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 基礎知識

2023-01-08 03:39:02 字數 4971 閱讀 1839

基礎知識

第一章勞動經濟學

1.勞動資源的稀缺性屬性(基p1)。

(1)包括:①相對的稀缺性(相對於社會和個人的無限需要和願望);②絕對的稀缺屬性(社會和個人的無限需要和願望的增長、變化);③本質表現:是消費勞動資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2)現代勞動經濟學產生於勞動資源的稀缺性與成本的存在,其研究物件正是這種客觀存在所決定的。

2.效用最大化(基p2)。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市場運作的主體是企業和個人。個人追求的目標是效用最大化。企業追求的目標是利潤最大化。利潤最大化是效用最大化的變形

(企業追求的目標是個人追求的目標的變形)效用最大化行為的觀點,通常作為經濟分析的基本假設。

3.勞動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兩種,即實證研究方法和規範研究方法。

4.勞動力和勞動力參與率的概念。

(1)勞動力;它是指在一定年齡之內,具有勞動能力與就業要求,從事或能夠從事某種職業勞動的全部人口,包括就業者和失業者.即社會勞動力。

(2)勞動力參與率:

①總人口勞動力參與率=(勞動力/總人口)×100%

②年齡別(性別)勞動力參與率=(某年齡(性別)勞動力/該年齡(性別)人口)×l00%

5.根據勞動力需求的工資彈性的不同取值,可將勞動力需求的工資彈性分

為5類:①需求無彈性,即:ed=0;②需求有無限彈性.即:

ed→∞;③單位需求彈性,即:ed=l;④需求富有彈性,即:ed>1;⑤需求缺乏彈性,即:

ed<1。(基p8)

6.人口對勞動力供給的影響(基pl3~14)。

(1)人口規模。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勞動力供給與人口規模成正向關係。

(2)人口年齡結構。人口年齡結構對勞動力供給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

面:①通過勞動年齡組人口佔人口總體比重的變化,影響勞動力供給;②通過勞動年齡組內部年齡構成的變動,影響勞動力供給內部構成的變化。

在勞動超齡組人口比重一定的情況下,其內部年齡構成不同,勞動力供給也有明顯差異。這種差異主要體現在人力資本存量方面。

(3)人口城鄉結構。人口城鄉結構及其變動,對正處於工業化和現代化進

程中的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特別是對勞動力供給彈性的影響。農村勞動力向非農業的轉移,使勞動力供給彈性趨向增大。

7.工資率:單位時間的勞動**,如小時工資率、日工資率等。(基pl5)

8.福利支付方式:實物支付和延期支付。(基pl 7)

9.對就業總量影響最大的巨集觀調控政策是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收入政策。(基p24)

(1)財政政策的內容包括:通過增減**稅收和預算支出來調節經濟。因其目標的不同,可以分為兩種型別:

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實施財政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調整**購買水平、調整**轉移支付水平和變動稅率。

(2)貨幣政策的型別包括: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實施貨幣政策的主要措施:調節法定準備金率、調整貼現率和公開市場業務。

(3)收人政策措施:調控收入與物價關係的措施;收入平等化措施。

第二章勞動法

1.勞動法的概念。

(1)狹義:勞動法一勞動法律部門的核心法律,即《勞動法》。

(2)廣義:勞動法指調整勞動關係以及與勞動關係密切的其他一些社會關係法律規範的總和。(基p28)

2.勞動法基本原則的特徵(基p29)。

(1)勞動法的基本原則是勞動法律部門中具有指導性、綱領性的法律規範,而不是調整勞動關係執行中的特定事項或勞動關係當事人某一特定行為的具體規定。基本原則的內容在明確性程度上顯然低於調整勞動關係的具體規定,但是基本原則所覆蓋的事實狀態遠遠地大於具體規定。

(2)勞動法基本原則反映了所調整的勞動關係的特殊性,反映了勞動法律部門的本質和特點。

(3)勞動法的基本原則有著高度的穩定性。

(4)基本原則具有高度的權威性,對各項勞動法律制度均具有約束力。

3.勞動法律關係的特徵(基p41)。

包括:①勞動法律關係是勞動關係的現實形態。②勞動法律關係的內容是權利和義務。③勞動法律關係的雙務關係。④勞動法律關係具有國家強制性。

4.勞動法律關係的構成要素。

(i)勞動法律關係的主體:是指雇主與雇員。

(2)勞動法律關係的內容:是指勞動法律關係主體依法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

(3)勞動法律關係的客體:是指主體權利義務所指向的事物,如勞動、工資、保險福利、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等事物。

第三章現代企業管理

1.企業戰略的概念與特徵。

(1)概念:企業為了適應未來環境的變化,尋找長期生存和穩定發展而制定的總體性和長遠性的謀劃與方略。

(2)特徵:全域性性;系統性;長遠性;風險性;抗爭性。

2.經營環境的微觀分析(基p47)。

(1)現有競爭對手分析:對手數目;對手經營戰略;對手的產品差異化;固定成本的高低;行業成長過剩。

(2)潛在競爭對手分析:產品差異化;規模經濟;絕對成本優勢;進入分銷渠道;資本需求;現有企業反應。

(3)替代產品或服務威脅的分析。

(4)顧客力量的分析:購買數量;後向一體化;**商選擇多;轉移成本低。

(5)**商力量的分析。

3.經營環境的巨集觀分析。

包括:①政治法律環境。②經濟環境:經濟體制;經濟形勢;經濟結構;經濟政策。③技術環境。④社會文化環境。

4.企業內部條件分析包括企業資源狀況分析、企業利用其資源的能力分析以及競爭優勢分析。

5.企業的戰略選擇(基p54)。

(1)總體戰略。

①進入戰略:購併戰略;內部創業戰略;合資戰略。

②發展戰略:單一產品或服務的發展戰略;橫向發展戰略;縱向發展戰略;多樣化發展戰略。

③穩定戰略。

④撤退戰略:特許經營;分包;賣斷;管理層與槓桿收購;拆產為股/分拆;資產互換與戰略**。

(2)一般競爭戰略(基p57~59)。

①低成本戰略。低成本戰略制定的原則:領先原則;全過程低成本原則;總成本最低原則;持久原則。

②差異化戰略。實施差異化的途徑:獨特的原料或要素;技術開放;嚴格的生產;特別的營銷活動;擴大經營範圍。制定原則:效益原則;適當原則;有效原則。

(3)不同行業階段的戰略。

①新興行業的戰略。新興行業的特點:技術的不確定;生產成本高,但下降非常快。進入時機的選擇:行業進入的風險、行業進入的障礙與收益競爭方

式的選擇:限制進入、鼓勵進入、放任。

②成熟行業的戰略。戰略制定:明確一種競爭戰略;合理組合產品;合理定價;工藝創新;擴大使用者產品範圍;購買廉價資產;選擇合適的買主;工藝

流程的選擇;參與國際競爭。

③衰退行業的戰略。戰略制定:領導地位戰略;合適定位戰略;收穫戰略;迅速退出戰略。

6.決策科學化的要求:①合理的決策標準;②有效的資訊系統;③系統的決策觀念;④科學的決策程式;⑤決策方法科學化。(基p62)

7.確定型決策方法:量本利分析法、線性規劃法、微分法。

8.風險型決策方法:對於風險型決策,有收益矩陣、決策樹、敏感性分析等方法,應用最廣泛的是前兩種。

9.不確定性決策方法:①悲觀決策標準(華德決策準則);②樂觀係數決策標準(赫威斯準則);③中庸決策標準;④最小後悔決策標準(薩凡奇決策標準);⑤同等概率標準。

10.市場營銷的概念。

市場營銷是關於構思、貨物和服務的設計、定價、**和分銷的規劃與實施過程,目的是創造能實現個人和組織目標的交換。(基p74)

11.市場的分類。

(1)按交換物件不同:商品市場、服務市場、技術市場、金融市場、勞動力市場和資訊市場等。

(2)按買方的型別:消費者市場、組織市場。

(3)按活動範圍和區域:世界市場、全國市場、地方市場等。

12.市場營銷管理過程:分析市場機會;選擇目標市場;設計市場營銷組合;執行和控制市場營銷計畫。(基p80)

13.市場營銷策略。

(1)產品策略:產品組合策略、品牌與商標策略、包裝策略、產品生命週期策略(包括投入期策略、成長期策略)、成熟期策略、衰退期策略、服務策略

(包括售前服務、售後服務、固定服務、流動服務)(基p84)。

(2)定價策略。(基p90)

①成本導向定價法:成本加成定價法;盈虧平衡定價法;目標收益定價法;邊際成本定價法。

②需求導向定價法。

③競爭導向定價法:隨行就市定價法、密封投標定價法。

(3)分銷策略。

①銷售渠道的概念。銷售渠道是指產品由企業(生產者)向最終顧客(消費者)移動過程中所經過的各個環節,或企業通過中間商(轉賣者)到最終顧客的全部市場營銷。引數:

渠道層次數目;渠道的長度;渠道的寬度;渠道的多重性。(基p93)

②銷售渠道的設計。影響銷售渠道選擇的因素:產品、市場;企業。最佳分銷渠道的選擇:是否使用中間商;確定中間商的數目;中間商的選擇。

(4)**策略。

第四章管理心理與組織行為

1.工作滿意度(基p100)。

(1)工作滿意度的定義:指員工對自己的工作所抱有一般性的滿足與否的態度。

(2)一般而言,員工工作滿意度**於以下幾個方面:富有挑戰性的工作;公平的報酬;支援性的工作環境;融洽的人際關係;個人特徵與工作的匹配。

(3)工作滿意度與績效和行為的關係。

人們傾向於認為員工對工作滿意能導致他們工作績效的提高。擁有高滿意度員工的組織比那些擁有低滿意度員工的組織更有效。

2.社會知覺是指個體對其他個體的知覺,即我們如何認識他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受到以下幾方面的影響:(基pl02)

(1)首因效應。首因即最先的印象。首因效應也是人們常說的「第一印象作用」。

(2)光環效應。所謂「一好百好」、「一壞百壞」。

(3)投射效應。推己及人的情形。

(4)對比效應。對比效應是指在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進行知覺時,人們會不自覺地在他們之間進行對比。

(5)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對某個群體形成一種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後,

會據此去推斷這個群體的每個成員的特徵。

3.森德斯羅姆和麥克英蒂爾(sundstrom&mcintyre,1994)認為團隊的有效性由4個要素構成,分別是:績效、成員滿意度、團隊學習(指團隊生存、改進和適應變化著的環境的能力)、外人的滿意度。(基pll3)

4.群體決策的優缺點(基pll7)。

個體決策和群體決策誰優誰劣,主要取決於:要解決問題的性質、要取得的決策效果。

人力資源管理師 基礎知識

人力資源管理師 新 基礎知識 提綱 本課件系統內容 一 勞動經濟學 1 16 二 勞動法 17 24 三 現代企業管理 25 59 四 管理心理與組織行為 60 84 五 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85 117 第一章 勞動經濟學 1 16 第一節 勞動經濟學研究物件和研究方法 一 勞動資源稀缺性。1 相...

人力資源管理師 基礎知識

人力資源管理師 新 基礎知識 提綱 本課件系統內容 一 勞動經濟學 1 16 二 勞動法 17 24 三 現代企業管理 25 59 四 管理心理與組織行為 60 84 五 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85 117 第一章 勞動經濟學 1 16 第一節 勞動經濟學研究物件和研究方法 一 勞動資源稀缺性。1 相...

人力資源管理師 基礎知識

人力資源管理師 新 基礎知識 提綱 本課件系統內容 1 勞動經濟學 1 16 第一節 勞動經濟學研究物件和研究方法 第二節勞動力供給和需求 第三節完全市場競爭下的工資水平和工資結構 第四節就業與失業 二 勞動法 17 24 三 現代企業管理 25 59 四 管理心理與組織行為 60 84 五 人力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