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進行「教學反思」

2023-01-30 14:30:04 字數 5222 閱讀 5636

(一)選準反思物件

教學反思的主要物件有:回顧反思、記錄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和理念;觀摩反思同事的教學行為和理念,參與集體交流研討,診斷自己或同事的教學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分析反思公開發表的課堂實錄(課例)意圖、理念,對比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發現別人成果的可資借鑑之處。

(二)熟悉反思過程

反思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假設驗證假設。也有人以經驗學習理論為基礎,將教師反思分為以下四個環節:

具體經驗觀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積極的驗證。在此過程中提高教師的反思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教學能力。

(三)明確反思方式

1.內省式反思,即通過自我反省的方式來進行反思,可通過反思日記、課後備課、成長自傳等方式完成。

2.學習式反思,即通過理論學習或通過與理論對照進行反思。

3.交流式反思,即通過與他人交流來進行反思,可用觀察交流、學生反饋、專家會診和微格教學等方法。觀摩交流,即教師之間相互觀摩,根據交流觀摩的實際情景,進行分析提出問題,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案。

學生反饋,即教師通過從學生那裡了解到的自己教學效果情況,分析提出改進措施,使之達到學生期望的效果。專家會診,即專業研究人員、學校領導、同行教師定期對教師教學行為會診,從中發現教師教學工作中的不足,並通過共同研究來解決問題。微格教學,即以少數學生、教師或專家為物件,在較短的時間內嘗試做小型的課堂教學,並把教學過程製成錄影,課後反覆**交流,積極聽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

4.研究式反思,即通過教學研究來進行反思。以研究的態度從事教學、以研究的視角反思教學、以反思的成果改進教學。

(四)掌握反思方法

1.自我提問法。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自我觀察、自我監控、自我調節、自我評價後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以促進自身反思能力提高的方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教學的全過程。如設計教學方案時,可自我提問:學生已有哪些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怎樣依據有關理論和學生實際設計易於為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案, 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會出現哪些情況,出現這些情況後如何處理等。

備課時,儘管教師會預備好各種不同的學習方案,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如學生不能在計畫時間內回答完問題,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出現理解分歧等。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資訊,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如何調整教學計畫,怎樣的策略與措施更有效,從而順著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著最佳的軌道執行。教學後,教師可以這樣自我提問:

我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教學中是否出現了令自己驚喜的亮點環節,這個亮點環節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方面還可以進一步改進,我從中學會了什麼等。

2.行動研究法。行動研究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

如合作討論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的學習理念,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看到的往往是一種形式化的討論。如何使討論有序又有效地展開即是我們應該研究的問題。問題確定以後,我們就可以圍繞這一問題廣泛地收集有關的文獻資料,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制定出解決這一問題的行動方案,展開研究活動,並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對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調整,最後撰寫出研究報告。

這樣,通過一系列的行動研究,不斷反思,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必將有很大的提高。

3.教學診斷法。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而科學、有效的教學診斷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遺憾。

教師不妨從教學問題的研究入手,挖掘隱藏在其背後的教學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自我反省法或小組頭腦風暴法,收集各種教學病歷,然後歸類分析,找出典型病歷,對病理進行分析,重點討論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各種教學觀念,最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4.交流對話法。教師間充分的對話交流,無論對群體的發展還是對個體的成長都是十分有益的。

如在集體備課時,教師可以向同事提出自己在教材解讀、教材處理、教學策略、學生學習等方面遇到的疑點與困惑,請大家幫助分析、診斷、反思,並集思廣益提出解決辦法。這樣合作反思、聯合攻關,可達到相互啟發、資源共享、共同成長的目的。

5.案例研究法。在課堂教學案例研究中,教師首先要了解當前教學的大背景,在此基礎上,通過閱讀、課堂觀察、調查和訪談等形式收集典型的教學案例,然後對案例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讀。

教師既可以對課堂教學行為作出技術分析,也可以圍繞案例中體現的教學策略、教學理念進行研討,還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學理論問題進行闡釋。

6.觀摩分析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教師應多觀摩其他教師的課,並與他們進行對話交流。在觀摩中,教師應分析其他教師是怎樣組織課堂教學的,他們為什麼這樣組織課堂教學;我上這一課時,是如何組織課堂教學的;我的課堂教學環節和教學效果與他們相比,有什麼不同,有什麼相同;從他們的教學中我受到了哪些啟發;如果我以後教這一課時,會如何處理通過這樣的反思分析,從他人的教學中得到啟發、得到提高。

7.總結記錄法。一節課結束或一天的教學任務完成後,我們應該靜下心來細細想想:

這節課呈現的教學內容是否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識規律,總體設計是否恰當,教學環節安排是否合理,教學方法運用是否得當,學生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是否得到了富有成效的訓練,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否充分,重點、難點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做得還不夠好,哪些地方需要調整、改進;學生的積極性是否調動起來了,學生學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其成敗得失的原因何在?還有什麼困惑?等等。

把這些想清楚,然後記錄下來,這樣就為今後的教學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經驗。經過長期積累,我們必將獲得一筆寶貴的教學財富。

8、質疑法。質疑是人的思維走向深刻的開始。人們認識事物的初始只是以領會接受為主,而要真正理解其內在價值需要不斷質疑才會有新的發現,有發現才會有努力,有努力才會有發展。

建議教師進行這樣的反思:這樣做對嗎?這樣合理嗎?

這是最佳方案嗎?

9、對比法。過去的經歷對我們來說雖不可回,但我們可以通過反思它的對立面來堅定我們今後面對這類問題的態度,用另一種方法會怎樣?我先這樣做會怎樣?

這樣的反思並非事後諸葛,它暗示著我們下一次類似經歷,該怎樣去做。

10、因果法。事物處於普遍聯絡的狀態之中,事物的發展都有其過去和未來,找出過去經歷的因果關係,可以讓我們更清楚地把握將要發展的方向。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

我這樣教會出現什麼結果?教師經過這樣的反思,其自主性、自覺性一定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11、歸納法。教學經驗一般是在自然狀態下零星地存在與我們的記憶之中甚至於記憶之外,而一旦我們將它們聯絡起來,找出它們的共同之處,這些經驗就會顯現出一般規律了。我這些成功有相同之處嗎?

我堅持這樣做會怎樣呢?經過這樣的歸納反思,找出了解決問題的策略。

12、換位法。橫看成嶺側成峰。人的認識受自我經歷的侷限,會使自己的認識產生偏離,這樣容易產生衝突,如果我是學生會怎樣想?

如果我教會怎樣設計?經常進行這樣的移位換情反思,對於形成互助平等、教學相長的學習氛圍是大有裨益的。

(五)養成反思習慣

教師的成長過程也就是不斷反思、重構自己對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基本看法的過程。讓教師真正意識到並切身體驗到反思對其專業發展的作用,對於督促教師自覺進行反思、養成良好的反思習慣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自身也應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培養持之以恆的精神、創造良好的反思氛圍,養成自覺反思的好習慣。

四、教學反思只是課後才做的事情嗎?

其實不然,教學反思應貫穿於教師的整個教學生涯,而不是某一階段的特殊任務。教學反思不單單是教學經驗、教訓的總結,它是伴隨整個教學過程的監控、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活動。就一節課而言,教學反思應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而不應只是課後才做的事。

課前反思可以明確目標,加強自覺實踐;課中反思可以調控教學,提高教學效益;課後反思可以使教學經驗理論化,促進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一句話,時時是反思之時,處處是反思之地。

五、如何寫好教學反思?

(一)從文體結構上,我們建議把教學反思看成一事一議的實用性議**。其寫作結構可以概括為教學例項得失(成敗)分析理性思考,第

一、二部分是反,第三部分是思。第三部分是重點,應詳寫,盡量寫出深刻的切實可行的方案策略。

一般來說,首先敘述具體的教學活動(應簡略些),接著分析在這一活動中自己的成敗得失之處,最後針對成敗得失,結合新課程、新理念談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二)從寫作內容上看,大致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選擇話題來寫教學反思:

1.寫成功之處。如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有意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把他們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也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

2.寫不足之處。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地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和剖析,使之成為今後再教學時的參照物。

3.寫教學機智。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型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家庭是幼兒語言活動的重要環境,為了與家長配合做好幼兒閱讀訓練工作,孩子一入園就召開家長會,給家長提出早期抓好幼兒閱讀的要求。我把幼兒在園裡的閱讀活動及閱讀情況及時傳遞給家長,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長朗誦兒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長共同配合,一道訓練,幼兒的閱讀能力提高很快。

4.寫學生創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讚賞和激勵。

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這個工作可讓學生分組負責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週一換。要求學生抽空抄錄並且閱讀成誦。其目的在於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愛生活,所以內容要盡量廣泛一些,可以分為人生、價值、理想、學習、成長、責任、友誼、愛心、探索、環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積累40多則材料。如果學生的腦海裡有了眾多的鮮活生動的材料,寫起文章來還用亂翻參考書嗎?5.

寫再教設計。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本節課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何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新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術;解題的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

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乙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宋以後,京師所設小學館和武學堂中的教師稱謂皆稱之為「教諭」。至元明清之縣學一律循之不變。明朝入選翰林院的進士之師稱「教習」。

到清末,學堂興起,各科教師仍沿用「教習」一稱。其實「教諭」在明清時還有學官一意,即主管縣一級的教育生員。而相應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員者則謂「教授」和「學正」。

「教授」「學正」和「教諭」的副手一律稱「訓導」。於民間,特別是漢代以後,對於在「校」或「學」中傳授經學者也稱為「經師」。在一些特定的講學場合,比如書院、皇室,也稱教師為「院長、西席、講席」等。

總而言之,寫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一有所得,及時記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寫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穫。

怎樣進行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中都會有問題產生,出現問題怎麼辦,當然對問題就要反思,教學反思不是簡單地回憶或回想,而是 檢測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和困惑以及產生這些問題和困惑的深層原因。在新課程標準實施背景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反思不僅是重構教學實踐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需要,更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那麼,如何有效進行教...

在地理教學中怎樣進行教學反思

在進行地理教學實踐時,有時會發覺地理教學效果或目的與預期的設計有較大差異,課後細細分析一下,原因在於進行教學設計時忽視了對教學設計的實踐反思,因而也就難以使教學設計在實際應用時發揮出所預想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積極反思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是否合適,及時看到實踐過程中出現的誤差,不斷探求教學目的 教學工具...

青年物理教師怎樣進行教學反思

青年教師通常只顧 瞻前 而不注意 顧後 其實青年物理教師若能經常進行教學反思,就能逐步形成教學效能,就可使學生將物理知識掌握與應用的能力得到提高,具備自主學習物理的能力。青年物理教師要實施好教學反思,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 反思教學思想,形成寓教於樂的教學效能 良好的物理教學思想是優質物理教學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