標直接從學生「學」的角度提出,以學生為主體直接指向學生學習活動本身,關注的焦點是學什麼,怎麼學,學的如何。

這就要求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一方面扮演「教」的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知識,**知識的引路人;另一方面還要學會換位思考,把自己置於學生的位置來認識體驗思考問題,用學生的眼光去審視教學內容,即教師還要扮演「學」的角色,從而成為學生**知識道路的合作者。

那麼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換位思考,成為「教」與「學」這兩種角色的化身,進而能靈活轉化,進出自如,使師與生思維同步,使教與學融為—體。下面以人教版《生物1》「物質跨膜運輸的例項」這節為例談幾點想法。

一、思學生所想

在教授過程中學生在想什麼,這是教師應及時了解的。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隨時把握住學生思想的脈搏,更好地實現與他們心理上的溝通,引導學生的思路,使學生對學習的知識能有較為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例如「利用質壁分離現象可以解決什麼問題?

」這是很多學生會思考的問題。

利用質壁分離現象可以解決下列幾個問題:(1)說明原生質層是選擇透過性膜。半透膜只能讓液劑(水分子)通過,而不能讓溶質分子(旭蔗糖)通過。

自動質壁分離復原現象說明,作為細胞滲透系統的原生質層(包括細胞膜、液泡膜和這二者之間的細胞質)是選擇透過性膜,而不是真正的半透膜,外界溶質分子(如蔗糖)是可以進入細胞的。(2)判斷細胞的死活。只有活細胞的原生質層才是選擇透過性膜,才有質壁分離現象。

若細胞死亡,原生質層結構破壞,選擇透過性膜性質消失,不能產生質壁分離現象。(3)測定細胞液的滲透勢。當植物組織細胞液與其周圍的某種溶液處於滲透平衡狀態,且此時植物細胞內的壓力勢為零時,細胞液的滲透勢就等於該溶液的滲透勢(該溶液的濃度稱之為等滲濃度)。

(4)從質壁分離的形式了解原生質黏性大小,是現今研究植物抗旱和抗寒性時利用的原理。(5)從質壁分離復原時間的長短了解物質進入細胞的難易程度。總之,質壁分離法在研究植物生理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

新課程理念下的生物課堂教學過程與教學活動設計

隨著新課程 新教材在我縣的全面實施,新的教學理念不斷深入人心,我縣生物教師正在享受著新課程 新教材給我們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也正快樂並痛苦著。通過一年的實施,大家都有自己的一些體會和經驗,也正思索著如何進一步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開展 性學習這個全新的理念。生物課堂教學是 課改 的主陣地,課...

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 劉豐憲 新課程研究 基礎教育 2011年第09期 摘要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學改革的共同追求,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工作者的永恆主題。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生命,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要能自主地解決問題,那麼,如何在新課程背景下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文章對當前生物課堂教學怎樣與新課改接...

新課程理念下生物教學的幾點策略

作者 何文莉 讀寫算 2013年第38期 摘要 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科學,是研究生物的形態 結構 生理 分類 遺傳 變異 進化和生態的科學。生物教學要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我們教師就得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創新的能力,如 利用小組合作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提高主體參與效率,建構生物模型對促進生物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