噸的認識教學案例

2023-01-04 15:15:05 字數 3507 閱讀 5096

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習數學

——三年級數學上冊《噸的認識》教學案例與反思

【 教學案例】

一、激趣匯入

師:小朋友,在假日裡你們常會跟媽媽上市場買東西嗎?(電腦出示情境圖)

師:看!星期天,媽媽帶著小明去水果批發市場,走進市場,看到一袋袋、一箱箱的蘋果,(出示**蘋果乙個、一箱蘋果)。

看乙個蘋果有多重,約重 150( );那一箱蘋果約重10( ),能填上什麼單位呢?

生:乙個蘋果約重 150(克),一箱蘋果約重10(千克)。

師:「克」、「千克」這些質量單位我們已經認識了,知道了乙個蘋果的重量用「克」做單位,一箱蘋果的重量用「千克」做單位。這些蘋果都是用大卡車運來的,大卡車能裝很多很多的蘋果,一輛大卡車能裝多重是蘋果呢?

就要用比「千克」更大的質量單位「噸」,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噸」。

二、自主探索

1、教學噸的認識

師: 1噸到底有多重呢?

生: 1噸是1000個1千克。

生: 1噸有10袋大公尺那麼重。……

師:你們想體驗一下嗎?老師準備了一大桶水,現在請同學們推舉出我們班的一位大力士,先來提一提這桶水,展示一下你的實力。提得困難,再請乙個來提!

師:請問你感覺重不重?重!(不重!那就請你從這兒提到教室後面來返 10趟,行嗎?)到底有多重?我們來稱一稱。(20千克)

師:大家都提過水,這兩位也是大家推選的大力士,看他倆提這桶水的樣子,你們覺得這桶 20千克的水重嗎?

生:重!

師:這桶水的質量是 20千克,50桶這樣的水大約重1噸,想象一下一次提得起1噸嗎?可見1噸是很——重!50桶這樣的水才大約重1噸,說明1噸=()千克?你是怎樣想的?

生:我想一桶水重 20千克,50桶重多少千克?就是用20千克乘50等於1000千克,也就是1噸。

(師板書: 1噸=(1000)千克)

師:為了讓每個同學都能感受一下。有哪些同學的體重大約重 25千克的?好!現在請你們互相背一背,感受1個同學的體重有多重,請問大約多少個同學的體重合起來才夠1噸重?

生: 40個同學。

師:你能一次背起 40個同學嗎?

(學生都做出了驚訝的表情,笑了起來。)

2、教學「千克」與「噸」的換算

師:填數並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5噸=( )千克 2000千克=( )噸

生: 1噸就是1000千克,5噸就是5個1000千克,就是5000千克。

生: 1000千克就是1噸,2000千克就是2個1噸,就是2噸。

3、歸納小結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噸」,到現在為止我們學過的質量單位有哪些?

(板書:噸——千克——克)

師:比較這三個質量單位,你想到了什麼?

(板書:很重、很輕)

師:「噸」用來表示很重的物體質量,想想生活中哪些東西在什麼情況下要用「噸」做單位?

學生先自由發表看法。

(電腦顯示:四幅圖)卡車、橋頭的標誌(能承受的物體質量),電梯、火車上標的載重 60噸。

師:許多物體的載重量用「噸」表示。

師:計量較輕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常用「噸」做單位。

三、趣味練習

1、填空。

乙隻雞約重 2( ) 一條鯨魚約重48( ) 乙個足球約重250()

6000千克=( )噸 ( )千克=3噸 3000克=()千克

2、(電腦顯示)師:早兩天我看到淘氣的一篇日記挺有意思,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

早晨,我從 2分公尺長的床上起來,刷牙、洗臉後,坐在8公尺高的餐桌前喝了一杯150克的牛奶,吃了乙個65千克的雞蛋。然後,背起3噸重的書包向學校跑去。在路上,一輛大貨車滿載7克左右的水泥從我身邊飛馳而過,把我下了一跳!

師:聽了這篇日記,大家為什麼會笑?

師:日記的最後——「在路上,一輛大貨車滿載 7克左右的水泥從我身邊飛馳而過,把我下了一跳!」看到這點你有什麼感想?

生:注意交通安全!

3 、(電腦顯示)拓展應用。

師:最後老師需要你們幫幫忙。看!小明家裡每月用水約 7噸,當他知道我們國家也是乙個嚴重缺水的國家後,決定每月少用一噸水,怎樣節約水呢?請你們幫他想想辦法好嗎?

師:剛才大家介紹了幾個好辦法,希望大家也去試試,更希望將來,你們能用所學的科學知識想更多的節水和處理汙水的辦法。

【 教學反思】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創設好的情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源於生活的教學情境,能使學生置身於日常生活當中。看到、聽到、想到的都是平時熟悉的事物,更能很快將學生的思維調動起來,進入參與學習的狀態。

如:激趣匯入中,我創設了和媽媽上水果市場買東西的生活情境,學生對這既是熟悉,又感覺親切,很快就使學生把注意力集中起來,更引發了他們對新知識「噸」的求知慾望。因此,教學時教師可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創設生活情境,提出問題,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給思維以動力。

這樣安排,將數學與生活、學習有機地聯絡起來,使學生感受到今天就學的知識**生活,有利於激發學生認知的興趣和情感,喚起學生**學習的慾望。

二、聯絡生活實際,**數學知識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教師要勇敢地從教科書裡跳出來,把教材內容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在更廣闊的天地間開展數學活動,讓學生通過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將感性的實際活動與內心的感受、體驗結合起來。在教學「噸」 這個單位時,由於「噸」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很少接觸,遠遠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

怎樣將「噸」這個抽象的事物,以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從而拉近「噸」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因此,我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常見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選取事物。例如:

通過「選大力士提水」、「同學互相背一背」的活動,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課堂內能提供的條件來感知體驗一噸。把教材內容與生活情景結合起來,使數學知識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現實。教師要善於挖掘數學內容中的生活情景,讓數學貼近生活,學生就會真正體會數學原理的奧秘就是對生活的感悟。

生活有趣,數學更有趣。

三、聯絡生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

在學會了新知以後,學生就會產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慾望,以獲得成就感。否則就會產生知識無用的想法,對學習失去興趣。因此,教師要緊緊地把握好這一大好時機,設計出貼近生活,使學生感興趣的練習,滿足學生的願望。

如在練習中我設計了一篇有趣而又貼近學生生活的數學日記,由於是單位的錯用鬧出了一系列的笑話,這樣的練習既有趣又聯絡生活,同時也鞏固了新知識。在拓展應用的練習中,更體現了把數學知識生活化,把現實問題數學化,讓學生體會對數學從生活中來,又到生活中去,數學知識能夠在生活中發揮威力。這集基礎性、應用性、趣味性、開放性相結合的數學問題,不但鞏固了簡單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學生參與生活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運用數學的「本領」,使他們認識到「數學是生活的組成部分,生活離不開數學」。調動他們主動學習數學、創新性運用數學的積極性。

總之,教師要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絡,將書本知識活學活用。使小小的課堂走向更廣闊的生活天地,激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數學必須貼近生活,變抽象為具體,變無味為有趣。

讓數學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讓學生在生活中感悟數學、運用數學,讓數學課富有生活氣息,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同在的樂趣。讓學生不但學到知識,還能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勝任社會的需要。

倒數的認識教學案例

教材分析 本課時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數學第十一冊第三單元中的內容,是在學習了分數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乙個與分數相關的基本數學概念,認識倒數是學習分數除法的必要基礎。在學習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理解倒數的本質內涵是 乘積為1 而不是學生印象最深的 分子分母顛倒位置 教材的編寫意圖是這樣的,首先讓學生...

《圓的認識》教學案例

教材分析 圓的認識是學生的低年級初步認識圓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對於廣大學生來說,雖然已經初步認識過圓,但對於建立正確的圓的概念以及掌握圓的特徵來說還是比較困難的。學生由認識平面上的直線圖形到認識平面上的曲線圖形,是認識發展的又一次飛躍。因此,教學中要注意通過動手操作 討論 歸納等活動引導學生主動獲取...

認識物體的教學案例

案例背景 此內容是蘇教版一年級上冊教科書第28 29頁的內容。在教學中通過學生經歷活動過程,加深對長方體 正方體 圓柱和球的特徵的認識 體會平面和曲面的區別,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和判斷能力。並且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培養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和想法,能作出判斷和簡單的評價。通過本節課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