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教學設計和反思

2023-01-28 23:36:04 字數 6143 閱讀 1591

教學內容:教科書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8-88頁的「克和千克」。

教材簡析:

「克和千克」是小學數學量與計量知識的乙個重要內容。克和千克這兩個質量單位,是後面學習「噸的認識」的前提和基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但質量單位「克」和「千克」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知識,還缺乏認識,而且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觀察得到。

這節認識質量單位,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質量單位的名稱和單位之間的進率,更重要的是了解1克和1千克實際有多重,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學時可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稱一稱、說一說等實踐活動,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從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觀念。同時使學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秤可以幫助我們知道物品的質量。

教學物件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但是學生對克和千克這兩個概念接觸得較少,是對斤的感性認識較多,所以對認識克和千克有一定的難度。而且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觀察得到。

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往往先關注物體的大小、長短、顏色等表面性的特徵,而對於重量的本質性的關注則較少。而且「克」這個單位比較小,學生缺乏感受與體驗。因此,在本節的教學活動中,力求體現以下二個方面:

1、在特定情境中喚起學生對物體質量的關注;2、通過操作、實踐活動讓學生去感悟和體驗,初步建立「克」與「千克」的觀念。

教學目標:

、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知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克和千克的表象基礎上,培養學生估測物體質量的意識。在感知、猜想和驗證過程中培養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識。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體會學習數學的價值,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學難點:在理解1克和1千克的基礎上,估測物體的質量。

教學準備:盤秤、、2分硬幣、10克/袋的公尺、100克/袋的黃豆、00克/袋的食鹽、1千克/袋的沙子等其它實物。

教學過程:

一、走進生活,感受新知。

、同學們,我們這節學的知識就是從生活中來的。讓我們一起走進生活看看吧。顯示洗衣粉袋上寫著「2千克超值家庭裝」,白沙糖的袋子上寫著「淨含量:

400克」,牙膏盒上寫著「淨含量:140克」,公尺袋上寫著「淨含量:10千克」。

2、你知道這些幾克、幾千克表示的是什麼嗎?

3、細心觀察的你還發現生活中什麼地方用上克和千克呢?請你介紹一下。

4、克和千克都是表示物體有多重的單位,這節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克還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板書題)

【設計意圖: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帶學生走進生活,感受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意義,引出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二、認識常用的計量工具。

、怎麼可以知道這袋黃豆有多重?(用秤稱一稱)

4、說說見過哪些秤?

、老師為同學們介紹幾種常用的秤。

6、這節主要用盤秤來稱量。提醒學生稱時注意輕拿輕放,不要把手壓在秤上。讓學生看看盤秤上面寫著什麼?明確從零刻度開始,指標指著幾就讀幾克,這個秤的指標如果剛好轉一圈就是1千克。

7、教師操作示範一次,稱一稱剛才那袋黃豆有多重。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確要想知道物品有多重,不能單靠眼睛觀察,準確來說要用秤稱一稱。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先讓學生說說見過哪些秤,再向學生介紹幾種常用的秤。

使學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秤可以幫助我們知道物品的質量。這裡主要學習用盤秤,為下面的「找」—「驗證」,「估」—「驗證」的學習活動作準備。】

三、體驗活動,感知克和千克。

(一)認識克

、剛才這袋黃豆的質量是400克,同學們用了克做它的單位。1克有多重呢?你猜猜哪些物體是接近1克重的。(讓學生以自己已往的經驗和感覺說說。)

2、老師舉例:乙個2分硬幣的質量就是1克。用天平秤一秤驗證一下。(把2分硬幣放到天平上秤。)

3、結論:1個2分硬幣的質量是1克。

4、感受1克:我們用手掂一掂這個2分硬幣,1克給你的感覺怎麼樣?(很輕)

、掂一掂,找一找,我們的桌面上還有哪些物體的質量跟這個2分硬幣是大約相同的?(一顆花生公尺、兩個回形針都是大約1克重的東西。)

6、除了這些,學生舉例說一說生活中哪些東西約重1克。

7、如果10個這樣的2分硬幣合起來是多少克?會有多重?

8、拿出10克1袋的公尺,用手掂一掂,看跟你剛才想的是不是一樣。

9、我們閉上眼睛想一想,如果10袋這樣的公尺合起來是多少克?(100克)會有多重?

0、想好的同學,請你從學具裡找出大約100克重的物品。(有的學生找出100克的黃豆,還有可能找了其它。)用盤秤稱一稱驗證。

1、估一估乙個蘋果的質量大約幾克。

2、驗證:用秤稱一稱,乙個蘋果大約200克。

【設計意圖:讓學生先以自己已往的經驗和感覺說說1克有多重,目的是了解學生的基礎,又讓學生經歷從迷惑到頓悟的過程。通過稱一稱、掂一掂、找一找、說一說的數學活動,了解1克有多重,幫助學生建立1克的觀念。

再讓學生感知10克、100克的重量,為下面估測物體的重量作參照,也為下面逐漸過渡到1千克作準備。】

(二)認識千克

、你知道1袋食鹽有多重嗎?看!包裝袋上寫著多少?(00克)

2、2袋食鹽合起來有多重?(1000克)你是怎樣算的?(00克+00克=1000克)

000克還可以用1千克來表示(板書「1千克」)。

3、用手掂一掂1千克的東西有多重。

4、讓學生找一找桌面上大約重1千克的東西。找到的舉起來看看。四人小組裡每人傳著掂一掂。

、如果兩袋這樣的沙合起來是多重?(2千克)

6、找一找,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的質量大約是1千克。

【設計意圖:從00克過渡到1000克,從而引出1千克,為下面理解千克和克的進率作鋪墊。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說一說的數學活動,對1千克不同物品的充分感知,讓學生深刻理解1千克的重量。

讓學生感知1千克的物品大約有多少,為下面正確地估測物體的重量作好充分的準備。】

(三)克和千克的關係

、剛才你掂過了1克和1千克的物品,1克和1千克給你的感覺分別是怎樣的?

2、你知道多少個1克合起來是1千克嗎?(1000克)所以1千克=1000克。(板書)(如果學生想不出來,就從剛才「00克+00克=1000克」那裡提示學生。)

3、鞏固練習:

2千克=(

)克6千克=(

)克3000克=(

)千克8000克=(

)千克【設計意圖:讓學生先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再了解克和千克的關係。學習質量單位間的進率也是量與計量的乙個重要內容。

這裡我聯絡剛才兩袋食鹽的質量合起來是1千克的實際體驗深刻理解克與千克的進率,並通過基礎練習及時鞏固。】

四、,實踐活動,鞏固提公升。

我們剛才認識了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現在請小朋友們來幫幫忙,行嗎?

、顧客們在進行大購物,請你幫忙看秤說說這些物體的質量是多少。(顯示)

2、他們在稱體重,你想告訴誰?

看健康秤,讀數。(本88頁練習第2題,先填在書上,再說出來。)

【設計意圖:以看常見的盤秤和健康秤為代表,練習讀取秤上的數值,讓學生掌握借助秤知道物體質量的基本方法。同時感知乙個物體集合的質量。】

3、估一估,稱一稱。

物體名稱

估計的輕重

稱出的輕重

水果布丁

大  公尺

(自選)

(說明:第1、2個物品老師給定,第三個由學生自選來估一估,稱一稱。)

(1)四人小組活動,做好記錄。

(2)反饋,請

一、兩個小組展示說說。

(3)再掂一掂,修正自己的估測策略。

【設計意圖:在上面已經建立克和千克的表象和學會看盤秤的基礎上,給孩子們提供先估測再實測的練習。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讓學生經歷猜想和驗證的過程。

再讓學生比較估測和實際測量的所得結果的差別,從而修正自己的估測策略。】

4、填上適當的單位。

乙隻老虎重70(

),乙個氣球重(

),一罐洗潔精重1(

),乙個漢堡包重100(

)。【設計意圖:本題檢測學生對克和千克這兩個概念的理解。只有學生真正理解克和千克的基礎上,才能正確地使用這兩個單位。】

、修改數學日記。

(1)這是大雄寫的一篇數學日記。

今天,我認識了「克」和「千克」這兩個質量單位,還學會了用秤。我知道乙個雞蛋大約是60克,乙個饅頭大約是80千克。現在我的體重已經有30克了。

今天,媽媽買了1千克蘋果和乙個克的大西瓜回來。我真高興。

(2)先同桌互相說說有什麼修改意見,再提問個別。

(3)布置學生回家也寫一篇有關克和千克的數學日記。

【設計意圖:一方面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聯絡生活寫一篇數學日記,另一方面引導學生要正確使用單位,否則會鬧出笑話。】

五、總結內化本知識。

、這節你有什麼收穫?

2、除了克和千克以外,有時候還要用到更大的質量單位,這個我們以後再學。

【設計意圖:為學生創設乙個反思和回顧的平台,讓學生學會自主把握知識的要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在傾聽中反思教學行為,為今後改進堂教學獲取更多的資訊。】

板書設計:

克  和

千克g  g

00克+00克=1000克

千克=1000克

後反思:

這節是對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的認識,是第一學段量與計量知識的乙個重要內容。讓學生體會1克和1千克實際有多重,建立正確的質量觀是本教學的重點。在堂教學中,我是通過讓學生經歷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稱一稱、說一說等一系列的數學實踐活動來達成這一目標的。

總的來說,這節體現了以下幾方面新程的理念。

一、走進生活,體現生活數學。

數學教學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是《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克和千克」這個內容是生活中實實在在的知識,與生活有密切的聯絡。因此,我打破堂40分鐘的侷限,把學習延伸到前,拓展到後。

前,我讓學生走進生活,調查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克和千克。從堂上學生的匯報,可以看出學生對這兩個質量單位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感受到了它對生活的意義。這是展開新教學的基礎。

堂上,我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超市作為新的引入,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然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說出生活中**用上克和千克,在生活中見過哪些秤,生活中哪些東西大約重1克,哪些東西大約重1千克。可見,尊重學生已有的經驗基礎,幫助學生在生活中理解數學概念是有效的。

後,我引導學生寫一篇有關克和千克的數學日記,喚醒了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

二、關注過程體驗,在體驗中感悟。

本教學不斷創設富有生活意義的操作活動,激勵學生在操作中感悟質量觀念,讓「做數學」真正成為師生互動的基礎和紐帶,成為堂發展的原動力,體現了新程「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能獲得必須的數學」的教學理念。堂上有多次的體驗活動,如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稱一稱、說一說等實踐活動,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學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輕」、「1千克有點重」逐步發展到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

從學生能比較準確的估測物體的質量,可以看出學生對這兩個質量單位的理解是比較清晰的。這些數學知識不是由教師教的,而是孩子們自己體驗到的,並形成了一定的質量觀念,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三、在數學活動中發展數學思維,培養數感。

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數感是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在本中,建立了1克的觀念後,讓學生想一想10個這樣的2分硬幣該有多重呢?10袋這樣10克的公尺又該有多重呢?

從學具中找出大約100克的東西等等。這些都不是瞎猜的,而是乙個數學推理和想象的過程,有著濃濃的數學味。猜測和驗證又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在多次的估一估,稱一稱中得到了有效的體現,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數感。

另外,判斷數學日記中有哪些錯誤是比較高層次的數學思維活動。只有在深刻理解質量單位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以上一系列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經歷了推理、猜測、驗證、判斷等心智活動,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了發展。

上完這節,從學生能準確的舉例說出生活中大約1克或1千克的東西,以及大部分學生能比較準確地估測物體的質量,正確地使用克和千克這兩個質量單位,可以看出堂教學目標的達成率是比較高的。但這節的學具比較多,學生對於這些東西都覺得很新鮮,很好奇,總想動一動。因此,老師在教學中多思考和總結一些有效的堂調控方法是必要的。

另外,從「估一估,稱一稱」的實踐活動中發現有個別學生估的質量和實際質量差距比較大,可以看出有個別學生的估測能力在一節內還沒得到很好的培養,需要在日後的生活實踐和練習中不斷修正,形成正確的估測策略。

今後,我的教學將繼續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從學生學習的需要出發,讓數學堂教學更有效。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康巴什新區第二小學 劉建華 說實在話第一次在這麼多老師,這麼多同學面前講課,我特別緊張 特別激動 也特別害怕,我害怕自己在課堂上說不出話來,害怕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力,害怕組織不好學生.但是,可能是做老師的本性,當真正的站在講台上,面對學生的時候我忘了緊張 忘了害怕 當然也忘了那些坐著聽課老師。整節課...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根據這一理念,我在教學二年級數學下冊 克與千克 後有點感觸,現作一下反思。一 成功之處 1 數學問題 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學生雖然對千克與克還不熟悉,但教師可以從生活中喚起對它的感受。先讓學生背一背感受人的身體有輕重之分,再讓學生掂一掂自己...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年級 二年級學科 數學姓名 豐長玲 克與千克對於小學生來說是個全新的質量概念,克和千克是兩個基本的質量單位,而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 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覺來感知。為了讓學生了解每乙個單位的實際有多重,並能夠在實際中應用。我就請了一大一小兩位同學,引出兩位同學有輕重之分,從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