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新授課教學

2022-12-21 18:00:03 字數 3007 閱讀 8760

隨著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尤其是《數學課程標準》給小學數學教學及其研究以新的啟示。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並不能簡單地由教師和其他人傳授給學生,而只能由每乙個學生依據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建構。」這就要求數學學習過程是學生主動建構的過程,教師要為學生的數學學習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提供者和灌輸者。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小學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要向學生提供有價值的數學,要使每個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學習內容應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內容的呈現方式應體現多樣性、趣味性、生活化和情境化。

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數學學習方式。數學學習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在實驗過程中,雖然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師講生聽、師說生做、師授生受的"滿堂灌"現象,但在課堂教學中,如何組織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很多教師都感到無章可循,無所適從,教學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是新課程改革實驗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需要。

基於上述思考,我認為小學數學教學要走出「形式教育論」的誤區,轉變單一的接受性學習方式,應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出發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力提倡自主學習、**學習、合作學習等方式,以更好地實現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參與和發展。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新授課教學策略,我認為包括四個環節:

即創設情境,提出數學問題;自主探索,建立數學模型;鞏固練習,解釋與應用;師生合作總結,完善知識結構。

一、創設情境,提出數學問題1、情境創設的內容及形式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數學課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因此,課堂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原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富有現實意義和挑戰性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情境的內容可以是學生身邊的人和事、現代社會發展現實、現代科技最新成果、現代社會的熱點、焦點問題、重大節日、紀念日等。

情境的呈現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真實的情景,一種是「虛擬」的情景。真實的情景就是實實在在的、學生親身感受的客觀情景。「虛擬」情景就是從客觀情景中抽象出來的情景。

(1)創設問題情境,引發懸念;(2)創設操作情境,激發興趣;(3)創設生活情境,產生聯想;(4)創設故事情境,進入角色;(5)創設競爭情境,活躍思維;(6)創設「障礙」情境,激化認識衝突。

當然,我們並是不要求每一節課都必須創設乙個什麼情境,開門見山也不都是消極的,從實質上講,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乙個師生關係和諧、教學融為一體的,知、情、意相統一的課堂教學環境,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2、在情景中提出數學問題(1)理解情景的意義

對於呈現的情景,讓學生根據原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結構,獨立思考,理解情景的意義,找出情景中所隱含的數學問題,然後與同伴交流、討論。(2)提出數學問題

在具體情景中,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會提出很多問題,有些問題與數學有關,有些問題與數學無關,有些問題甚至是離奇古怪、荒誕不經的。教師不能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置之不理,放任自由,要充分發揮引導者的作用,表揚激勵學生,引導學生從眾多問題中篩選出與數學有關的問題,然後再從有關的數學問題中找出本節課學習的數學內容。(3)用數學語言描述數學問題

在具體情景中,開始的時候,學生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些語言可能很不規範,也不準確,教師要因勢利導,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運用數學語言來表述自己發現的問題,然後再進一步引導學生用準確、簡練的數學語言來描述數學問題。二、自主探索,建立數學模型

建立摸型是指學生從數學的角度探索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模式。《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在情境中提出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建立數學模型。1、自主探索

根據問題的不同類別,學生靈活採用各種方法對新問題進行獨立**,多向思索,如閱讀、操作、嘗試等。2、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教師根據學生在情境中提出的數學問題,組織學習在小組內討論、交流,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探索知識的形成規律,從而建立數學模型。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設計動手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主動地進行觀察、操作、實驗、猜測和交流等數學活動,建立數學模型。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由於低段小朋友缺少組織能力,教師要向學生明確動手實踐的詳細步驟及方法,若需要分工合作的

應給組內成員進行合理分工,明確各自的職責。3、小組討論

學生經過自主探索,形成學生自己的想法後,對探索結果進行交流,教師深入傾聽或參與討論,組織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自由表達各自的想法,然後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評價,逐步達成大致統一的意見,建立起數學模型。開展小組討論的目的是為全體學生提供更多的課堂參與機會,培養群體意識和活動能力。4、組織匯報

小組派代表向全班匯報討論結果,教師引導各小組提出不同想法,鼓勵發散思維。5、集體歸納

學生自由發言,對全班已有各種意見進行歸納。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恰當氛圍,讓學生自由地、開放地歸納總結。6、充分驗證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驗證結論,培養思維的嚴密性和科學求實的態度。

在實施**性學習模式要遵循以下七個原則:(1)獨立性原則;(2)主動性原則;(3)活動性原則;(4)合作性原則;(5)開放性原則;(6)創造性原則;(7)激勵性原則。三、鞏固練習,解釋與應用

新授課的練習側重於學生對知識的**過程,習題的選擇偏向於基礎性、專項性。教學中要選取最新的教學內容,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採用多種練習形式,鞏固所學的知識,引導學生在自我評價、他人評價中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展自我。四、師生合作總結,完善知識結構

2、質疑問疑:引導學生引申、推廣所學的教學問題,把問題的探索和解決的過程延續到課外和後繼學習之中。

新授課的教學策略可以說只是乙個簡單的課堂教學框架,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新授課教學模式還有待於進一步**和完善,使它成為乙個具有指導意義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

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 優化作業設計 的初步探索 作者 徐琴芳 發布者 徐琴芳 閱讀數 420 日期 2010 1 8 一 問題的提出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深入實施,大多數教師都比較重視課堂教學的改革,現在,課堂的教學觀念 課堂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水平都發生了質的變化。然而,對如何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設計新型...

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

作者 趙志紅 中學生數理化 教與學 2014年第11期 新數學課程標準的頒布,帶來了新的課程理念.在新課程理念下,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模式已不適應新課標的要求.在新課標下,數學教學方式 教學思想應如何的調整,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等是擺在教師面前的重要問題.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對新課標的理解,就此發...

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學技巧

當前許多教師在 教 與 學 的關係上,主要以教師傳授為主,採取填鴨式 注入式的方法,反映在數學教學中則是重灌輕導 重講輕練,強調一致性,忽視學生個性發展,造成學生被動學習,對數學學科缺乏興趣,甚至苦學 厭學,對雙基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更無法談及。為改變這些弊端,我要數學教學中開展了 創設樂學情境,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