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 新課改教案

2023-01-12 10:27:02 字數 4379 閱讀 6962

《蘭亭集序》

【教學目標】

1、積累整合重點文言字、詞、句知識,掌握文言文閱讀的方法。

2、了解時代背景,把握作者的創作意圖,認識作者在樂、悲、痛中暗含的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誦讀全文,並能背誦第一自然段。

2、體會作者由「樂」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變化。

【教學難點】 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所蘊涵的積極情緒。

【教學方法】 誦讀法、合作**法

【教學時數】2課時

【示標】1、匯入

2、文體簡介:序也稱「引」,猶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說明書籍著述或出版意旨和作者情況的文章。

「序」一般寫在文章前面,列於書後稱為「跋」或「後序」。本文是王羲之為《蘭亭集》這部詩歌集子所寫的序言。

3、展示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4、引導點撥:請大家默讀單元提示,思考如下問題:

1、本單元文章的體裁是什麼?(情動於衷而形於言,)

2、這一類文章一般都採用怎樣的寫作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敘事抒情)

3、我們怎樣來學習這類文章?①聯絡作者和寫作背景②反覆閱讀 ③欣賞文中描述的自然風光 ④品味作者抒發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

【自學】:一、結合注釋疏通理解整理重點文言字、詞、句

【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內「悟」通「晤」,會面

【古今異義】1、列坐其次2、亦將有感於斯文3、或取諸懷抱4所以遊目騁懷

【詞類活用】1、形容詞作名詞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死生亦大矣

2、形容詞作動詞齊彭殤為妄作把……看作相等

3、名詞作動詞①映帶左右(環繞) ②一觴一詠(喝酒)

4、數詞作動詞固知一死生為虛誕等同,把……看作一樣。

5、動詞的使動用法所以遊目騁懷使……縱展使……賓士猶不能不以之興懷使(懷)興,

6、動詞活用為名詞足以極視聽之娛耳目

【一詞多義】(一)次(二)一(三)修(四)期

【特殊句式】(一)判斷句:死生亦大矣。

(二)倒裝句:1、介賓短語後置(於+賓語也叫狀語後置):①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於會稽山陰之蘭亭會(狀語後置);

2、定語後置:雖無管弦之盛──雖無盛之管弦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仰觀大宇宙,俯察盛品類

二、通讀作品,把握情感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記遊山水是要抒發內心的情感,那麼作者在文中抒發了什麼情感呢?請學生找出直接抒發感情的語句。並詳細說明這種情感。

【明確】「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

即:(修禊)之樂──(死生)之痛──(今昔)之悲

本文記敘了一次蘭亭集會盛況,第2段最後一句寫到宴飲「信可樂也」,齊讀1、2自然段看看作者為何而樂?

【明確】「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名士相聚之樂

「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環境幽美之樂(美景)

「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聚會活動之樂 (樂事)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氣候宜人之樂(良辰)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視聽享受之樂(賞心)

【背誦指導】第一段記敘了先交代集會的時間(永和九年,暮春之初)、地點(會稽山陰之蘭亭)、事由(修禊事)、人物(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環境(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事件(流觴曲水,一觴一詠),第二段由「是日也」領起描寫遊人的心境,抒發集會的心情:信可樂也。「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一句在文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小結】王實甫的《西廂記》裡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悅事誰家院」,說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本文段共六句話,四美俱全,五美齊臻,足可樂也。

【過渡】作者在此段中極力營造素淡、雅緻的格調,即使喜悅,也不過分顯露,可以說是作者從容淡雅的心境所致。如此心境之下,王羲之又怎會發出豈不痛哉的感慨呢?

3、這種痛是痛苦、痛心還是痛惜?

先來看看作者為什麼而痛(作者痛的原因)

【明確】人要真實地生活在現實裡,總要與各種人、事打交道,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對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兩類不同的人生態度: 「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靜:

談玄悟道); 「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躁:歸隱山林)。

面對世俗生活,人們的愛好和取捨千差萬別,但人生的憂患是相同的:「當其欣於所遇……感慨系之矣。」

4、作者這兩種人生態度可取嗎?能否有更積極的人生態度,比如,就著自己的才華,到社會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負?

【明確】王羲之所處的時代是政治極為嚴酷、社會急劇動盪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許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殘酷的權力鬥爭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務是保全性命。因此,他們有的人談玄悟道,有的人歸隱山林,「放浪形骸」之外。

他們陶醉於一時的快樂,追求暫時的滿足。可就在一時的滿足和陶醉中,歲月流逝,青春已經不再,而功業無成,作者自然發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這樣永無止境地追求滿足而又不斷地厭倦,既充滿了快樂也充滿了無盡的煩惱,怎能不感慨萬分。

【過渡】人生最大的福莫過於健康而快樂地活著,最大的災莫過於死亡,所以由此想到死亡、生命,想到美的東西包括生命本身,隨著時間的流逝總要歸於消亡,於是便產生了濃濃的惆悵和哀痛,是自然的事了。怎樣生和怎樣死我們可以主宰。怎樣的活著更精彩,怎樣的死更厚重!

面對生死,屈原毅然赴死,愛國之心鑄就中華之魂,他的死比泰山還重;司馬遷忍辱而生,《史記》光耀千秋,這種生,像日月般生輝!我們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於是就設法增加它的密度。

無論世界怎麼變化,生死是繞不過去的,正如史鐵生說的:「死是乙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過渡】那麼作者的情感又如何由「痛」而「悲」了呢?我們來看作者為何而悲?「悲」是什麼意思?悲傷?悲哀?悲嘆?

明確:一悲古人生死感慨,「我」深有同感:死生亦大矣;

二悲今人一死生齊彭殤的虛妄:士大夫們大多意志消沉,不求進取 ,崇尚虛無;

三悲後人叩問今人:作者推測未來人的感情變化也必和古今人一樣,等到現在的一切成為歷史的陳跡,未來人也會像我們現在一樣臨今人之文而感嘆,如此無情的變遷再次引起作者的感慨。古人、今人、後人同悲,可謂千古一悲!

文章由「我」的個體之「痛」和「悲」,推己及人更加深刻感人。人類社會從古到今,邁進了多少年,然而人類對生命本質(生命、青春、痛苦等)的體驗何其相似!真是古今同痛,千古同悲!

這裡的「悲」不同於上一段的「痛」, 痛的是人生短暫,好景不長;悲的是人生代代相痛,永無休止,這是對個體之痛的理性思考。因此,這裡的悲是「悲嘆」。

三、怎樣理解評價作者的思想情感?【難點解析】東晉是名士風流的時代。他們崇尚老莊,大談玄理,不務實際,思想虛無,寄情山水,笑傲山野。

他們思想消極,行動無為,就像浮萍之於海水,隨波蕩漾,飄到**就是**。當然,死了就死了,無所謂,因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齊彭殤」。對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評。

在作者看來,生和死是兩碼事,不能等同起來。生有各種各樣的生,有的人活得窩窩囊囊,有的人活得志得意足;死也有各種各樣的死,有的人死得默默無聞,有的人死得轟轟烈烈。司馬遷說: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臧克家說:「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說:「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生與死怎麼可以等同呢?

正如作者所說的:「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作者這樣寫,表明了他對生死問題的看重,他是想以此來啟發那些思想糊塗的所謂名士,不要讓生命輕易地從自己的身邊悄悄逝去。

這是對當時在士大夫階層盛行的莊子虛無主義思想的批判,對老莊「一死生」、「齊彭觴」的否定,表現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虛幻的執著努力。

【小結】本文首先,從作者對蘭亭盛會的描述中不難看出作者快樂的心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其次作者對時光飛逝、人生短暫大發感慨,但字裡行間暗含著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最後批判了「一生死」「齊彭殤」的虛無主義,這在玄談盛行的東晉也是難能可貴的。

【討論【展示】

【評價】

拓展**:將王羲之《蘭亭詩》和《蘭亭集序》對比閱讀,《蘭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詩中的自然之景是如何對應的,這些自然之景是純粹客觀的自然之物嗎?

《蘭亭詩》其一

仰視碧天際,俯瞰淥水濱。

寥闃無涯觀,寓目理自陳。

大哉造化工,萬殊莫不均。

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

詩中的「仰視碧天際」對應《序》中「仰觀宇宙之大」「天朗氣清」。詩中「俯瞰淥水濱」對應《序》中「俯察品類之盛」「清流激湍」。詩中「無涯觀」「萬殊」「群籟」對應《序》中「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風暖日」這些景物並非客觀存在之景,而是貫注了詩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從詩中最後一句來看,宇宙萬物雖有差別,但它們給作者的感受都是嶄新的、可愛的。

【小結】 王羲之真是乙個奇人,他能在別人皆作態時「袒腹東床」氣度實在非凡;他能在別人皆「樂」時想到「樂」後之「痛」之「悲」,思想何等深邃!他的人格和他的書法、散文一起化為寶貴的文化遺產蔭庇著後人。有人說《蘭亭集序》40歲才能讀懂,而我說,我們在20歲前就應該思考快樂、生命與永恆!

這種思考可能還比較膚淺,但只要同學們努力去思索**,就會縮短與偉人的思想距離,甚至還會開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思想領空!

《蘭亭集序》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蘭亭宴集的起因 經過,認識作者感情由樂轉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嘆中暗含的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2.背誦全文,掌握 修 期 致 臨 次 等詞的多義性。一 作家作品 1 王羲之 王羲之 303 361 東晉書法家 文學家。字逸少。會稽 今浙江紹興 人。祖籍琅邪 今山東臨沂 初為秘書郎...

《蘭亭集序》教案

一 教學目標 1.了解蘭亭宴集的起因 經過,認識作者感情由樂轉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嘆中暗含的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2.背誦全文,掌握 修 期 致 臨 次 等詞的多義性。二 學習目標 1.能脫稿說出重點文學常識 2.紮實掌握第一段中的重點文言基礎知識,並懂得大意 3.理解作者的寫作緣由和第一段中流...

3 8蘭亭集序教案 1

二 朗讀課文。2 自由朗讀。要求 讀準字詞讀音,把握文章語氣 語速 節奏 基調等。讀前強調 應讀準的字詞 略 語調 語速 句讀等。如 永和九年 修禊事也 為敘述,中速讀 下文集會的描寫,以清新明快語調讀,重讀 樂 字,體現快樂心情 第二段語速變緩變重,尤其是 向之所欣 豈不痛哉!句,要讀出深沉之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