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2022-11-10 16:33:02 字數 3139 閱讀 1956

梁晶晶(內蒙古錫林浩特市民族小學內蒙古錫林浩特026000)

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

果能夠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那麼,在他們的眼裡,數學將是一門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遊戲。這樣,學生學起來自然感到親切、真實,這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來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態度和意識。對於學生更好地認識數學,學好數學.培養能力,發展智力,促進綜合素質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因此,作為教師要善於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挖掘數學知識的生活內涵。一、

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現代學校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知識是思維活動的結果.又是思維的工具。學習知識和訓練思維既有區別.也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絡,它們是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同步進行的。

數學教學的過程,應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過

程。小學數學教學從一年級起就擔負著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任務。數學概念是數學知識的基石,也是人類的一種高階的思維形式。

兒童掌握概念的過程伴隨著豐富的思維活動,因而通過概念教學可教給小學生一些基本的邏輯思維方法。小學數學雖然內容簡單.沒有嚴格的推理論證,但卻離不開判斷推理.這就為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從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來看.他們正處在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

因此可以說,在小學特別是中、高年級,正是發展學生抽象邏輯思維的有利時期。南此可以看出,《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把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作為一項數學教學目的,既符合數學的學科特點,又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但《大綱》中強調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只是表明以它為主,並不意味著排斥其他思維能力的發展。

例如,學生雖然在小學階段正在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但是形象思維並不因此而消失。概念教學本身抽象,加之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缺乏,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學習時比較吃力。學生學習抽象的知識,應該是在多次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產生飛躍,感知認識是學生理解知識的基礎,直觀是數學抽象思維的途徑和資訊**。

教室在教學時,應該注意由直觀到抽象,逐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的能力。

二、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學習新知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很強的學科,而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性為主,因此為了使他們能比較輕鬆的掌握數學規律,在課堂教學中,我力求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生活情景。把學生引入生活實際中來,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通過觀察和實踐來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數學方法,逐步培養學生抽象、概括、比較、分析和綜合的能力。比如,在教學相遇問題時。

存在著三種型別的題目:相向而行(或相對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為了讓學生能夠搞清三者之間解題規律的聯絡和區別,我組織學生搞了一次小小的表演:

同桌兩人為一組,將相遇問題中的三種情況作演示,表演場地在教室內外自由尋找,過5分鐘後集中交流表演情況。學生們興致勃勃,個個洋溢著笑容開始了自己的演出。通過這次實際演練,使學生加深了對相遇問題三種情況的理解。

另外.對於一些教材中實踐性較強的數學知識,我盡力為學生提供大自然的舞台,把課堂教學的主陣地——教室轉移到室外,讓學生處於實際環境中學習新知。比如,學習小數時,我帶著學生到商店去了解各類商品的**,觀察商品的標籤,了解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學習實際測量時,我帶著學生拿著測量工具到操場上去測量兩點之間的距離,並組織學生利用步測方法來計算操場面識經實踐證明,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學習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利用學生生活實際問題引入新知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生活現象

引入新知。會使學生對數學有一種親近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並不神秘。而且,也會激起學生探求新知的強烈願望。

比如,在教學「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時,我安排了這樣一段導人:同學們,你們知道在我們人體上存在著許多有趣的比嗎?將拳頭翻滾一周,它的長度與腳底長度的比大約是1:

1,身高與雙臂平伸長度的比大約也是1:1,腳底長與身高的比大約是1:7……知道這些有趣的比有許多用處。

到商店買襪子,只要將襪子在你的拳頭繞一周,就會知道這雙襪子是否適合你穿;假如你是乙個警察,只要發現罪犯的腳印.就可估計出罪犯的身高……這一切.實際上是用這些身體的比組成了乙個個有趣的比例來計算的.今天我們一起研究「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通過利用「人體中有趣的比」的生活現象,引出「比例」的學習,使學生產生了

濃厚的學習興趣,主動的參與新知識的**。再如,在教學「面積和面積單位」時,我利用多**引進一段動畫:小明在操場上跑步,他跑了一周的路程是指操場的什麼?

如果在操場中間鋪上草坪,要求鋪多大,又是指操場的什麼呢?這就是我們這一節課要學習的「面積和面積單位」。這一動畫片斷來自於學生的生活。

是他們喜聞樂見的導人形式,所以他們很快地就投入到迫切要求學習新知的情境中來。由此可見,學生通過借助這些有實際生活背景的問題引入新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深入學生現實生活。應用新知多年以來,我們的數學教學忽視了數學的實際應用,不注意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與應用能力。偏重於脫離實際的機械訓練和題型教學。

在學生的練習中存在大量的人為編造的離學生生活現實較遠的題材,諸如:糊紙盒、裝配機器等等。長期這樣的訓練導致了學生思維僵化,不利於學生思維發展。

而新的教學大綱指出,學習數學的重要目的在於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每學到乙個新的知識,我就要鼓勵和引導學生深入生活實際。

去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比如,在教學完求平均數應用題以後.我要求學生通過社會調查,資料收集和整理來了解某家、某廠或某隊日常生活中的用電、用水的平均費用,自己班上同學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齡等。在元、角、分的教學以後,我利用數學活動課組織學生開展模擬超市購物活動,師生互噹售貨員和顧客進行買賣遊戲,對於一些後進生,我還帶著他們去商店,通過買一些學習用品,讓他們了解元、角、分之間的關係。

在學校組織學生參加為汶jii災區小朋友獻愛心活動過程中,我就藉此東風.讓學生把自己的零錢湊起來,計算出總金額,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熟悉了元、角、分以及它們之間的兌換和簡單的加減計算。通過這些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實踐活動,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了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和應用的廣泛性。而且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現實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意識到在他們周圍的某些事物中存在著數學問題,養成有意識地用數學的觀點觀察和認識事物的習慣,並逐步學會把簡單的實際問題表示為數學問題。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聯絡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把社會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學習數學的大課堂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他們學會用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形成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

當代青年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興趣

興趣是乙個人力求接觸 認識 掌握某種事物和參與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內在強大的動能。當學生對某種事情發生興趣時,他們就會主動地 積極地 執著地去探索。因此,要讓學生輕鬆 愉快 有效地學習,關鍵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那麼,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下面是我 我的幾點體會 一 創設良好的教學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要把學生培養成為適應社會 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很強的社會有用的人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傳授知識不是唯一的目標,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是現代學校教學小學數學的重要任務之一。那麼,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我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曹振坤 創新是小學生潛在具有的一種朦朧意識。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現代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已成為教育者非常關注的課題。在教學中,教師要變 創造性的教 為學生 創造性的學 所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與數學教學的質量息息相關,而數學教育又可為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營造良好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