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課程改革的一些反思

2021-07-09 20:14:46 字數 1009 閱讀 6459

自從進入2023年,我校在高一年級開展了全面徹底的教學改革,學習山東先進的素質教育模式。在這場改革的浪潮中,我們心理上也經受了一場洗禮,從懷疑、本能的抗拒到逐漸的摸索,主動的接受,並喜歡上新的教學模式,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和學生一起成長。

在逐漸學習山東教學模式的時候,我們也曾出現過很多的困惑和矛盾,然後一起**找出解決的辦法,在此,我們記錄下當時遇到過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學習督促方式的轉變

學生不再是按照傳統的座位(即全班同學都面朝黑板,按照個子高低的順序固定坐好)上課,而是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每組一般為六人,分組的標準是在每個小組中都保證有一名同學在某一門功課上占有優勢,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不再有老師全程監督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而是改為組內同學督促其他同學,以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當然,這需要一整套完整的組內評價方式,具體到每個學生,根據該學生的各種表現於以打分,然後算出組內的總分,在各個組內展開合理的競爭。

感悟: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所感受的學習內驅力不再是老師,而是周邊的學生,每個學生都能明顯地感受到自己的進步,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來自同學的督促,偷懶的機會明顯減少。老師的工作量少了,學生的效率反而提高了,當然,在一定程度上,還緩和了有些老師和同學間的矛盾。

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傳統的教學課堂上總是老師傳授新的知識,學生被動的接受,然後通過大量的習題來鞏固這些知識,即我們熟悉的題海戰術。這個戰術也曾經取得過很大的成功,並且仍然在全國的很多地方使用,它可以通過大量的訓練使得學生的解題能力得到提高,即可以考到乙個較為理想的分數,可這種方式也存在著乙個明顯的***:老師和學生都在這種反覆的習題訓練中筋疲力盡,不僅僅是學生會產生明顯的厭學情緒,認為學習就是做題目,就是把自己變成乙個沒有思想的解題機器,而老師也在這種教學中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悅,每天總是擔心自己講得不夠多,學生見識的習題型別還不夠全面,常常陷入焦慮的情緒中,日子久了,也會產生厭教情緒。

新的上課模式要求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課時間不超過20分鐘(學校做出硬性規定),以保證學生有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時間,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在教師講課的時間裡,每個老師都對要講的內容在三斟酌,以保證做到「濃縮的都是精華」。

地理新課程改革中的一些做法

控制講授時間。新課程主張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把課堂還給學生 讓學生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活動 教師就應該控制講授時間,增加學生參與教學的時間,使之佔一節課的三分之二甚至更高的比例。變教師講為學生自主學,教師提供自學提綱,學生帶著問題學,對知識有興趣了,思維活躍了,教學目的也達到了。讓討論落到實處。在分...

新課程的一些體會

永興五中李玉煌 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 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 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交往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教師將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 平等中的首席 在新課程中,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地讓位於師生互教,彼此形成乙個真正的 學習共同體 教學過程不只是忠實...

對新課程改革的反思

聽南宮中學劉志峰講課與講座有感 礪志高一畢朋飛 本月邀請南宮中學劉志峰老師做的講課與講座,令我收穫很多,對新課改有了更深的認識,現總結如下 一 關於講課 鈉的化學性質 1.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改變以往教師教,學生聽的學生被動局面。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課堂的主角,學生多以被動的接受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