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教學實錄

2023-01-14 05:21:04 字數 4706 閱讀 9673

授課江蘇省淮州中學楊瑩

點評江蘇省淮州中學卜廷才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的問題跟生與死有關,生死問題,歷來是中國文學和哲學關注的重要話題。「生存還是毀滅:

這是個問題。」 這是哈姆雷特的心語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是司馬遷的思考;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這是李清照的心志。一代書聖王羲之也為我們留下了他對人生的哲理性思考。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蘭亭集序》。

(投影有關詩句)

誰來為我們介紹有關王羲之以及《蘭亭集序》的有關知識。

生:序也寫作「敘」或稱「引」,猶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說明書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編次體例和作者情況的文章。

也有對作者作品的評論和對有關問題的研究闡發。「序」一般寫在文章前面,列於書後稱為「跋」或「後序」。

生:我介紹作者。王羲之,東晉書法家、文學家。

字逸少。為官至右軍參軍,世稱王右軍。因與揚州刺史不和稱病離郡,放情山水,弋釣自娛。

他創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風格,把草書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書最能體現雄逸流動的藝術美。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後世譽之為「書聖」。我還帶來了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請大家欣賞一下。(眾生鼓掌)【點評:

學生介紹常識,讓其充分展示才華。此為群體初次亮相。】

師:同學們介紹的非常好,說明大家自主學習的能力很強。下面老師還想檢測一下這一課的文言知識,看看同學們課前預習是否全面。(投影重點實詞、虛詞)

生:「修禊事也」中「修」是「從事」;「茂林修竹」中「修」是「高」;「況修短隨化」中「修」是「長」。

生:「所以遊目騁懷」中「所以」是「用來」;「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所以」是「……的原因」。

生:「夫人之相與」中「與」是「交往」。

生:「悟言一室之內」中「悟」通「晤」,會面;「雖趣舍萬殊 」中「趣」通「取」 。

生:「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中「臨」是面對;「喻」是明白。

生:「固知一死生為虛誕」中「固」是「本來」;「一」是「動詞,看作一樣」。【點評:

讀懂文章是賞析之基礎,由常識而字詞,既掃清賞鑑旅途上的障礙,更是對當今某些只顧空洞賞析傾向的矯正。此為群體再次亮相。】

師:非常好!如此美文,誦讀至關重要。

老師準備了古箏曲《高山流水》配樂誦讀。請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喜愛的方式,自由誦讀本文!誦讀要求:

①語速的快慢②語調的輕重③情感的變化(投影顯示)(眾生自由誦讀)

小組推薦代表感情性誦讀。(可選擇其中一段,三生分別誦讀文章)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誦讀這篇書文雙絕的美文,並思考情感的起伏變化 。

生:(齊讀)

師:接下來借大家的慧眼來找一找作者的情感在文中是如何起伏變化的?請分別用乙個字概括。

生:第一段是「樂」,第二段是「痛」,第三段是「悲」。

生:我認為第三段是「感」,因為作者的情感並沒有僅停留在對死亡的悲嘆上,而是由此引發了思考。

生:我也同意。但用「悲」概括也行,只是「悲」的內涵與「痛」的內涵不同。

師:大家說得很好!(板書:樂——痛——悲)

那麼第一段中哪些方面言「樂」呢?找出文中的相關語句作答。

生:「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以及「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都說明這裡的風景很美,讓人賞心悅目。

生:「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寫他們到這裡是飲酒作詩的,很高雅,有情趣。

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是寫來的人很多,且是俊傑之人。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好!如此良辰美景,賢人相聚在一起飲酒作詩,真乃是人生一大樂事也。

(板書:景美——人賢——事雅)我記得丘遲的《與陳伯之書》中:「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兩人同寫暮春江南,景物特點有什麼不同?

生:丘遲筆下的江南春景很有生機,有活力;而王羲之筆下的江南春景很幽靜。

生:丘遲筆下的春景是活潑的、熱烈的,而王羲之筆下的春景沒有這樣的色彩。

生:我認為王羲之筆下的江南春景清俊高雅,有超凡脫俗之韻。

師:非常好!乙個是活潑,富有生機,另乙個是超凡脫俗,美景配賢人真是「信可樂也」。那第二段中作者又「痛」在何處?請先找出文中詞句,再用自己的語言概括。

生:「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感嘆人生短暫,世事變遷。

生:「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感嘆宇宙永恆,生命易逝。

師:(板書:宇宙永恆,生命易逝)宇宙的浩渺永恆常引發古人的諸多感慨,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詩句?

生:《論語·子罕》中: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生:王勃《滕王閣序》中: 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生:陳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生:蘇軾《前赤壁賦》中: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師:同學們的古典詩詞功底大有長進了,非常好!確實這樣,人類社會從古至今邁進了多少年,人類文明的發展也是今非昔比,但無論世界怎麼變化,人類對生命本質(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體驗卻是一致的。

面對須臾人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態度。文中也寫到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態度 ,請找一找。

生: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

生: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師:這兩種生活態度讓我想起了魏晉時期著名的「竹林七賢」,特別是「七賢」中阮籍和嵇康堪為代表。請看有關兩人的材料:

「今但願守陋巷,教養子孫,時與親舊敘闊,陳說平生,濁酒一杯,彈琴一曲,志願畢矣。」這是嵇康,是第一種生活態度的寫照。「時率意獨駕,不由徑路。

車跡所窮,輒慟哭而反。」 這是阮籍,是第二種生活態度的寫照。大家認為這兩種人生態度可取嗎?

這樣的人生態度與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有沒有區別?

生:東晉士人的態度是較為消極、頹廢的,而范仲淹的是較為積極的,因為范仲淹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

生:范仲淹確是較為積極的,《岳陽樓記》中有「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可為作證。

師:引用非常精當。那麼在那樣的社會裡,他們能否有更積極的人生態度,比如,憑著自己的才華,到社會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負?

生:不能,因為那時的社會現實太殘酷,太黑暗了!【點評:由文內而文外,從具體到抽象,顯學生知識面之廣。此為群體三次亮相。】

師:那到底是個怎樣的社會呢?(投影顯示)

王羲之處的時代是政治極為嚴酷、社會極劇動盪的年代,許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殘酷的權力鬥爭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務是保全性命。因此,他們有的人談玄悟道:

「悟言一室之內」,有的人歸隱山林,「放浪形骸」之外。他們陶醉於一時的快樂,追求暫時的滿足。可在一時的滿足和陶醉中,歲月流逝,青春已經不再,而功業無成,作者自然發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將至」。

如曹操在《短歌行》中吟道:「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鮑照在《擬行路難》:「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貴賤付皇天。」也因為此,有人說本文流露出了作者某些消極的情緒,如文中有「修短隨化,終期於盡,豈不痛哉」等為證。

那麼作者對人生的態度到底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呢?請結合最後一段分析。(生分組討論交流)

生:我認為作者對人生的態度是積極的。因為第三段中寫道:

「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可見,作者並沒有一味的消沉,而是想為後世留下點什麼。

生:肯定不是消極的。因為第三段中還寫道: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把死與生看作一樣,把長壽與短壽看作一樣,這是「老莊」的觀點。「老莊」主張「無為」,一切順其自然,作者對這種觀點是否定的。況且王羲之本身書法上的成就證明他是有所作為的。

(眾生鼓掌)

師:太棒了!是啊!無論放浪形骸,還是自得自足,都源於對「人生苦短」的無奈,

魏晉人在表面看似頹廢、消極、悲觀的死亡感慨中,深藏著他們對人生、生命強烈執著的追求和留戀,可以說是一種源自於死亡意識的「悲愴的美麗」。

(板書:否定老莊——肯定人生)

生:原來如此!

師:文章最後一句「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我們今天讀他的文章,是「後之賢者」,應該有許多新的感悟。結合歷史人物,談談你是怎樣認識王羲之對人生的感悟,你對人生有什麼新的體驗?

生:人生是短暫的,我們更應該抓住有限的時間來多做一些事情,不斷拓展生命的寬度與廣度。

生:生命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為什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命運,我想就是因為選擇生活的方式不一樣吧!我們青年人就應該積極進取,做陽光的、朝氣蓬勃的新一代!

師:有沒有那位同學能結合歷史人物來談一談?

生:曹操曾經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他最終成為了亂世的英雄。

生:李白也曾經嘆過:「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最終成為了一代詩仙。

師:是啊!悲嘆並不等於悲觀。

歷史上悲嘆人生的人往往是最富有創造價值的人。在表面看似頹廢、消極、的死亡感慨中,深藏著他們對人生執著的追求和留戀。可謂是「消極其表,執著其裡」。

(板書:消極其表,執著其裡)

課後請就文中最觸動你心弦的一句話談談你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悟,寫一則左右隨筆。

下課!【點評:由作者觀點到讀者思考,從名家所悟到自己所慮,自賞析而筆耕,既深入**文字,又觸控自己靈魂。此為群體四次亮相。】

【總評:如何營造一堂語文課的焦點和亮點,怎樣打造一堂語文課的看點和賣點,楊瑩老師此節課作了較好的回答。讓學生在課堂上多次群體亮相,充分展示自己的魅力,而教師只充當組織者和指導者的角色。

此為一。二是打破今天一些教師傾向於人文性而輕忽工具性的藩籬,將工具性與人文性很好地和諧地統一起來,使學生在掌握文言文基礎知識的同時,還在對文字的探幽發微的進行中受到理的啟迪和情的薰染。三是將讀、說、寫有機結合,既突破語文教學的傳統,又把文、情、理較好地結合為一爐,體現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新課改理念,促進了學生不斷進步與發展。】

蘭亭集序教學實錄

設計說明 1 語文味濃郁。語文課就是語文課,不能上成哲學課,也不能上成歷史課。重視誦讀,體現語文特色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向來是中國傳統教育的重要手段。朱熹的讀書法是 循序漸進 熟讀精思 虛心涵泳 切己體察 著緊用力 居敬持志 今天的課堂雖然由於時間的限制,不可能做到這樣的程度,但基本思想是可以應用...

《蘭亭集序》教學反思

對於文言文教學,我曾以教師講解為主,不甚重視學生誦讀,因為文言文中的實詞 虛詞 句式 情感 背景等等,都可以講出很多內容來。這種教學方法並不是不受學生歡迎,不少學生坦言愛聽老師 侃 等老師 知人論世 結束就不甚感興趣了。但這種做法卻不能使學生真正喜歡文言文本身,他們喜歡的只是其中的所謂文化。於是我參...

《蘭亭集序》教學反思

王羲之的 蘭亭集序 貌似簡單,實際上要想達到深刻的理解,並非易事。這篇文章要求背誦,學生居然了背了幾節早讀課還沒有背熟練。學生反映,總是記住了上句,忘記了下句,對文章的內容和脈絡理解得都不是清晰,特別是第 三 段,在背誦方面難度太大。這個現象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立刻又去調查了另乙個班的學生,反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