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小學生空間觀念的教學策略

2022-12-15 16:45:06 字數 1230 閱讀 4117

空間觀念空間觀念是指在空間知覺的基礎上,形成的關於物體形狀、大小、位置關係的表象。一是觀察圖形時,常常被一些明顯的非本質特徵所迷惑,而不易發現圖形的本質特徵,如認為邊越長角就越大、梯形的下底一定比上底長等;二是在運用概念進行判斷推理時,容易顧此失彼,如注意平行四邊形的對邊平行,而不太注意對邊相等、對角相等;三是認識標準圖形比較容易,而在認識變式圖形時,常常出現錯誤,如認為梯形的上、下底一定是在上面和下面,如果變換放置位置,就認為不是梯形;四是三維空間觀念比二維空間觀念更難以建立。在教學中,讓學生親自參與對實物、模型或圖形等材料的實踐操作與觀察思考,通過剪一剪、拼一拼、摸一摸、折一折、疊一疊、畫一畫、量一量、看一看、說一說等多種感性活動,使學生經歷乙個積極的感知過程,形成正確、清晰的幾何形體的表象。

如教學面積和面積單位時,可先讓學生在方格紙上畫1個邊長是1厘公尺和1分公尺的正方形,再讓學生把這些正方形剪下來進行觀察,體驗其大小,接著觀察黑板上1平方厘公尺、1平方分公尺、1平方公尺的正方形的大小,看一看1平方厘公尺和1平方分公尺和1平方公尺有多大,然後再找一找生活中及身邊哪些物體的面大約是1平方厘公尺、1平方分公尺和1平方公尺,最後讓學生借助面積單位的表象去估測生活中一些物體的表面大約有多大,從而使學生正確、清晰地建立起常用面積單位大小的表象。再如,認識平行四邊形的特徵。可以請學生量一量平行四邊形的對邊與對角,或者利用三角尺和直尺,按照畫平行線的方法去推一推,驗

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也可以利用木條或硬紙條做成活動的長方形,請學生動手拉成平行四邊形,並觀察分析什麼變化了,什麼沒有變化等。通過學生一系列的動手活動,從而概括出平行四邊形的特徵。空間與圖形的想象是指對已有幾何經驗和形體的表象進行回憶或再加工的過程。

讓學生對空間與圖形展開想象,用語言將想象或觀察到的情境加以描述,能促進學生對空間與圖形的理解和表象的建立,有利於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一是應讓學生對已經感知過的幾何形體的形狀、大小及位置關係進行回憶,對物體的平移、旋轉的情境進行想象;二是應讓學生對從不同方位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大小及位置關係進行想象,並用語言進行描述;三是讓學生借助想象進行幾何體與其三檢視、展開圖間的轉換;四是使學生借助直觀形體通過想象進行幾何推理。例如,下圖是一組立方體,在以下幾個圖案中,分別標出哪個是從前面、側面或上面看到的。

空間觀念是在對形體直觀感知的基礎上形成的表象,這種表象是以突出形體的本質特徵為前提的。因此,在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應通過變式讓學生把握幾何形體的本質特徵,形成正確的幾何表象,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在教學中要注重幾何形體的位置變化,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對幾何形體進行觀察,排除無關因素的干擾,突出幾何體的本質特徵,使學生形成關於物體位置的表象,樹立空間觀念。

學習培養小學生空間觀念的教學策略之感想

在課程標準中闡述了空間觀念的主要表現 能從實物的形狀想像出實物的形狀,進行幾何體與其三檢視 展開圖之間的轉化 能根據條件做出立體模型或畫出圖形 能從較複雜的圖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圖形,並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關係 能描述實物或幾何圖形的運動和變化 能採用適當的方式描述物體間的位置關係 能運用圖形形象地...

《培養小學生空間觀念的教學策略》學習體會

這兩天 了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範存麗教授 培養小學生空間觀念的教學策略 的專題 讓我受益匪淺。範存麗教授從專家和一線教師的視角對培養小學生空間觀念的教學策略進行了梳理和剖析,指出在培養小學生空間觀念的過程中要讓學生看到圖形,首先要看圖形的樣子,也就是看到圖形的表示 圖形的特徵和圖形之間的關係 其次是看...

培養小學生空間觀念的策略

作者 陳曉紅 知識窗 教師版 2013年第03期摘要 小學生缺乏空間觀念的現象很普遍,而 空間觀念 這部分知識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最薄弱的環節,所以,幾何知識的學習也成為教學難點。因此,在幾何知識的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育理論和教學實踐,採用合理 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學習效率。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