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木雕的少年》教學案例及反思

2023-01-30 15:33:02 字數 2122 閱讀 3961

詞語的積累運用和精讀的切口選擇

——對《賣木雕的少年》兩種教法機智處理的對比

浙江省杭州市教研室錢正權

一位教壇新秀選擇課文《賣木雕的少年》(人教版三下)上公開課。他的教學方案中有幾個教學環節我作了重新設計。對比兩種教學設計,或許對青年教師在指導學生精讀課文時,思考如何尋找最佳切入點、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等問題會有所啟發。

為了敘述方便,兩種教學設計分別稱之謂「設計一」和「設計二」。

一、詞語的積累運用

第二課時的教學重點往往是精讀課文。在精讀課文之前,應該複習鞏固第一課時所學的內容,複習鞏固的內容之一是詞語的積累和運用。當前的語文教學,這方面有所忽視。

複習以後再匯入學習新內容。

設計一:

1、聽寫詞語

名不虛傳/遊人如織/十分壯觀/琳琅滿目/各式各樣/構思新奇/栩栩如生/五官端正/仔細觀賞/愛不釋手/語無倫次/清晰可辨。

2、選擇下面的詞語分別說一句話:

名不虛傳——

愛不釋手——

生:(略)

反思:第二課時上課伊始,需要複習前一節課已學的有關內容,溫故而知新。其中複習已學的詞語,並要求運用,無疑是正確的。

有的老師上第二課時不複習前面已學內容,聽課者甚至不知道現在上的是第幾課時。然而,這樣以聽寫來複習詞語只是憑記憶來復現詞語。這種記憶是零散的孤立的,易被遺忘。

詞語積累了以後重視運用,這種意識也是值得肯定的。當前閱讀教學中,注意了閱讀而忽視運用是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如何讓學生內化語言、運用語言是需要老師精心設計的。

詞語的運用需要創設一定的語境。有了語境就有表達的慾望,運用詞語才成為表情達意的需要,而乙個詞語孤零零的去造乙個句子,為運用而運用,這種訓練方式在「課改」以前曾經被廣泛採用過。現在看來這是一種毫無趣味的機械的文字訓練,應在改革之列。

於是我作了如下調整:

設計二:

運用詞語:

師:現在,請你想象乙個情景,用幾句話誇一誇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或那裡的木雕。先思考一下,盡量說得句子通順意思連貫。

生1:我來夸夸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在去非洲南部之前就有人告訴我,一定要遊覽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

到了那裡,果真名不虛傳,那裡遊人如織,大瀑布十分壯觀。我們住的賓館就在瀑布附近,晚飯後在賓館外的小樹林裡散步,瀑布的響聲清晰可辨。

生2:我來誇一誇那裡的木雕:木雕是非洲最常見的工藝品。

商店裡陳列的木雕可以說琳琅滿目,各式各樣。我在乙個攤點前停下來,目光被幾個坐凳吸引住了,說是坐凳,其實是乙個卷鼻大耳象。這些坐凳構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反思:看拼音寫詞語複習鞏固了詞語,學生發現這些詞語不是散亂的,而是有類別的,為後面詞語的運用做好了準備。詞語的運用學生有很大的自主性,內容可以自由選擇,情景、語境可以自由想象。

這樣為學生的思維活動創設了乙個廣闊的空間。從語言表達的角度說,學生在夸夸大瀑布或木雕以前有要求,要求「說得句子通順意思連貫」,學生說出來的不是如前面造句練習那樣,孤立地說一句話而是說一段話。這段話不是為說而說,不是機械的語言練習,而是真正為了表達的需要,使學生感到語言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

這樣複習的好處就在於詞語的積累和運用渾然一體,既內化了課文中的新語言,又創造性地運用了語言。

二、精讀的切口選擇

如何精讀課文是每個語文老師必須面對的問題。低年級課文短,問題還不突出,到了中高年級課文長起來了,就有乙個尋找切入口的問題了。在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以後,要引領學生進入文字的意境,或是去感受人物的心靈,或是去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師一般採用的方法是,選擇課文重點詞句和段落讓學生品讀感悟。然而,怎樣讓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內容去品讀感悟,卻大有講究。所採用的方法是否恰當,反映了不同的教學理念,效果也往往大相徑庭。

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應該是通過重點詞句的品讀感悟,讓學生走進賣木雕的黑人少年的心靈,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情。

設計一:

師:小朋友,我們怎樣才能走進黑人少年的心靈呢?誰能說說我們怎樣學習寫人的課文,怎樣才能感受與了解乙個人的思想感情?

生:我們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活動,還有他的神態的描寫,就可以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生:自由讀課文。)

生:我認為這幾句話很重要:「您是中國人吧?」那少年望著我,猜測道。我點了點頭。少年眼睛裡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師:(投影:「您是中國人吧?」……遺憾的神情。)這兩句話寫了少年什麼呢?少年眼睛裡為什麼會流露出遺憾的神情呢?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反思

淄川區崑山學校趙清 賣木雕的少年 一課的教學帶給我很多的思考。課文講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這篇課文是學生進行朗讀 積累 發展語言的很好教材。我在深入備課的基礎上,針對教材實際,抓住賣木雕的少年與作者的兩次見面,緊扣兩個 遺憾 展開教學,引導學生體會賣木雕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我認為這節課...

《賣木雕的少年》詞語教學反思

詞語,貌似靜止的符號,卻有著深不可測的內涵。語文教師的乙個重要職責,就是跟學生一起 在漢語 生入死 王堯語 課堂上,常見的詞語教學模式是 老師帶領學生認讀之後,讓他們說說對詞語的理解,然後就進入對課文的分析。詞語的意義 意味 意蘊,沒有得到應有的開掘,這樣的詞語教學缺乏生命的活力。以前的我,在教學中...

dayin《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11 賣木雕的少年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1 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 遊覽 工藝品 名不虛傳 遊人如織 壯觀 攤點 陳列 構思 五官端正 觀賞 清晰可辨 掏錢 即將 流露 一模一樣 付錢 標準 等詞語。2 正確 流利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3 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