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理念下關於小學數學教材的解讀

2022-12-18 08:06:04 字數 3441 閱讀 3512

教材是承載知識的載體,其蘊涵的教育功能和課程理念,需要教師在深刻領會的基礎上,通過科學的處理和有效的組織,才能落實於平時的課堂教學之中。特別是在各種教學方法「百花齊放」的今天,在新理念下對教材合理地分析和解讀成了每位教師的基本功。筆者認為,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正確地把握教材、用活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使我們的教學更有效。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確實如此。教師已不再是作為教材單純的消費者和執行者,而是教材的策劃者及設計者。教師是「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教師可以根據新課程標準提供的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充分發揮自已的聰明才智,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靈活地進行課程內容的加工、調整、組合、補充、延伸、改編、新編,使學生的學習活動高潮迭起,倡導有靈氣的數學學習。

觀點一:尊重教材,合理重組

在新課程背景下,如果還是照搬這種教學方法,新課程所蘊涵的新理念就很少能被教師體會到、感受到、領悟到、思考到。所以,要想真正的把新課程理念轉化為教師的教學行為,在堅定樹立「用教材去教」的觀點基礎上,還需要對教材進行合理的重組或加工,挖掘教材中的潛在價值因素,體現出教材中所蘊涵的新理念。

【案例1】教學內容: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分數乘法」的第二小節「解決問題」。(p17~23頁)

原先我的備課是分4個課時:(1)求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一步應用題;(2)連續求一

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乘法應用題及練習;(3)稍複雜的求比乙個數少幾分之幾的應用題;(4)稍複雜的求比乙個數多幾分之幾的應用題。但在二度備課時,我發現這樣的安排不是很合理,要把這麼多內容在4個課時內完成,本身這幾個內容是很容易混淆的,卻沒有綜合練習課來鞏固。基於這樣的想法,我把內容做了一下調整,還是4個課時:

(1)求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以及連續求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2)稍複雜的求比乙個數少幾分之幾的應用題;(3)稍複雜的求比乙個數多幾分之幾的應用題;(4)上述所有型別應用題的綜合練習。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體會到了這樣安排的益處,學生做題的正確率都比較高,對這幾類題也能清楚辨別。

如何將有限的課時劃分得更合理,促使教師更好地鑽研教材,注重整個知識體系的系統性,不斷完善備課,提高教學質量。向課堂教學要效率,我們還將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完善。

作為教師,還應該用充滿數學思維方法的頭腦研讀加工教材,讓數學更有研究味。應努力讓數學教材上看得見的思想,折射出隱喻其後的看不見的思維活動過程,通過適當的加工,找準新知識的生長點,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拔高學生的數學思維。

【案例2】二年級上冊教材有一道練習題:求第一條線段的長度是第二條的幾倍?

如果照本宣科完成此題,學生的思維就會形成定勢,而在實際生活中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很多。教師通過這一素材的開發,可以提高學生多方面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們可以對此素材進行改進。

每人分別準備成倍數關係的紅色、綠色紙條各一條,請學生求出紅紙條的長度是綠紙條的幾倍?教師這一變靜為動的舉措,有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生1:先量出每張紙條的長度,再列式計算。

生2:用綠紙條在紅紙條上量,量一次做乙個記號,幾個記號就說明紅紙條是綠紙條的幾倍。生3:

把紅紙條和綠紙條折成長度一樣的,然後展開就可看出紅紙條是綠紙條的幾倍。學生的方法多種多樣。這種有效的教材開發,以動促思的學習方式,給課堂帶來了勃勃生機,調動了學生的思維熱情,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通過很多類似的案例可以知道:精彩課堂資源的隨時生成得益於教師,特別是教師對教材大膽的加工深挖。這樣的課堂教學,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豐富而有思維性,也只有這樣的課堂,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發展思維、提高能力的平台。

觀點二:把握教材,開放延伸

在新的課改教學實踐中,我們教師已經不能簡單機械地「用」教材了,而更要注重在把握教材的基礎上,適時適當地挖掘教材,延伸、開發、新編、創新教材。教師應考慮學生的思維水平,調整學習材料的呈現時機:可以「新編學習材料,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也可以「根據需要對教材進行開發,培養學生再創造的能力,實現對小學數學教材的創新」,等等。

【案例3】人教版數學教材六年級上冊33頁第六題:你知道下面哪幾道題的商大於被除數,哪幾道的商小於被除數嗎?

÷3÷29÷6÷÷÷÷÷

從表面上看,這組題只是一組運用分數乘除法,先計算再進行比較的基本練習。按照以往的方法,

既然是教材中的乙個小練習,只需學生一做,教師一判即可。

上面的練習,教師經過認真觀察不難看出,在比較的過程中蘊涵著多種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及解決問題的策略,只要對教材內容加以適當加工挖深,就是發展學生數學思維的好機會。因此,我就在該題的基礎上,來了個「借題發揮」,將原題中的部分數字換成了字母,還加入了一部分分數乘法算式,依次進行算式與字母、算式與算式之間的大小比較,甚至替換部分字母,對不同字母進行大小比較:

a×a÷a×÷a×aa÷

通過對教材的延伸,使得學生無法通過數值計算得到結果,從而誘導學生離開具體的資料,把精力集中到尋找字母、算式之間的關係上。學生就開始尋找各種解決方法:有的將除法先轉換成乘法,再利用分數乘法的意義進行估算;有的利用分數乘除法的意義反映**段圖上;還有的運用假設法,把字母a假設成乙個具體的數,通過計算再比大小等,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多樣的。

還有一些教學內容設計的情境的時代性,是以時間的推移、歷史的變遷而改變的,編寫教材時覺得是與時代相符的內容可能幾年以後就淘汰了,所以需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與時俱進地改變具體的情境,從而使教材具有「時代性」,即這個情境能準確反映民族文化精神的主流現實,準確表達出人們現實的心理需求,振奮精神,積極進取。

【案例4】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比的意義」。2023年10月15日,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順利公升空。在太空中,執行此次任務的航天員楊利偉在飛船裡向人們展示了聯合國國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兩面旗都是長15cm,寬10cm。由此引出這兩面旗的長和寬的比:長比寬是15∶

10,寬比長是10∶15。

在備課過程中,我發現「神舟」五號公升空確實是2023年的重大事件,雖然其中滲透的愛國教育是非常可取的,但教學這一課時已經是2023年了。相隔六年時間,孩子們對這一事件的印象已不再深刻,學習興趣也不是很強烈,因此,我覺得在上課的時候得換個情境。於是在教學時,我選用了2023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周年國慶大閱兵」這一情境。

首先**了一段國慶大閱兵中振奮人心的公升旗儀式**,全班學生的小眼睛看得可認真了,然後出示天安門上冉冉公升起的這面五星紅旗的大小:長240厘公尺,高160厘公尺。隨後,再引出這兩面旗的長和寬的比,以及寬和長的比。

學習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這充分說明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重要性。雖然同樣是國旗的長寬之比,但教師引用了與時俱進的情境,達到的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它只能作為教課的依據,要教得好,使學生受益,還要靠老師的善於運用。

」有人說:「教師帶著教材走向學生。」也有人說:

「教師帶著學生走向教材。」還有人說:「學生帶著教材走向教師。

」而現在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學生、教師共同創造、發展教材。」真正做好「二度開發」教材,才能使教材「唯我所用」,又「不唯教材」,才能充分發揮教材的潛在優勢。

也只有這樣,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教學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思路、新視角、新突破。讓我們的教學拓展更多的空間,讓學生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想學、樂學、會學數學,獲得終身可持續性的發展!

新課程理念下關於備課的幾點建議

作者 王迪 新課程 上旬 2013年第09期 摘要 主要從三方面論述了落實新課程理念下關於備課的幾點建議。關鍵詞 新課程理念 備課 教案 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教師的教學方式 方法及教學的地位 角色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教學方式提倡由原來的 以教定學 轉變為 以學定教 教學方法提倡由原來的以講...

4新課程理念下關於備課的幾點思考

2 現實起點的了解。學習的現實起點是指學生在多種學習資源的共同作用下已經具備的 多於教材所提供的知識和技能的積累。通過對不同思維程度學生的了解,筆者發現 學生對 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 具有豐富的感性基礎,例如物體數量的多少 年齡的大小 物體的輕重等。學生通過直觀觀察比較,能明白多的程度 少...

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

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 優化作業設計 的初步探索 作者 徐琴芳 發布者 徐琴芳 閱讀數 420 日期 2010 1 8 一 問題的提出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深入實施,大多數教師都比較重視課堂教學的改革,現在,課堂的教學觀念 課堂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水平都發生了質的變化。然而,對如何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設計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