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程教學反思

2022-11-08 02:24:06 字數 634 閱讀 1736

1.認知基礎的「頑固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們熟練地掌握某種法則以後,往往就很難從另一種角度去思考問題,從而也就不容易順利地實現由「過程」向「物件」的轉變。在一至四年級,學生都是根據四則運算各部分之間的關係來做計算的,它既是學生十分熟悉的運算規律,同時又為新知的學習提供了合適的基礎。方程是把已知和未知看作同等的地位,一樣參與運算,從這個角度去看,當然也可以運用四則運算各部分之間的關係來做。

而且,四則運算各部分之間的關係學生是先入為主、根深蒂固的,具有相對的「頑固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會排斥新學的等式的性質,導致思維的「過早封閉」。因此,大多數學生這樣做也就可以理解了。2.兩種方法形式上的相似引發學生思維的惰性

第一種方法書寫較少,形式簡單。第二種方法從表面看,顯得煩瑣、麻煩,而且方程左邊的「40x÷40」可以直接簡寫成「x」,這樣從表面上看就和第一種方法一樣了。根據已有的經驗已經能夠正確地解方程了,何必又多此一舉,再去理解、掌握等式的性質呢?

學生形成思維惰性,就不會再去深究思路和觀念的不同,更不會創新解法。

方程變得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學生深刻認識到:利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看似麻煩,實則簡單,不須思考各部分之間的關係。

這時,教師再適時介紹教材之所以這樣編排是為了中小學方程解法的銜接,使學生認識到利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的必要性,觀念得以更新、深化。

解方程教學反思

二,運用等式性質解方程,感悟他的妙用。小組合作 運用等式性質解方程。x 3 9 方程的解法,並且分組匯報。教學中應注意進行對比,解x 3 9 方程。最後進行歸納總結含有加減法方程的解法。但是就方程的書寫規範來說,有必要一開始就強化訓練,老師規範的板書,以發揮首次感知先入為主的強勢效應,促進良好的書寫...

《解方程》教學反思

by bjxrb1推薦 蘇教版五下 解方程 是乙個新教材與舊教材不同的一部分內容,舊教材主要通過四則運算內部的關係來求未知數的值,而新教材為了與初中的教學內容進行銜接,引入了等式的性質來解決問題,如何教學這部分內容,一需要研究新教材,二要注重知識的內部聯絡來解決問題,求得未知數的值。通過這幾天的教學...

解方程教學反思

小學五年級第四單元教材的設計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在以前人教版教材中,學習解方程之前首先要求學生掌握加 減 乘 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係,然後利用 乙個加數 和 另乙個加數 被減數 減數 差等關係來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數。而新教材則是借用天平遊戲使學生首先感悟 等式 知道 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乙個數,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