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學中怎樣進行教學反思

2021-07-09 14:59:50 字數 1640 閱讀 7809

在進行地理教學實踐時,有時會發覺地理教學效果或目的與預期的設計有較大差異,課後細細分析一下,原因在於進行教學設計時忽視了對教學設計的實踐反思,因而也就難以使教學設計在實際應用時發揮出所預想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積極反思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是否合適,及時看到實踐過程中出現的誤差,不斷探求教學目的、教學工具、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積極改進,從而優化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三、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教師的反思大多是針對教學過程進行的,我們要對教學中重難點的處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得到確立、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否提高等情況進行反思,然後再回到實踐中去探索,使教學與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我們知道,新課標所提倡的「**式學習」模式能提供給學生更多獲取知識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識發生和形成的過程中,推動他們去關心現實,了解社會,體驗人生,並積累一定的感性知識和實踐經驗,使學生獲得了比較完整的學習經歷。同時,在學習中將培養學生一種**性、開放性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

四、對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地檢討自己的言行:是否從權威的教授轉向師生平等的交往與對話;是否有公正的品質、豁達的胸懷、豐富的感情,以及敏銳的判斷力和豐富的想象力等等。

眾所周知,過去為了鞏固「雙基」,我們教師的教學往往追求對學習內容的「標準化」理解和「課本式」、「教參式」表達,強調對問題解決的常規思維、邏輯思考、唯一答案,對學生的置疑、奇思妙想往往採取壓制、迴避、冷處理甚至簡單否定的做法。這樣大量地進行反覆操練,使學生學會的只是「影印」知識。而新課標強調的是教師的教學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型意識,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謹慎處理自身的教學行為,要能積極肯定學生的「別出心裁」,給予及時適當的肯定和匡正。

五、對教學反饋的反思

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注意觀察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行為,還要通過學生作業獲取教學反饋的資訊,在資訊反饋中對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發展,學習中的情感體驗等獲取全方位的體察。我們常常會發現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教學內容和習題,在考試時學生還是有許多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乙個重要原因在於學生知識的習得不是學生自己學會的,而是老師教會的,所以我們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本身更重要。例如,在學生做習題時,不要直接給出答案,而是請學生思考,要求學生說出理由。

學生經過思考,較容易地完成了這道題,並且掌握了解題方法,提高了學習能力。

地理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完成新課標中規定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除了師生在課堂上的教與學之外,目前最直接的反饋就**於作業練習。作業練習也是一種學習的過程。通過作業,不僅可以檢查課堂教學的效果,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而且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探索獲得知識的方法,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

所以,我們的地理作業必須是科學的,多樣的、開放的,我們不能僅僅為了使學生完成作業而教學,而要教給學生「對其終身發展的能力」,所以要側重對學生地理技能和方法的培養。

多一點教學反思的細胞,就多一些教科研的智慧型,經常進行教學反思,益處多多,其樂無窮!國外許多研究表明,「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最有效的途徑,美國著名教育家波斯納提出教師的成長公式:成長=經驗+反思,認為乙個教師如果不經常反思,他只能停留在乙個新手水平上。

在新課程全面鋪開的今天,面對紛繁複雜的新問題,教師要及時「反思」——對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教學活動以及這些活動背後的理論、假設,進行積極、持續、周密、深入和自我調節性的思考。只有不斷自我反思,才能使自己的教學不斷進步!

怎樣進行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中都會有問題產生,出現問題怎麼辦,當然對問題就要反思,教學反思不是簡單地回憶或回想,而是 檢測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和困惑以及產生這些問題和困惑的深層原因。在新課程標準實施背景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反思不僅是重構教學實踐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需要,更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那麼,如何有效進行教...

怎樣進行「教學反思」

一 選準反思物件 教學反思的主要物件有 回顧反思 記錄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和理念 觀摩反思同事的教學行為和理念,參與集體交流研討,診斷自己或同事的教學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分析反思公開發表的課堂實錄 課例 意圖 理念,對比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發現別人成果的可資借鑑之處。二 熟悉反思過程 反思過程一...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

一 清楚反思什麼 對教師來說,要反思的無非就是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整個過程的每個環節,當然也包括自己的行為。具體就是反思自己的備課 上課 個別輔導 師生交流 學生表現等,如反思備課,備課是否全面,是否體現了學生為本,是否考慮到了學生的可接受性和學習效果,預設是否合理,生成是否有考慮,如何應對課堂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