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三邊的關係教案

2023-01-30 19:39:07 字數 4495 閱讀 9819

教材分析:

三角形三邊的關係這一內容是新教材新增加的內容,並安排在第二學段。通過這一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在已經建立三角形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理解三角形的組成特徵,加深學生對三角形的認識,同時,也為以後學習三角形與四邊形及其他多邊形的聯絡與區別打下基礎。

學情分析:

在正式學習三角形三邊關係之前,學生在生活中已經積澱了很多關於三角形三邊關係的感性經驗,這些經驗構成了學生學習的認知基礎。過程中,學生在抽象概括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係時,可能在數學語言的描述上會有一定的困難,表達上也可能不夠嚴密,但只要學生表達的意思對,教師就應該積極的給以肯定,同時教師要給學生更多**的空間和交流的機會,畢竟數學模型的建立和思維的發展需要經歷乙個漸近思辯的過程。

教學內容:人教版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認識例2。

教學目標: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的性質。

教學重點: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的性質。

教學難點:引導探索三角形的邊的關係,並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的性質。

教學過程:

一、動手遊戲,提出問題

教師:請同學們拿出你的1號學具袋,看看裡面有什麼? (三根小棒。)

三根小棒能圍成乙個三角形嗎?

學生先猜。

教師:光猜可不行,知識是科學,咱們來動手圍一圍。

學生動手圍,集體交流:有的能圍成,有的不能圍成。

教師請能圍成和不能圍成的同學分別上來展示一下。

同時板貼:能圍成三角形不能圍成三角形

教師小結:隨意的給你三根小棒,有的時候能圍成乙個三角形,有的時候不能圍成乙個三角形。看來呀,咱們考慮問題的時候要全面、周到。

提出問題:那麼,能圍還是不能圍,跟三角形的什麼有關係呢?

引導學生明白:跟三角形的邊有關係。

教師:對,三角形的邊有什麼樣的關係呢?同學們,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來**這個問題呀?

板書課題:三角形邊的關係(讓學生收拾好一號學具袋)

[設計意圖:隨意的給學生三根小棒,讓學生先猜能否圍成乙個三角形,再通過動手圍,發現有的三根小棒能圍成三角形,有的三根小棒不能圍成三角形。這不僅啟用了學生的舊知,刺激了學生的思維,更激發了學生探索的慾望:

能否圍成乙個三角形跟什麼有關係,怎麼的三根小棒才能圍成三角形呢?]

二、實踐操作,**學習

1.動手操作。

電腦出示:現有兩根小棒,一根長3厘公尺,一根長6厘公尺,再配一根多長的小棒,就能圍成乙個三角形?

教師說明操作要求:

(1)從2號學具袋中拿出操作材料(兩根小棒、作業紙和實踐操作**);

(2)在作業紙上有不同的線段,請你用兩根小棒去圍一圍,看看是否能圍成乙個三角形(至少要和三條不同的線段圍一圍);

(3)將資料和結果填寫在**中,能圍成的用√表示,不能圍成的用×表示。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2.匯報交流。

教師:下面就請同學們來匯報一下你的操作結果。

請不同的學生匯報,教師在課件中輸入資料和結果。如下圖:

[設計意圖:既然已經知道能否圍成乙個三角形,與三角形的邊有關係,所以教師先給出學生兩根6厘公尺和3厘公尺的小棒,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得到,當第三邊是幾厘公尺的時候能圍成三角形,直觀明了,為後面的**打好基礎。]

3.集體**。

第一層次:發現不能圍成的原因。

(1)教師:同學們通過動手實踐,發現1厘公尺的小棒不能圍,確定嗎?咱們再來驗證一下。

課件演示:當三根小棒分別是1厘公尺、3厘公尺和6厘公尺的時候,圍不成三角形。

教師:為什麼圍不成?你會用乙個數學關係式表示出它們的關係嗎?

引導學生得出:1+3<6,所以圍不成。

(2)教師:下面我們再來驗證一下2厘公尺。課件演示。

教師:你發現了什麼?會用乙個數學關係式表示出它們的關係嗎?

引導學生得出:2+3<6,所以圍不成。

(3)教師:3厘公尺也不能圍成,是什麼原因呢?課件演示。

提問:它為什麼也圍不成?你會用乙個數學關係式表示出它們的關係嗎?

引導學生說出:3+3=6,所以不能圍。

(4)提出:1厘公尺、2厘公尺和3厘公尺的小棒都圍不成。大家觀察這三道算式,誰能用一句話說說什麼情況下不能圍成三角形阿?

板書(補上小於等於號):兩邊之和≤第三邊不能圍成三角形

[設計意圖:學生已經有了操作的初步體驗,但是不能圍成的原因是什麼,卻還沒有發現。這裡,通過課件直觀、生動的演示和教師及時的啟發、點撥,學生便會很快的發現不能圍成三角形的原因了。]

第二個層次:猜想,初步得出三角形邊的性質。

教師:兩邊之和小於或者等於第三邊,不能圍成三角形。同學們猜想一下,什麼情況下能圍成三角形呢?

學生猜出: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板貼:兩邊之和>第三邊能圍成三角形?

同時,教師在旁邊畫上「?」

初步驗證猜想:

教師:這個猜想對不對呢?這需要進行驗證。看看這些能圍成三角形的邊,是不是具備這樣的關係?

教師指著4厘公尺,問:當第三根小棒是4厘公尺的時候,誰能來說一說?

同時課件進行演示,得出:4+3>6。 課件演示。

教師指著5厘公尺,問:那5厘公尺? 得出:5+3>6

教師點選:那麼下面就依次類推了。課件依次出現算式:6+3>6 7+3>6 8+3>6 9+3>6

[設計意圖:由於有了「兩邊之和≤第三邊,不能圍成三角形」這個結論作基礎,學生會自然而然地想到當「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的時候就能圍成三角形。這時教師及時說明,這只是猜想,要經過驗證才能判斷它是否正確。

]第三個層次:引發矛盾,突破難點。

教師指著**,質疑:你們有沒有發現問題啊?咱們在動手操作的時候得出9厘公尺不能圍,可是9+3>6呀,這符合我們剛剛得出的結論啊?

先讓學生說一說,然後進行課件演示。

教師:9和3這組的兩邊之和是大於6,可是它能圍成嗎?(不能)(課件演示確實不能圍成。)

教師:我們再換一組看看,3和6這組的兩邊之和第三邊9比,什麼關係?(相等)

教師:那還要看哪一組?(6和9的和與3比)

引導學生明確:只通過一組來判斷能否圍成三角形,全面嗎?那應該怎麼說?

引導學生得出「任意」兩字。

[設計意圖:9+3>6卻圍不成三角形,這一下就給學生製造出了矛盾衝突,學生就會立刻思索這三邊到底還存在什麼樣的關係,從而發現只通過一組兩邊的和來判斷能否圍成三角形是不全面的,必須要看三組,這樣「任意」在這裡的引出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四個層次:再次驗證,明確三角形三邊的關係。

教師:下面我們利用這個結論再來驗證一下,這些能圍成三角形的三邊,是不是都具備這樣的關係?每個同學選乙個你喜歡的在小組內交流。

學生交流,集體匯報。

教師:在同學們的猜想前面加上「任意」兩字,通過再次驗證後,發現它就是一條正確的結論。(教師擦掉「?」)咱們來一起讀一遍。

[設計意圖:加上「任意」兩字以後,結論是不是就正確了呢?這時,讓學生回過頭來,再次驗證能圍成三角形的三邊是不是具備這樣的關係,不僅加深了學生對三角形邊的關係的理解,也讓學生充分經歷了「猜想—驗證—結論」這一科學的學習過程。

]第五個層次:找出判斷不能圍成的簡捷方法。

教師:在這些不能圍成三角形的三邊中,它們也應該有幾組算式?(3組)

那我們在判斷它能不能圍成的時候,是不是要把三組算式都找出來啊?

引導學生明確:只要找到一組不符合能圍成的條件就可以了。

教師:誰能快速地說出『10』不能圍成的原因?

[設計意圖:怎樣最快的找到不能圍成的原因,在這裡也應該讓學生明確。方法最優化應隨時有效地滲透在教學環節中。]

第六個層次:再次驗證「任意」,將結論從特殊擴大到一般;同時發現判斷能圍成三角形的簡單方法。

(1)教師:剛剛咱們是給3厘公尺和6厘公尺尋找能圍成三角形的第三邊,得到這樣的結論的。那是不是任意乙個三角形的三邊都具備這樣的關係呢?

教師演示課件,隨意拖拉兩次,讓學生用估算的方法說出三邊的關係。

[設計意圖:一開始的研究,是從給定的3厘公尺和6厘公尺的兩邊著手的。在這裡通過課件的直觀演示,將特殊情況推廣到一般情況,讓學生明白任意乙個三角形的三邊都有這樣的性質。]

(2)提出:在判斷能圍成三角形的時候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是不是每次都要計算三組啊?

讓學生先充分地進行交流。

引導學生發現:因為較小的兩邊的和都大於最長的邊了,那麼用最長的邊加一條較短的邊,就一定大於另一條短邊了。所以呢,這要把只要把較小的兩條邊加起來這一組進行判斷,就可以代表三組了。

還需要每組都判斷嗎?

[設計意圖:我以為,在全體學生都已經掌握的基礎上,肯定會有少數學生發現判斷能圍成三角形的訣竅。教師的設計應當顧及到這樣的學生。

所以,在這裡可以及時地引導全體學生都掌握簡單方法。]

三、深化認知,聯絡實際,拓展應用

1.輕鬆小遊戲。

教師:同學們的表現真是棒極了,老師為了表揚大家,給你做個小遊戲,想不想啊?

出示:有人說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跨兩公尺多,你相信嗎?為什麼?

請兩個學生上來跨一步。

先讓學生充分的交流。

教師:你能用我們今天學習的知識來解釋一下嗎?

課件演示:兩腿和地面跨出的距離形成了乙個三角形。

教師:可是有個人說,我可以。你們知道是誰嗎?

[設計意圖:通過遊戲的形式解決問題,使學生主動地把本課的知識內容納入到自己的認知結構,同時薰陶學生逐步達到「會學」數學的境界,並再次向學生滲透看問題要全面的原則。]

三角形三邊的關係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專家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學生一起 的內容是 三角形三邊的關係 一 說教材及學情 本節課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數學下冊的內容。這一內容是在學生初步了解三角形的定義和基本特徵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組成特徵。三角形三邊關係定理不僅給出了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長度關係,更重要...

三角形三邊關係

三角形三邊關係 教學設計 背景與導讀 三角形三邊的關係 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 三角形 中的第一課時,該課時是在學生初步了解了三角形的定義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特徵,即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三角形三邊關係定理不僅給出了三角形三邊之間的大小關係,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判斷三...

三角形的三邊關係

教學目標 1 通過拼擺 演示等活動,探索發現 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的規律,並能利用關係判斷是否可以拼成三角形。2 在教學中滲透知識間的內在聯絡,擴充套件學生的認知結構,培養學生觀察 比較 分析 判斷等能力及問題意識。3 通過教學讓學生體驗數學問題的 性和挑戰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