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兔同籠問題

2023-01-26 18:12:06 字數 1746 閱讀 3726

一、 開心閱讀

從前,有一位老獵人,進山打了幾隻山雞和野兔,高高興興地往家走。在村口,幾個小孩圍了過來,「老爺爺,老爺爺,您送給我們幾根漂亮的羽毛吧!」老爺爺捋了捋鬍子,笑眯眯地說:

「孩子們,要羽毛可以,可我有一道題要考考你們,若答對了,羽毛就送給你們了。」「好呀,好呀!您出題吧!

」老爺爺說:「雞兔同籠29,100條腿地下走,問你雞兔各幾許?」同學們,你們覺得山雞的羽毛漂亮嗎?

你們想要嗎?快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這類難題吧!

二、知識導航

基本概念:雞兔同籠問題又稱為置換問題、假設問題,就是把假設錯的那部分置換出來;

基本思路:

①假設,即假設某種現象存在(甲和乙一樣或者乙和甲一樣):

②假設後,發生了和題目條件不同的差,找出這個差是多少;

③每個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從而找出出現這個差的原因;

④再根據這兩個差作適當的調整,消去出現的差。

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雞假設成兔子:雞數=(兔腳數×總頭數-總腳數)÷(兔腳數-雞腳數)

②把所有兔子假設成雞:兔數=(總腳數一雞腳數×總頭數)÷(兔腳數一雞腳數)

關鍵問題:

找出總量的差與單位量的差。

三、名題欣賞

例1、籠子裡有若干隻雞和兔,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隻腳。雞和兔各有幾隻?

例題2. 1.雞與兔共100只,雞的腿數比兔的腿數少28條,問雞與兔各有幾隻?

實戰2.育英小學舉行數學競賽,試題共有10道,每做對一題得8分,每做錯一題倒扣5分。張華最終得41分,他做對了多少題?

例題3.師徒二人輪流加工一批零件,師傅每小時加工60個,徒弟每小時加工40個。他們一共加工了260個零件,平均每小時加工52個。求師徒各加工了多少小時?

實戰3. 一些發育正常的山雞和野兔共有眼睛60只,腳100只,那麼山雞和野兔分別有多少只?

例題4. 一張試卷25題,答對一題得4分,答錯一題或不答倒扣1分。小紅得了60分,他答對了多少題?

實戰4. 2分和5分的硬幣共有30枚,總值9角9分。兩種硬幣各有多少枚?

例題5。松鼠媽媽採松子,晴天每天可採20個,雨天每天可採12個。她連續幾天共採松子112個,平均每天採14個,問連續這幾天中有幾天是雨天?

實戰5. 雞和兔共有100只,雞的腳比兔的腳多80只,問雞和兔各有多少只?

課外練習

1:有一輛貨車運輸2000只玻璃瓶,運費按到達時完好的瓶子數目計算,每只2角,如有破損,破損瓶子不給運費,還要每只賠償1元。結果得到運費379。

6元,問這次搬運中玻璃瓶破損了幾隻?

2:蜘蛛有8條腿,蜻蜓有6條腿和2對翅膀,蟬有6條腿和1對翅膀。現在這三種小蟲共18只,有118條腿和20對翅膀。每種小蟲各幾隻

3: 某次數學考試考五道題,全班52人參加,共做對181道題,已知每人至少做對1道題,做對1道的有7人,5道全對的有6人,做對2道和3道的人數一樣多,那麼做對4道的人數有多少人

4: 學校組織新年遊藝晚會,用於獎品的鉛筆,原子筆和鋼筆共232支,共花了300元。其中鉛筆數量是原子筆的4倍。

已知鉛筆每支0。60元,原子筆每支2。7元,鋼筆每支6。

3元。問三種筆各有多少支

5: 商店**大,中,小氣球,大球每個3元,中球每個1。5元,小球每個1元。張老師用120元共買了55個球,其中買中球的錢與買小球的錢恰好一樣多。問每種球各買幾個

6: 今年是2023年,父母年齡(整數)和是78歲,兄弟的年齡和是17歲。四年後(2023年)父的年齡是弟的年齡的4倍,母的年齡是兄的年齡的3倍。

那麼當父的年齡是兄的年齡的3倍時,是公元哪一年?

雞兔同籠問題

第六講 雞兔同籠問題 教學重點 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教學難點 作出假設後,比較與原題的差距,並解決差距問題 需要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雞兔同籠問題是按照題目的內容涉及到雞與兔而命名的,它是一類有名的中國古算題。許多小學算術應用題,都可以轉化為雞兔同籠問題來加以計算。解決這類問題有一種方法 當有...

雞兔同籠問題

含義 這是古典的算術問題。已知籠子裡雞 兔共有多少只和多少隻腳,求雞 兔各有多少只的問題,叫做第一雞兔同籠問題。已知雞兔的總數和雞腳與兔腳的差,求雞 兔各是多少的問題叫做第二雞兔同籠問題。數量關係 第一雞兔同籠問題 假設全都是雞,則有兔數 實際腳數 2 雞兔總數 4 2 假設全都是兔,則有雞數 4 ...

雞兔同籠反思

雞兔同籠問題 教學反思 提到 雞兔同籠 問題,自己是很喜歡的,因為從上學開始一直很喜歡數學學科,所以對於一些數學當中有趣的問題一直很青睞。但是說實話,選擇雞兔同籠問題做公開課還是第一次,加之從沒有聽過相關這節課的公開課,所以在最終確定這個內容的時候還是猶豫了。說來也巧,也正是在我猶豫的時候卻與 雞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