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不同學制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2022-11-09 14:24:04 字數 5914 閱讀 5650

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

2012年第4期

no.4,2012

高職院校不同學制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王迪(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廣東

廣州510640)

摘要:高職院校不同學制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是強化高職院校對不同學制的培養模式進行質量監

控的重要措施。可從思想品德、知識與技能、能力、就業競爭力、社會評價五個方面,構建不同學制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通過評價指標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有效整合資源,促進不同學制下高職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評價指標;培養質量;不同學制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國內眾多高職院校存在不同學制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不同學制人才培養質量指標體系具有重要的現但對不同學制培養出來的學生質量的比較研究甚少。其實意義:(1)培養目標定位清晰,保證教學質量。

不同學制實不同學制的人才培養模式在人才培養方案、培養途徑的學生具有不同的特點,有些專業符合「低齡優勢」的學和培養方法等方面有很大的差異。深入開展對不同學制

習規律,因此在高技能應用人才培養方面初中起點五年下的人才培養教育教學質量評價研究,構建不同學制人制高職具有優勢。兩年制高職主要是為加快高技能緊缺

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對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有人才的培養。突出職業技術教育靈活、快捷和適應性強的著重要的作用。

特點。相對於三年制高職來說,兩年制高職的培養目標定一

構建不同學制人才培養質量指標

位更具體,崗位針對性更強。對於哪些專業適合何種學制

、體系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才能以保證教學質量,需要構建不同學制人才培養質量指標體系,進行對比分析,選擇合適的人才培養模式,才目前,高職院校存在五年制、三年制和兩年制三種主能打造出專業特色。(2)有利於高職院校教學改革。構建要培養模式。

五年制專科從1985年開始試辦(時稱「五年不同學制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可以較為準確地制技術專科」),發展到今天,已成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

界定影響不同學制人才培養質量的因素.把握各因素對一

種主要培養模式,具有一定的規模,並產生了一定的影

人才培養質量的影響程度,為不同學制的人才培養模式響[」。五年制專科主要是面向初中應屆畢業生招生。初中

的教育教學改革提出明確的目標和方向,促使學校根據

起點五年制專科層次的學生年齡低,在身體和心智發育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不同特點的學生需求優化專業結方面都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易於樹立牢固的專業思想、養構,調整教學計畫,從而保證課堂教學效果,提高人才培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兩年制專科培養模式始於2004年,養質量。

教育部在《關於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高教[2004]1號)檔案中提出:「把高等職業

二、不同學制人才培養質量

教育的學制由三年逐步過渡為兩年」。在這一精神指導指標體系構建的原則

下,許多高職院校相繼試行兩年制改革。兩年制專科主要

指標體系在質量評價體系和評價活動中處於核心地面向中職畢業生招生,入學後進行兩年的專科學習。這部位,其科學性直接關係到質量評價目的的實現和評價效分學生的特點是已具備初步的專業技能,但缺乏理論方果。對高職院校不同學制人才培養模式實施質量評估,有麵的學習。

三年制專科主要是面向高中畢業生中招生,學別於現行的普通高校人才培養質量評估。高職院校以就生入學後,文化基礎比較好。

業為導向,面向生產一線,培養具有豐富理論知識和很強

收稿日期

**專案: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專案(專案編號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王迪(1976一),男,湖南祁東人,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教務處副處長,講師。研究方向:應用數學與高等職業教育。

第4期王迪:高職院校不同學制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115.

動手能力的高階技術應用型人才,滿足市場需求是專業發展的立足點和源動力。因此人才市場上各類用人機構的認可程度是評估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 。畢業生要得到社會和用人單位的認可,本身必須具備綜合素質和良好的專業技能。

這也是評價指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在設計不同學制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指

標體系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幾個基本原則。

(一)科學性原則。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應遵循人才培養規律,各項評價指標能客觀地反映不同學制人才培

養模式的現狀,各指標體系之間應正確地反映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絡。因此,在進行評價體系建構時,要有科學性,既要有科學的理論作指導,又要有運用科學的方法

來研究。

(二)可操作性原則。可操作性原則是指採取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綜合評價和分項評價相結合、客觀觀察與主觀感受相結合、學校師生評價與社會評價相結合等方法,對所設立的指標的資料必須能夠收集到並便於計

算,能與日常管理工作相結合,力求客觀地反映學生素質與能力的真實水平。

(三)適時性原則。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不同時期對

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有新的要求,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指

標體系也需要不斷地完善、充實和創新。因此,一定時期

內指標體系的穩定和新形勢下的指標體系內個別指標的充實和發展,也是構建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要注

意的原則。

(四)全面性原則。必須全面認識不同學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影響因素,力求抓住每乙個反映質量本質和特徵的指標,完整地反映不同學制人才培養質量的整體屬性,關鍵性指標不能疏忽和遺漏。

三、不同學制人才培養質量評價

指標體系構建的步驟

對不同學制的培養模式實施人才培養質量評價主要是對人才培養的結果的評價,即對培養的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因此,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要以能

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質量觀為指導。[3]本文從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知識與技能、能力素質、就業競爭力、社會評價五個方面展開對評估指標的選擇。先通過文獻

查閱現有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中的各項指標,從上述五個方面進行類屬分析列出清單,設計好評價指

標的重要程度調查問卷,從高校學生、高校教師以及用人單位三個視角進行資料採集。調查樣本為:大學生樣本為隨機抽取不同學制的學生人數270人:

高校教師樣本為隨機抽取的教師代表100人,包括班主任、分團委書記、輔導員、德育導師、一般教師代表和職能部門教師代表

等.選出教師樣本量基本達到全校在職教師樣本量的

20%;用人單位的隨機抽樣樣本量為30個個案。然後,根據調查資料,利用統計軟體,對人才質量評價指標進行頻次分析。我們把某項指標在排序中的同一位置出現的次數稱之為頻次,把該項指標在1—6位出現的次數相加,

得到該項指標的「總頻次」。然後選擇頻次較高的評價指標,列出指標清單,採用德爾菲法對評價指標進行最終確定。德爾菲法專家小組9名成員的組成:

學校領導2名、學校德育專家3名、知名企業人力資源部主管3名、畢業生代表1名,這種組成方式涵蓋了德育專家、用人單位、

大學畢業生三個層面的不同視角。經過三輪專家反饋後,專家組達成共識,並一致同意將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作為不同學制人才培養質量指標評價內容。

四、不同學制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指標

體系的構成與指標內涵

通過頻次分析法和德爾菲法,構建不同學制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兩級指標。其中一級指標由思想品德素質、知識與技能、能力素質、就業競爭力和社會

評價構成;二級指標由17個指標構成。

(一)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是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中的一項不可缺

少的重要指標。通過問卷調查發現,許多用人單位把思想

品德放在各項指標首位,要求大學生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有一定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修養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根據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特點,在思想品德素質的評價方面,出現頻次最高的是考核學生的政治表現和職業道德,其次是遵紀守法、學習態度。因此,思想品德素質

評價包括政治表現、職業道德、遵紀守法和學習態度4個指標。對政治表現的評價包括學生是否具有一定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修養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是否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對職業道德的評價包括:

愛崗敬業,誠

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遵紀守法的評價

包括:在校期間是否遵守校紀班規、是否有違法亂紀行

為。學習態度的評價包括:在讀期間上課出勤情況、作業完成情況、上課是否有記筆記的習慣、上圖書館的情況等

方面。(二)知識與技能

不同學制的學生對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會有所不

同,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基本可以量化。評價指標主要包括專業核心課程成績、外語水平、計算機應用水平和實踐成績4個方面。對專業核心課程成績考核選擇5門專業核心課程作為考核點。

對外語水平考核包括2個考核點:一是全國應用英語能力考試通過情況,二是能否熟練

地應用一門外語(如英語)從事相關工作。對計算機應用水平,包括2個考核點:一是全國計算機應用水平考試通

1l6王迪:高職院校不同學制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第4期

過情況,二是能否熟練運用計算機和網路技術從事相關工作。對實踐成績,包括2個考核點:一是校內實訓課程成績,二是校外實習成績。

(三)能力

對能力的評價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

1.創新能力。對創新能力的評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職業適應能力,包括2個考核點:在實際工作中能否將所掌握的專業知識融會貫通,運用起來得心應手;對選擇的

職業是否有自信心,並很快進入角色。二是知識更新能

力,包括2個考核點:能否根據實際工作需要獲取新知

識,提公升自身綜合素質;能否善於在工作中尋找規律、觸類旁通。三是業務拓展能力,包括2個考核點:能否具有敏銳的市場意識;是否具有快速應變和理性分析的綜合

能力。2.人際交往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是指妥善處理組織

內外關係的能力,包括與周圍環境建立廣泛聯絡和對外界資訊的吸收、轉化能力,以及正確處理上下左右關係的能力。對人際交往能力的評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表達理

解能力,是否能夠將自己內心的思想表現出來,還要讓他人能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並理解他人的表達;二是人際融合能力,是否能夠體驗到人的可信以及可愛:三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否具有獨立解決問題能力。

3.自我管理能力。對自我管理能力的評價指標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思想上的自辨能力,二是文化上的自學能力,三是生活自理能力,四是自覺鍛鍊能力。

4.組織協調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是指根據工作任務.對資源進行分配,同時控制、激勵和協調群體活動過程,使之相互融合,從而實現組織目標的能力。對組織協調能

力的評價包括四個方面:一是組織能力,是否有能力組織他人去完成組織目標的能力;--是授權能力;三是衝突處

理能力,是否具備衝突處理經驗及疑難問題的處理經驗:四是激勵他人能力,是否懂得寬容與理解。

(四)就業競爭力

1.就業率分析。一是初次就業率。初次就業率可直接

反映畢業生的質量和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程度。二是畢業半年後的總體就業率,即畢業第二年的1月以後就業情況。此時畢業生的就業狀況趨於穩定,有工作經歷的畢

業生也能夠評估工作對自己知識、能力的要求水平。

2.就業現狀滿意度。畢業生對自己目前的現狀進行

滿意度打分。這是畢業生的主觀判斷指標,代表著畢業生對就業的滿意程度。

3.就業質量。主要考核指標包括:月收入、工作與專業相關度、職業吻合度、離職率等方面。收入的高低,是高

校培養的畢業生質量的市場價值的體現:工作與專業相

關度越高,體現了專業培養幫助畢業生更多地得到了市

場價值的實現:職業吻合度,反映了畢業生所從事的職業與期待的差距;離職率低,工作穩定性較強,反映了畢業生與用人單位匹配度較高,畢業生滿足了用人單位的需

求,用人單位也符合了畢業生的期望。

(五)社會評價

通過問卷調查和專家訪談,結果一致認為,社會評價

是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中的乙個重要指標,直接

反映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社會認同度。社會評價包括兩個方面:用人單位評價,社會認可度。[4

參考文獻:

[1]盛明科,唐檢雲.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設計的框架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李道志,余紹軍,符瑛.工學結合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指標

及其內涵u].吉首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25.

[3]姚延芹.五年制高職與三年制高職教育的比較研究[1].太原

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4]趙鐵,林崑勇.人才培養質量社會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u].

高教論壇

【審稿:陶紅責編:劉昱】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探析

二 校企合作,設計人才培養方案 一 指導思想 設計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思想是 堅持主動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全方位推進校企合作 工學結合。堅決改革本科壓縮型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生產 管理 服務 建設一線所急需的既掌握專業技能 又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二 設計原則 1.針對性與適應性相統一的原則...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探索

內容摘要 人才培養模式是高等教育質量保證的核心問題。安徽財貿職業學院營銷教學團隊從高職教育的本質屬性出發,經過6年多的改革實踐,創新性的提出 校企匹配 工學結合 二元互動 的營銷人才培養模式,企業與學生的滿意度,以及社會服務能力顯著提高。關鍵詞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匹配工學結合二元互動 安徽財貿職業...

學校層面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資料採集平台的建設

清遠職業技術學院趙鵬飛 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資料採集平台是實施 新方案 評估的核心手段,也是促進學校管理現代化 標準化 制度化,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乙個重要手段和途徑。根據新方案精神,為適應我院建立教學質量保障機制的需要,我院於2007年 9月由相關人員組成開發小組,按照 獨立 原始 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