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發展趨勢

2023-01-21 05:45:03 字數 4777 閱讀 8391

關鍵詞:山東省情成就山東區域經濟

[提要]進入新世紀以來,山東實施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雙30工程實現促強扶弱帶中間,三個突破促進了東中西協調發展,五大板塊即山東半島城市群、省會城市群經濟圈、魯南經濟帶、..

進入新世紀以來,山東實施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雙30」工程實現促強扶弱帶中間,「三個突破」促進了東中西協調發展,「五大板塊」即山東半島城市群、省會城市群經濟圈、魯南經濟帶、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海洋經濟競相發展,攜手並進,逐步形成「一體兩翼」的南北中整體發展戰略構想。從東中西橫向協調到南北中縱向聯合,從「五大板塊」到「一體兩翼」,實現了從板塊小區域錯位發展到大山東半島區域整體推進的飛躍,以板塊促進整體發展,以整體帶動板塊騰飛,乙個龍頭帶動、多極支撐、良性互動的「一體兩翼」和海洋經濟的區域發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一)縣域經濟協調發展

2023年,山東把縣域經濟協調發展擺上了戰略地位,促強扶弱帶中間,實施「雙30」工程,支援30個經濟強縣和幫扶30個欠發達縣加快發展,現已形成強縣增創新優勢、中等縣你追我趕、欠發達縣加快發展之勢。2023年,30個強縣和30個欠發達縣gdp分別實現8331.4億元和2243.

3億元,分別增長18.2%和17.6%;地方財政收入分別實現332.

3億元和63.9億元,分別增長27.8%和34.

0%,增幅明顯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在最新公布的全國百強縣中,山東增加到22個,是近幾年新增數量最多的省份,百強縣總量穩居全國第二位,其中有15個縣(市)位次前移。

30個經濟強縣發展勢頭良好。2023年,30個經濟強縣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和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分別為3893.8億元和2113.

4億元,增長18.0%和16.2%,佔全省的比重為35.

0%和29.7%。完成地方財政收入332.

3億元,增長27.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5個百分點。

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6028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660元,增長12.8%。三次產業比例由2023年的9.

7∶62.2∶28.1變為8.

7∶62.1∶29.2。

30個欠發達縣發展速度明顯加快。2023年,欠發達縣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721.9億元,平均增速35%,比全省平均水平快11.

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和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分別為1162.3億元和803.

3億元,增長20.7%和16.3%。

完成地方財政收入63.9億元,增長34.0%。

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3913元,增長12.9%,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8個百分點。

三次產業比例由2023年23.4∶48.9∶27.

7調整為21.2∶51.2∶27.

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地方財政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均超過經濟強縣。

(二)東中西協調並進

東部突破煙台,推動煙台充分發揮沿海開放城市優勢,按照「跨越發展,奮力趕超,率先突破」的要求,加大開放力度,加快發展步伐。近年來,煙台經濟保持了較快發展的好勢頭,一批優勢企業和產業正在迅速崛起,經濟增長速度躍居沿海開放城市前列。2023年,煙台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879億元,比上年增長16.

6%,增幅高出全國、全省、14個沿海開放城市平均水平5.2、2.3和1.

8個百分點;進出口突破200億美元,達到239.4億美元,增長58.8%,出口增幅高出全省31.

9個百分點;地方財政收入140.8億元,比上年增長25.2%。

中部突破濟南,實施「東拓、西進、南控、北跨、中疏」的城市空間發展戰略,全面加強經濟、社會、城市、生態建設,培育工業主導產業,打造電子資訊、石化化纖、汽車、機械裝備四大產業鏈條,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步伐加快,產業結構發生了積極變化,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明顯提高,省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明顯提公升。2023年,濟南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554.3億元,一、二、三產業比例由2023年的8.

4∶42.2∶49.4調整為5.

9∶45.5∶48.6。

第三產業佔比達到48.6%,居全省首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4.9%,拉動gdp增長8.

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930.3億元,工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6.4%,比2023年提高2.

6個百分點;交通裝備、電子資訊、冶金鋼鐵、石化化纖、機械裝備、食品藥品六大優勢產業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39億元,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4.4%;高新技術產值1151.2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35.

4%,年均提高2個百分點。實現進出口總額62.2億美元,其**口額34.

35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1.7%、40.8%。

西部突破菏澤,在轉移支付、交通、電力、資金、人才等方面進行傾斜,濟南、青島、淄博、東營、煙台、濰坊、濟寧、威海8個市幫扶菏澤的8個縣,推動了菏澤經濟的快速發展。2023年以來,全市生產總值增幅、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連續三年高於全省平均增長幅度。2023年,菏澤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9.

9億元,比上年增長17.1%,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利稅、地方財政收入增速均居全省前三位。

(三)山東半島城市群加速崛起

山東半島城市群包括濟南、青島、煙台、威海、濰坊、淄博、日照、東營8個設區的市,轄66個縣(市、區),土地總面積7.3萬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46.6%;人口3897萬人,佔全省總人口的43%。

區位條件、生產要素、資源稟賦、產業體系等基礎條件得天獨厚,聚集了全省主要的優勢資源和先進生產力,依託大型港口和陸路交通樞紐,打造環黃海經濟圈重要的現代化都市群和面向日韓的國際化製造業基地兩大品牌,正在成為全省開放程度最高、發展活力最強、最具核心競爭能力的經濟增長極之一。2023年實現gdp佔全省的64.1%,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3.

6%,地方財政收入佔全省57.1%,主要經濟指標均佔全省總量的60%左右。2023年上半年,半島8市實現生產總值7959.

5億元,佔全省的65.9%;地方財政收入完成490.6億元,佔全省的56.

9%;進出口總值達到471.2億美元,佔全省的86.1%,輻射帶動力明顯增強

(四)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功能凸顯

省會城市群經濟圈指省會濟南與周邊6市構成的環狀經濟區域。區域包括濟南、淄博、泰安、萊蕪、德州、聊城、濱州七市,面積5.2萬平方公里,佔全省的33.

4%;人口3196萬人,佔全省的34.6%。位於山東省東、中、西三大片區的中間地帶,在發展水平上介於東部發達和西部欠發達的中間狀態,在產業轉移上處於東部與西部交流互動的中間區域,對於優化全省生產力布局、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區內交通網路比較完整,京滬、膠濟兩大鐵路幹線在濟南交匯,濟青、濟聊、濟菏、京福、京滬等高速公路以及若干條地方性鐵路,或由濟南發端或從區域穿過,基本形成了以濟南為中心,以高速公路為骨架的一城六市「一小時生活圈」。區域內的濟南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綜合服務能力較強,區域優勢明顯,2023年實現生產總值1876.6億元,佔區域內gdp總量的28.

4%,與區域內第二大城市淄博的經濟總量相比,首位度達到1.31,是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中心城市,具有較強的聚集輻射作用。2023年山東把發展以濟南為中心的省會城市群經濟圈提上日程,2023年提出了「構築以濟南為中心的省會城市群,逐步形成優勢互補的濟南經濟圈」的初步構想。

2023年省會城市群經濟圈所實現的gdp佔全省總量的35.7%,地方財政收入佔29.3%,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9.

8%,經濟綜合實力和影響力明顯增強。

(五)魯南經濟帶建設開始啟動

魯南經濟帶包括棗莊、濟寧、日照、臨沂、菏澤五市、43個縣(市、區),面積5.05萬平方公里,人口3210.5萬人,分別佔全省的32.

1%和34.5%。該區毗鄰江蘇、河南和安徽,位於新亞歐大陸橋東端。

礦產豐富多樣,已發現礦產60多種,其中煤炭地質儲量550億噸,佔全省的80%,石油、天然氣資源富集,水泥用石灰石、石膏、花崗石、大理石儲量大、品質優。水資源充沛,水資源總量約166億立方公尺,佔全省的54%,是山東水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農業資源優勢突出,該區糧食產量約佔全省的40%,有濟寧、菏澤兩個國家級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

油料、肉類、淡水產品、蔬菜產量在全省均占有重要位置。勞動力資源充裕,人力資源成本低於全省平均水平20%。文化及旅遊元素豐富多彩,儒家文化聞名世界,水泊梁山、蒙山沂水、冠世榴園、紅荷濕地、牡丹花都、濱海風光,以及南四湖、京杭運河等,人文旅遊、生態旅遊、紅色旅遊開發潛力巨大。

交通等基礎設施比較完善,已經形成了海運、鐵路、公路、航空、內河航運縱橫交錯的立體運輸網路。日照港已成為全國第九大港口;新石鐵路與京

九、京滬和膠新鐵路在魯南境內相交,形成三縱一橫鐵路主框架;以四條高速公路和九條國道為骨架,形成了十縱三橫的公路交通網;臨沂機場已成為國內中型機場中較為繁忙的空港;京杭運河濟寧以南段通過能力達到3200萬噸。2023年山東把規劃建設「魯南經濟帶」提上了日程,2023年出台並實施《魯南經濟帶區域發展規劃》,推動魯南五市資源要素的優化配置和合理流動,形成低投資成本、低生產成本的「窪地效應」,加速魯南經濟一體化程序,增強綜合競爭力。2023年,區內生產總值突破5000億元,達到5612.

9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86.3億元,佔全省的19%。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包括9大核心區,分為主體區和核心區,其中主體區為沿海36個縣市區的陸域及毗鄰海域。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核心區,為9個集中集約用海區,分別是:丁字灣海上新城、濰坊海上新城、海州灣重化工業集聚區、前島機械製造業集聚區、龍口灣海洋裝備製造業集聚區、濱州海洋化工業集聚區、董家口海洋高新科技產業集聚區、萊州海洋新能源產業集聚區、東營石油產業集聚區。

每個集中集約用海區都是乙個海洋或臨海具體特色產業集聚區。初步測算,到2023年「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9大核心區總投資約1.4萬億元,集中集約利用海陸總面積約1600平方公里(9大核心區可用海域面積約2200平方公里),其中近岸陸地600平方公里,填海造地420平方公里,高塗用海180平方公里,相關聯的開放式用海400平方公里,相當於在海上再造乙個陸域大縣,從而大大擴充套件山東省的發展空間,搭建獨具優勢的海陸統籌新平台、承載人口和產業轉移的新平台、對外開放的新平台、科技創新的新平台。

區域經濟發展

高二地理 dl 12 02 035 區域經濟發展 導學案 編寫人 康永和審核人 高二地理備課組編寫時間 2012 6 18 班級 組別 組名 姓名 學習目標 為夢想奠基 學習重難點 1 東北地區農業發展的地理條件,農業布局特點及發展方向。2 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的地理條件和國內國際背景,城市化工業化...

區域經濟發展理論

一 區域經濟含義 區域經濟中的 區域 是指經濟活動相對獨立 內部經濟聯絡緊密 體系較為完整 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間。區域經濟是研究一定地域範圍內,資源 要素和市場在空間上如何實現優化配置,從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增進社會福利,並反映不同地區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及內涵和外延的相互關係。區域經濟是在一定區域...

區域政策對區域經濟發展重要作用

摘要 近年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取得了高速發展,國民收入水平日益提公升,但是,依然存在著資本缺乏的問題,區域經濟發展也不甚均衡。地方 巨集觀調控的主要目標是加快區域經濟增長速度 維持區域社會穩定以及提公升區域人民生活水平,而這些都是通過區域政策得以實現的,可以說,區域政策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著無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