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課程語文對話教學的反思和構建

2023-01-29 21:09:06 字數 1947 閱讀 4166

課改以來,沉寂的課堂熱鬧了起來,對話成了語文課堂一道亮麗的風景。對話理念的引入,的確給語文課堂注入了生機和活力。但是仔細審視當前的語文課堂,由於觀念的偏差、認識的侷限,導致對話教學**現了很多虛浮和無效現象。

因此,有必要對對話教學進行認真的反思和糾偏,構建積極有效的語文對話教學框架。

一、對話真實意義缺失的反思 (一)教師主宰的「假對話」教師雖然從形式上給予學生自由言說的機會,但是整個對話過程都牢牢地掌握在教師預設的框框中。教師不是「主導」,而是「主宰」。雖然課堂有問有答,但是在話語霸權之下,不過是教師牽著學生的鼻子走,一步一步地接近預先設計好的答案,教學完全封閉在教師的誘導之中,成為掩人耳目的「對話圈套」。

屬於語文教學本性的心靈對話嚴重缺失,學生在這樣嚴密控制的對話中,失去主體的個性、情感和思想,陷於精神上的單一與蒼白。這樣的課堂對話所表現出來的不是學生學習、感悟和建構知識的過程,而是被教師強勢牽引著的模式化的表演罷了,是語文課堂的虛假飾物和華麗包裝。是裝腔作勢的「假對話」:

(二)脫離文字的「空對話」

文字是學生的第一認識物件和對話夥伴,是師生課堂對活的直接憑藉和依據。有些教師

為了生成「無法預約的精彩」,為了「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感受和理解」,就從「平等的首席」中讓出來,成了教學的「旁觀者」和「局外人」,任由學生天馬行空地隨意發揮,漫無邊際地自說白話,置文字於不顧,嚴重偏離了文字的價值取向,如,一位教師教學《秦始皇兵馬俑》,在總結課文時間學生: 「面對這雄偉壯觀的秦始皇兵馬俑,你覺得最應該感謝誰呢?」學生回答:

「我認為最應該感謝的是古代那些製造兵馬俑的勞動人民。」 「我認為最應該感謝的是秦始皇。如果秦始皇不為自己製造陵墓,就不會留下兵馬俑了。

」 「我認為最應該感謝的是第乙個發現兵馬俑陶片的農民。」 「我認為最應該感謝的是考古專家。」「我認為最應該感謝的是這篇文章的作者。

」學生為了顯示自己的獨特,從不同的角度猜測著教師的「謎底」,教師因為尊重學生的多元理解,也莫衷一是,無果而終。這種脫離文字視野,缺失文體價值觀的對話,是一種沒有潛質

的「空對話」。這種沒有意義生成的對話只能是空洞無物、毫無意義的語言形式。這樣的對話越多,距離教學目標就越遠。時間長了,學生會變得心浮氣躁,急功近利,譁眾取寵,迷失了精神的家園。

(三)漠視差異的「偏對話」

對話教學的第一要義應該是民主和平等。要求教師要蹲下身子與學生進行最自然、最真誠的交流,真正走進他們的情感世界和精神領域,傾聽他們幼苗拔節、心靈開花的聲音;欣賞他們蓬勃向上、笑容燦爛的樣子;分享他們成長途中五彩斑斕、妙趣橫生的故事……遺憾的是,我們發現很多的語文課上,少數能說會道的尖子學生幾乎壟斷了話語權和表達權,他們頻頻地發言,屢屢地表演,儼然是對話的「貴族」,而其他學生則很少有自由表達的機會,至於少數「差生」更是與對話無緣:對話主體嚴重失偏,對話機會嚴重失衡。

學習生活中的「偏對話」,使他們越發心靈封閉,心思枯竭,自卑脆弱。教師不能漠視差異,而應把它開發成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教師要尊重兒童的差異,賦予每個學生自由表達的權利。

尊重兒童的話語權,就是尊重兒童的天性,尊重兒童的生命。還兒童話語權,教育中才有兒童的影子,對話教學才能有效展開。

(四)瑣碎問答的「淺對話」

由於理解的偏差,有些教師把對話簡單地理解為「談話」和「說話」,在課堂上的表現就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問題。教師把教學內容設計成乙個個瑣碎的問題,也不管這些問題有沒有思考的價值,有沒有提問的必要,教學的展開全部圍繞問題進行,教學的推進過程就是問答的延續過程。問題回答完了,對話也就隨著教學任務的完成而宣告結束,這樣的對話缺少思維的交鋒,思想的碰撞;沒有精神的交流,視界的融合;缺乏自我反思和相互喚醒,僅僅停留在形式上的問與答、理解上的「淺表層」,其實是變異了的「獨白」,是近乎無效的「淺對話」。

二、 「有效對話」實踐策略的構建

一是「閱讀對話理論」,二是「教學對話理論」。現在很多教師把兩者混為一談,把《語文課程標準》中的「對話」理解為單純的「教學對話」,這顯然是很片面的。新課堂要求從「教師中心論」 「學生中心論」走向「師生對話論」。

「對話」,不僅是乙個時尚的名詞、乙個新銳的理念,更應是一種實實在在、付諸課堂實踐的全新的學習方式和教學行為。

對新課程改革的反思

聽南宮中學劉志峰講課與講座有感 礪志高一畢朋飛 本月邀請南宮中學劉志峰老師做的講課與講座,令我收穫很多,對新課改有了更深的認識,現總結如下 一 關於講課 鈉的化學性質 1.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改變以往教師教,學生聽的學生被動局面。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課堂的主角,學生多以被動的接受為主。...

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的幾點反思

作者 李艷華 考試週刊 2014年第07期 1.尊重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品味成功的喜悅 熱愛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乙個學生,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係能促進學生的學習。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仔細注意學生的一言一行,尤其要注意觀察那些學困生的言行。教師應該有一雙善於發現學生 美 的眼睛,留心...

對初中歷史新課程改革的教學反思

一 重視過程與情感目標,但不能忽視 知識 目標 初中歷史新課程改革強調 要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絡 新課程改革拋棄了知識本位觀,反對那種不顧學生感受 體驗和需要以及把學生當作知識容器的觀念。但是,它並不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