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研究綜述

2022-12-18 14:21:05 字數 3190 閱讀 3266

湖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唐松林

發布時間:2007-09-13

摘要:根據國外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研究的相關資料,本文從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基本內涵、主要特徵、一般內容、主要理論、障礙因素、提公升策略等維度進行歸納和梳理,指出了前人研究的主要貢獻和矛盾,提出了本課題未來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

一、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界定

直接定義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概念幾乎沒有,但相關概念相當多。如raspberry(1993)的「有效教師」(effectiveteacher);donaldrcruickshank等(1999)的「有效教學」(effectiveteaching);harveydaniels等的「最佳課堂教學」;kathryncastle(2006)的「自治的教師」(autonomyteacher);robert 等的「有效課堂」(classroom instruction that wotks)。所有這些說法,幾乎都沒有對自身的概念給予清晰的界定,似乎只是使人意識到「優秀的」、「不錯的」、「時髦的」、「主流的」這類含義。

實際上,國外對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定義,大多是對其特徵進行描述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

一是教學行為有效性的理念特徵。kathryn castle(2006)認為,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取決於教師是否把教學作為教育學的取向;是否把教學作為科學研究的取向;是否把教學作為教師自治行動的取向;是否把教師作為教學研究者的取向等理念。

二是教學行為有效性的個體素質特徵。 bably認為,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取決於教師的10項個

性品質:同情心(sympathy);儀表(personal appearance);談吐(addrems);誠懇(sincerity);樂觀(optimism);熱心(enthusiasm);好學(scholarship);活力(physicalvitality);公正(fairness);嚴謹(reserve and dignity)。donald r cruickshank,deborah 則認為,教學行為有效性的個人性格特徵包括熱情、熱心、幽默、可信任、對成功抱有很高的期望、激勵、支援、有條理、靈活、適應性強、博學等方面。

三是教學行為有效性的教學過程特徵。從3個方面論述了教學行為有效性的教學過程特徵:(1)一名人際關係的專家(a relationship specialist)。

具有真實的、無偏見的、同情的和樂於接受學生的態度;注意用眼神接觸,用人體語言表達的非語言行為;支援性的、顯示同情的、用心理解的、關注學生的策略。(2)營造真誠關心的氣氛。有效的班級交往規劃;促進全體學生有效交往;規範有效交往的實踐。

(3)一名幫助者(ahelper):理解學生,信任學生,同情學生。

以上這些都是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所應該具備的行為特徵,但並非就是教師行為有效性本身。

二、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內容

關於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內容的描述,筆者根據收集的資料,主要從教師教學行為的專業表現、教學過程結構和教學技能技巧等方面進行綜述。

一是教師教學行為的教學專業表現。波士頓學校委員會(bostonschoolcommittee)(2006)提出了教師教學行為的8個維度:(1)公平和高期望;(2)職業主義(professionalism):

主要指模式化的職業行為,包括工作職能、區域政策的理解、工作程式以及在多樣性的社群裡的工作目標;(3)安全、尊重、文化敏感性和負責任的學習共同體;(4)學校、家庭與社群的夥伴關係;(5)指導學生學習的計畫和策略;(6)實質性知識:具有廣泛前沿性知識,關鍵概念、事實、相關的研究、質疑的方法,具體到各自學科的交流風格等;(7)發展性過程的監控與評估;(8)反思、合作和個體成長。

二是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教學過程結構。charlottedanielson(1996)認為,教學的重要目標是要創造出學習者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中,使學生能夠從事重要內容的學習,並使所有師生感覺到尊嚴和榮耀。一般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教學過程結構體系有4個板塊,每一板塊標誌著教學的不同側面。

(1)教學計畫和備課。包括選擇教學目標;展現教學內容、資源知識、教學法的知識;展現內在教學設計、學習評價等內容;(2)課堂環境。包括建立尊重與和睦的課堂環境,形成學習的文化氛圍,課堂程式管理、學生行為管理、具體環境布置等內容;(3)課堂教學。

包括清晰而準確的交流、提問和討論技術,使學生認真學習,給予學生反饋、靈活性和反應性;(4)專業職責。包括教學反思、保持精確記錄、家庭交流、對學校和學區的貢獻、專業成長和發展、專業主義展示等方面。

三是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教學技能技巧。cruicshank(1990)從教學技巧的角度涉及到了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內容。包括「創設環境;教學模式的多樣性;指導時間最優化;提問題;提供清晰的指導;注意學生的進步;提供反饋和強化」等7個方面c3](p31s)。

harvey daniels,marilyn bizar(1998)提出了最佳課堂教學的6種教學行為技能:整合性單元;小組活動;呈現式學習;課堂工作室;真實體驗;反思性評估等等。它有助於建立最佳課堂教學。

三、區分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與無效性的標準

教師怎樣的教學行為才具有效性或無效性?harvey daniels,marilyn bizar(1998)關於課堂教學應該增加和減少的因素的研究,對於提高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或減少無效性,具有一定的研究參考價值。

課堂教學應該盡量增加的因素:(1)體驗性、引導性、操作性的學習;(2)課堂上活躍的學習氣氛;(3)強調學生更高階的思維,學習某領域中的關鍵概念和原理;(4)選擇為數不多的幾個主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使學生掌握研究該領域的方法;(5)讓學生花時間去閱讀那些具有完整性、原創性和真實性的書籍;(6)培養學生對待工作的責任感,幫助他們完成設定目標、記錄、管理和評估的任務;(7)為學生提供選擇的機會,讓他們自主決定書籍、寫作主題、學習夥伴和研究專案;(8)在學校建立並運用民主原則;(9)關注學生個體不同的認知風格和情感風格;(10)組織合作性活動,將教室建設成為乙個相互依賴的社團;(11)將學生進行異質分組,通過個性化的活動不把學生分別孤立起來;(12)在常規

課堂上給學生以特殊的幫助;(13)教師要扮演多樣性、合作性角色;(14)依靠教師對學生發展所進行的描述性評價。

課堂教學應該儘量減少的因素:(1)面向全班進行的教學指導,如演講;(2)學生被動活動,包括靜坐、聆聽、接受和吸收資訊;(3)對教室裡的安靜狀態給予表揚和獎勵;(4)要求學生將課間時間用來完成工作表、練習冊、或者仍然坐著,做其它功課;(5)對覆蓋每個領域中的大量材料作蜻蜓點水的介紹;(6)死記硬背事實和細節;(7)強調學生分數和學生之間的競爭;(8)將學生進行能力分組;(9)採用某些特殊方案對學生進行篩選;(10)採用並依賴標準化測驗。

雖然這一研究不是直接論述教學行為的有效性與無效性的,但對於我們區分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和無效性有一定參考價值。

國外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

關鍵詞 國外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 一 教師特徵與教學的有效性 國外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開始於20世紀上半葉。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回答這樣乙個問題 什麼樣的教學是有效的教學?什麼樣的教師是有效教師 effective teacher 研究主要在於鑑別可能影響教學有效性的教師特徵和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如教師的特...

古典詩詞課堂教師的有效性教學行為研析

作者 李玉田 摘要 在古典詩詞教學中,要從 大語文觀 的角度著眼,通過指導朗讀 營造氛圍 啟發聯想 組織活動等方法由重講轉向重導,培養學生對古典文學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關鍵詞 古典詩詞困境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 2015 090022 一 古典詩...

提高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之我見

作者 吳向農 新課程 教師 2011年第03期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們所有教師追求的目標。教育再怎麼改革,教材再怎麼更新,方法再怎麼創新,如果課堂教學沒有效果,那麼一切教學改革的目標都會落空。如何才能提高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一 要引導學生積極 主動地參與學習 心理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