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學生厭學的原因與對策

2022-11-25 16:54:03 字數 6084 閱讀 4469

古語說」親其師,信其道」,師生關係會直接學生的學習和學習性。當師生關係融洽,學生覺得老師喜歡他、欣賞他時,學起來就會覺得有勁。當學生與教師關係緊張時。

會覺得老師看不起他,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和對立情緒,破罐子破摔,乾脆不學了。,教師應到學生中去,與談心,傾聽的心裡話,在摸清情況的前提下,分析歸類。制定的幫扶措施,找到師生心連心的通道,贏得學生的信賴和。

教育者,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經常鼓勵進步,幫助端正學習,改進學習方法,調動學生的性,盡快從厭學情緒中掙脫。

近年來,伴隨著經濟的騰飛和城鄉一體化的逐步形成,在廣東教育這塊園地裡,厭學的現象愈來愈來重,如今,它已成長為了困擾各級各類學校(特別是廣大鄉鎮中學)的一大難題。

一、前言

近幾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有些人對我們的學校體育工作提出了一些批評,其中提到了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厭學問題。也有些人提到快樂體育是解決體育厭學現象的重要手段。學生為什麼厭學體育?

這是個什麼性質的問題?其特點是什麼?很值得我們體育教育工作者進行討論。

同時,我們也應該對發展了十多年的快樂體育作乙個回顧,對其基本內容及意義進行一些理性分析。

分析學生的體育厭學問題是學校體育中的一種現象。改革開放以來,學生對體育的厭學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教學評價的標準較高,學生不易達到;教學內容陳舊、單一,學生學習興趣差;教學思想注重教法,忽視了學法,忽視了對學生的區別對待;教學組織不好,缺少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

這幾個問題從教科書的角度來講,實際上是乙個如何堅持體育教學原則的問題。

教學評價的標準較高的和忽視了對學生的區別對待是沒有很好地堅持「從實際出發的原則」的問題。教學內容陳舊、單一,學生學習興趣差,實際上是沒能夠很好地堅持「自覺積極性原則」的問題。從本質上看,這並不是什麼新的問題,而是我們忽視了教學原則(也包括鍛鍊原則)和未按《課程標準》制定教學計畫的問題。

從我們調查來看,中小學生對體育的厭學問題具有年齡特徵、經濟條件特徵和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及教學態度特徵。我們很好理解,同樣的《課程標準》,同樣的教材內容,由不同的教師去教授,其結果有可能是不同的;我們也可以理解,學校物質條件的優劣,會明顯影響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學生對體育的厭學問題具有年齡特徵的問題可以歸納為:

年齡越低對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越高。這可能是因為低年級的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形式更感興趣,而高年級學生對體育的功利問題更感興趣。至於感到體育活動快樂的人多還是對體育厭學的人多,這幾乎沒有爭論和研究的必要,最好還是具有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問題具體解決。

素質教育注重對學生心理品質的培養。我們體育教師可以看到,有不少學生存在著既希望自己的身體健康又「厭惡」上體育課的現象。通過調查表明,這種「厭惡」的情緒主要不是對運動的反感,而是來自於心理的障礙,來自於心理的需求得不到滿足。

無論如何,學生對體育的厭學問題使我們體育教師感到在體育教學中加快了我們新課程改革步伐的必然性和緊迫性。

最先提倡快樂體育的是日本全國體育學習研究會2023年提出的適應日本社會變化的體育思想。其宗旨是把運動作為體育追求的目標,而不是一種手段,把體育運動作為學生將來生活的內容教給他們,讓他們理解、享受、掌握和創造運動,使運動文化成為自己生活內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直到終身。

快樂體育傳入我們國家已經有十多年了。這種體育教育形式,對我國廣大體育教師和我國的體育教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對解決學生「厭學」問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們有不少的體育教師把快樂體育理解為「樂與汗」;相反,對於缺少「樂與汗」的體育教學活動,就認為不是快樂的,學生就會產生厭學的現象。

這種理解可能是簡單一些。當前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結合我國愉快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深層次理解快樂體育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什麼是快樂?從教育心理學的觀點看,快樂是一種心理體驗,是人類情緒中的重要正情緒。需要的滿足是激起快樂體驗的源泉。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你任何時候都不要急於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請記住:

我們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請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除,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於事的。快樂的心理體驗因人、因事、因時、因地而異。

對於社會的人來說,來自生物性的遊戲和玩笑性的快樂體驗固然重要,但是,有建設性的、有社會意義的活動對人們顯得更重要。如果從系統的角度出發,快樂體育應包括得到人體發展體驗的快樂,得到成功、興趣體驗的快樂,以及得到尊重和信賴體驗等的快樂。

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強壯的體質會產生良好的自我態度和自我滿足感。我們知道,體態良好、神經健全、動作靈巧、良好的生理機能、運動素質和抵抗疾病的能力是產生自信心和快樂體驗的物質基礎。學校教育工作者要把體育放在基礎位置上。

從這一點上講,增強學生的體質既是關係教育成敗的問題,也是關係到學生體質體驗快樂的問題。無法想像,學生在體育教育中沒有得到增強體質的體驗,如何讓其養成終身鍛鍊的習慣,樹立熱愛體育的思想,建立自信心。體育課不是一種一笑了之的活動,而是寓樂於增強體質的教育過程。

「樂」對體育活動是手段,不是目的。當前有些學者過於強調所謂的「心理」效應,忽視了學生的體質問題,可能會產生「肥了人家的地,毀了自家的田」的效果。

快樂體育應十分強調學習的興趣,因為興趣可以為人的活動提供動力,它是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在體育教學中,興趣確實對認知和技能形成的過程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知道,興趣處於中度啟用的狀態,會傾向於想要吸收資訊和拓展自己。

這種狀態能保證興趣與認知活動的聯絡,維持和支援認知加工過程。當興趣組織的加工取得一定成果時,人維持中等強度的緊張得到釋放,這時會產生快樂的體驗。

快樂體育應強調成功的體驗。成功是指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和成果。學生經過努力得到的成果一旦得到了自己或社會的承認,他就是乙個成功者,他就會得到快樂的情緒體驗。

就學生而言,成功意味著學習上的真正進步,成功又能使其對今後的學習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產生進一步成功的願望。在我國快樂體育搞得較好的地區,都注意應用當前心理學的「目標理論」,一改過去對學生一維評價的方式為二維甚至三維的評價方式,增強和擴充套件了學生獲得成功的可能性,使全體學生都體驗到了快樂。在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為著重點,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面向全體學生,快樂體育取得了實質性的發展。

1、體育教師應根據《課程標準》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體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2、在體育教學中提倡快樂體育,給學生營造愉快的學習氣氛,強調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發良好的學習情緒,使學生被動參加體育鍛煉轉變為積極主動地參加體育鍛煉。

3、體育教師在快樂體育的教學中,切不可把「寓教於樂」的方法隨意濫用,要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

4、教師教學生的單向教學模式要變為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雙邊活動,從而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熟練掌握基本技術,提高技術水平,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

一、厭學情況的嚴重性

1.涉及的範圍廣。不僅鄉鎮有,城市有;初中有、高中有;中專有,普高也有。

2.所佔學生比例越來越重。據我們對珠三角地區城鄉多間中學的了解,厭學學生大都在50-60%之間,少數鄉鎮中學甚至達70-80%,人數之多,比例之重,令人吃驚。

3.表現複雜

(1)初中畢業不願讀高中,高中畢業不願上大學,本地學生不願異地公升高端學校。

(2)職高、中專、成校等學生,學習馬虎,得過且過。到學校不是為了學知識,求學問,而是為了混日子、弄文憑。

(3)上課不聽不記不做練習,教師你講你的,台下我玩我的。

(4)有些學生教師批評不得,學校管不了,厭學似乎成了天經地義的事情。

4.因厭學而產生的的一些負面影響令人憂虎:

(1)精力過剩,課餘時間想到的就是「玩」,而且越新奇越刺激越好。

(2)講吃穿,圖享受、懶勞動。

(3)不關心政治,不過問國事。

(4)一切以「我」中心,對集體的事不聞不問;對不良現象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明哲保身,不求大過。

(5)亂交朋友,亂談戀愛。

(6)極少數學生甚至因偷搶勒索,參與黃賭毒等而走上犯罪道路。

二、厭學原因分析

(一)學生自身的原因

(1)入學文化基礎差。厭學的學生中,大多是一些考不上重點中學,重點中專或未能公升入理想學校的落選生,特別是鄉鎮一級中學此種現象更為普遍。

(2)思想政治素質低。有相當部分的厭學學生,在初中甚至小學時就是「雙差生」,平時紀律鬆散,缺點毛病不少。

(3)既自負又自卑,無遠大抱負,多功利思想

(二)社會原因

1、我省的經濟騰飛(特別是珠三角地區),城鄉一體化的逐漸形成,對那些厭學的學生來說,這精彩的「外面世界」無疑成了對學生的一大**與刺激。

2、社會風氣的不良影響。近年來,一些陳規陋習甚至醜惡的東西死灰復燃。譬言封建迷信,哥兒們義氣、一切向錢看,事不關已、見死不救或見危不助等等,給學生以耳濡目染、潛移默化。

3、黨政機關的某些不正之風影響。如**腐化,行賄**,拉關係,走後門,舞權弄術以謀私利等。

4、不少企業、公司等招工招乾,重人情而輕人品,看文憑而不看水平。青少年學生因此而產生:「有錢能使鬼推磨,大學畢業又如何」等糊塗認識。

5、從總體上看,知識分子的勞動還沒有得到應有的報酬,知識分子在社會上的地位仍算不上高。此種現象,學生是清楚「學理化的不如學理髮的,搞飛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

6、社會名流或大企業,公司捐資助學,有相當部分只重校舍校貌而忽略了教學用的裝置儀器,結果讓學在一流的校園裡而無甚東西可學,無甚事情可做,令人遺憾。

7、由於珠三角等地毗鄰港澳台,資本主義世界的一些不良影響亦通過各種媒介和途徑傳入,使學生在人生的追求,對事物的判斷,對是非的辨別等方面自覺或不自覺地染上了資本主義世界的某些不良色彩。

(三)家庭原因

1、由於家庭的富有,居住住宅條件、交通,通訊工具等的現代化,生活水平的小康,外加獨生子女或二孩家境的優越等等,不少學生從小就養成了一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因此對學習知識技能的勞心勞力且枯燥單調的生活自然就有一種畏拒感。

2、不少學生的父母往往異地經商或赴港台打工,平時難得與子女團聚,除了每月甚至半年一年定期的經濟關照,**往來外,對學生的思想,學習等的關心過問甚少,如此家庭,教育學生方面就顯得明顯欠缺。

3、不少學生不僅家庭富有,所有叔伯姑嬸爺爺奶奶等,富有者亦大有人在,平時你給十元八元,我給幾十甚至上百,學生經濟**廣闊。錢一多了,玩就有了開支,厭學就有了條件。

4、一些家長教育子女不得法,「嚴」、「寬」失當。平時對子婦百依百順,一旦有了缺點毛病,輕則破口大罵,重則加以痛打,學生領教慣了,於是變得固執或自卑,此對學習極為不利。

5、不少家長因本身工作勞動原因,平日很少主動到校了解自己子女學習紀律情況,一旦子女出了問題,不得不被動與校方或教師聯絡,「急性子吃熱粥」,效果難佳。

6、極少數家長因對兒女就讀學校建校作過資助,於是對學校便有一種施恩感,大多喜歡校方對自己子女寬容而不樂意學校的嚴格管理。作為子女的對此心領神會,如此對學生管理十分不利。

(四)學校原因

1、教學體制陳舊。學制固定、教材固定、專業固定。對地處珠三角,面臨台港澳,且經濟已發展到一定程度的中學的學生來說,無異於大腳板穿小鞋子,彆扭得很。

2、教學方法陳舊呆板。以書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應試教育,弄得學生長期處於一種被禁錮被壓抑的狀態,久而久之,逆反心理便隨之產生。

3、理論多,實踐少;看的多,做的少;教師灌的多,學生吸收的少……這與相當部分學校教學、實驗,實習等裝置或儀器欠缺有關。造成了學生不願學或不願勤學,不願鑽研的客觀條件。

4、學生管理上,「嚴」的多,「寬」的少;課餘活動單調死板的多,生動靈活的少。這與學校的教學設施和教的方法亦有很大關係。

5、教師隊伍(特別是鄉鎮一級中學)素質參差不齊,教學水平不高等等,與學生的期望值相去甚遠,無形中引起了學生對學習產生了厭倦感。

三、對策

根據厭學原因及表現複雜的特點,在採取對策時,我們應堅持內外結合、多管齊下,標本兼治的原則。具體設想及做法是:

(一)社會方面。

1、各級黨和**要狠抓黨風和廉政作風建設,在抓好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大力加強精神文明。下大力氣堅決清除社會上那些影響極大的醜惡現象,從而改善廣大中小學生生活的外層間空,減少那些不良現象對中學生的刺激和**。

2、加強對商業、飲食、文化娛樂等部門的管理,強調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亦要注重提高社會效益。凡是成年人才能幹的事,譬如電子遊戲機室、營業性歌舞廳等,應明文禁止中小學涉足,違者,應採取嚴厲的制裁措施。

3、招工招乾或招聘其他服務人員的公司企業,應規範招收辦法,嚴肅招聘紀律,實行公開、公平競爭,既重文賃,更重水平,從而減少中學生走向社會時的僥倖心理。

4、各級**和職能部門要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有效地防止和抵禦來自港澳台等不良思想和文化的侵蝕,大力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培養青少年自信、自立、自強的優秀品質。

5、各級黨和**、社會有關人士等在對教育的投資時,既注重學校的外在形象,更應注重學校的內部結構,從而使學生在校有空間學,有東西看,有條件玩。

學生厭學的成因與對策

學習是一種發現性的認識活動,它可以滿足人們發展的需要,對於成長中的中學生,只要認真學習,就能獲得無窮的樂趣,在學習中可以攻克難題獲得真理而體驗到滿足和喜悅,可以發展自己的智力,可以磨鍊自己的意志。但學生中卻有部分學生厭學,這一問題時刻困擾著學校領導 老師和家長,對教育和教學構成了極大的威脅。一 學生...

學生厭學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

學生厭學,中外有之,古今有之。學生的厭學主要表現為討厭學習,對學習缺乏主動性,被動地或者根本不願意接受老師的教育。厭學的乙個直接後果就是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下降導致學生厭學的因素 經過我們調查分析,認為影響小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因素有學校因素 個人因素 家庭因素及社會的因素。一 學校方面的因素 1 教學方法...

小學生厭學原因分析及其輔導對策

摘要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放開,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很多家庭富起來了,我們的孩子也隨著富起來了,他們手裡多了一些高科技的產品,電腦裡有許多好玩的電腦遊戲,同時受一些學習無用論等思想的影響,許多孩子存在厭學現象,如何改變不利的環境,幫助孩子們回到正常的學習軌道呢?本文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