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農民工

2022-10-17 06:03:27 字數 4615 閱讀 3312

「新生代農民工」,主要是指80後、90後,這批人目前在農民工外出打工的1.5億人裡面佔到60%,大約1個億。他們出生以後就上學,上完學以後就進城打工,相對來講,對農業、農村、土地、農民等不是那麼熟悉。

另一方面,他們渴望進入、融入城市社會,而我們在很多方面還沒有完全做好接納他們的準備。新生代農民工年齡18歲到25歲,以「三高一低」為特徵:受教育程度高,職業期望值高,物質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社會調查

新生代農民工

溫家寶總理日前在北京考察工作時說,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年輕農民工,讓他們逐步融入城市生活。這引起社會對新生代農民工的更大關注。「80後」、「90後」已經佔到我國農民工總數的60%。

與上一代農民工相比,新生代農民工受教育水平較高,渴望融入城市,重視社會保障,維權意識更強。

城市需要農民工,但似乎並沒有很好地接納他們。根據調查,新生代農民工普遍存在勞動合同簽訂率低、社會保險參與率低、工資水平總體偏低現象。而與「三低」相對應的,則是「三多」——工傷及職業病多、加班多、勞動爭議多。

[1](1)給調研人員的直觀印象:他們通過第一代農民工帶回去的資訊,對城市充滿了嚮往,甚至有些「80後」本身就是跟著打工的父母在城市上學的,他們的思維方式以城市為座標,對農村完全陌生。從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上看,他們完全離開了農村,成為與父輩相區別的城裡人。

但在另一方面,與城市的同齡孩子相比,他們學業不精,缺乏高等教育機會,很多人初中畢業就開始打工。他們和城市孩子一樣被嬌慣,沒有父輩的吃苦忍耐精神,看不上低收入的體力活,又沒有機會找到高收入工作。

(2)追尋「下乙個城市」的理由 :「80後」農民工,由於不滿現狀而到處「漂泊」。這本身是市場對勞動力的調劑行為。

但是,由於他們本身的勞動技能並未因此而提公升,因此流動並沒有明顯改善他們的境遇。

(3)「80後」的打工價值觀:上一代農民工中,願意把孩子帶出來讀書的,基本上都是想藉此讓孩子跳出農門,進入城市;而第二代農民工進城的主要理由是改變自己的農民身份。

新一代農民工中有許多都是攜家帶口進城務工,這與老一代農民工「單打獨鬥」的狀況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由此帶來的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也日益突出。

(4)新一代農民工高度渴望子女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實際上困難重重。我國教育體制是「分級辦學,屬地管理」,這使沒有城市戶口的農民工子女難以享受和城裡孩子同等的教育條件。

調查顯示,北京市**批准的民辦農民工子弟學校,如行知學校和安民小學,多次受到中國青少年**會和「希望工程」的資助,一些公辦學校還和他們結成「手拉手」幫助物件。但接受調查的150名家長,卻對這兩所學校評價不高,有57%的家長認為學校教學質量一般,認為較好的有24%,很好的只有17%。而實際上,這是北京市相對較好的兩所民辦農民工子弟學校。

編輯本段

產生背景

中國改革開放後得三次「民工潮」催生了第

一、第二代農民工人群。

中國的改革最初是從農村開始,從2023年開始大約經過四五年時間,就解決了糧食的問題。緊接著就出現了第一次賣糧難的問題,農村調整產業結構有7000萬公頃土地轉產經濟作物,這種調整刺激了農村加工業的發展,鄉鎮企業蓬勃發展,第一次「民工潮」出現了。

鄉鎮企業共接納一億多的農村轉移勞動力。第一次「民工潮」以鄉鎮企業為就業的目的地,體現了「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的特點。鄉鎮企業發展成為計畫部門的有力競爭者,對計畫部門形成衝擊,侷限於特定觀念,改革沒有珍惜難得的農村城市化的大好機會。

2023年,出現大搶購,乃至於發生擠兌之後,國家採取了緊縮政策,首當其衝影響的是鄉鎮企業為主的中小企業。鄉鎮企業失去資金支援以後,90年代初期一度出現了不太景氣的局面,接納勞動力的能力大大降低。而此時恰逢南巡講話後大力發展開發區,加之城市糧食**制度的取消,2023年突然出現4000萬農民工進城務工,第二次「民工潮」出現。

第二次「民工潮」同第一次不同,這次的目的地是城市。由於戶籍制度以及建立在戶籍制度基礎上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的結果,城市對農民工「經濟吸納,社會排斥」,農民工處於城市的「邊緣」位置。

大量農民工的進入,大大降低了勞動成本。上世紀末,伴隨香港回歸,港澳台製造業開始向廣東大規模轉移,廉價的勞動力、優質的基礎設施和巨大的消費潛力也使中國沿海地區成為國際製造業轉移的重點承接地,這些因素都促使了第三次「民工潮」 的出現,而且,自此開始進城民工的數量持續穩定提高。流動農民工的數量每年以800萬至1000萬的速度增加,目前在城市的農民工的總數有1.

2億。第三階段的流動農民工群體出現了一些新的特徵,他們不再是暫居住城市,而是傾向於長期居住,居住的時間也在不斷地延長,並且有舉家遷移的傾向;「新生代農民工」幾乎沒有務農經歷,對城市的認同超過了對農村的認同;農民工維權意識覺醒,開始訴諸法律和**維護自己的權益。同時,第三階段的農民工所處社會環境也有了改觀,人們開始認識到農民工對經濟發展的巨大貢獻,認識到他們是現代化的「利益相關者」,而不是旁觀者等。

「民工潮」是中國近代社會發展史上的乙個重大事件,它是伴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產生,突破了數十年牢不可破的城鄉二元分割,對整個社會結構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它涉及到我國現代化的路徑選擇,在一定意義上決定著中國未來的發展。「民工潮」一產生就受到了**和學界的高度重視,包括社會學、經濟學、人口學等的不同學科積極參與到對流動農民工的研究中。

編輯本段

與第一代農民工區別

人們的印象多是「大包小包、一頭亂髮」,但在本報等單位主辦的第四屆「民工招聘會」上,出現了不少與此大相徑庭的「新生代」農民工:他們年齡普遍在25歲以下,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時不時地從包裡掏出名牌手機;基本沒有務農經歷,受教育程度較高;他們與上一代農民工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觀和就業觀。

「新生代民工」不再老老實實地待在最髒、最累、最「沒出息」的工作崗位上,不再省吃儉用攢錢往家裡寄,更不會掙夠錢回家蓋房娶媳婦。在受到歧視時,他們會摔門離去。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王春光用更為「學術」的語言對他們進行了描述:新生代民工有76%未婚;基本上沒有務農的經歷,很多是從學校畢業後就直接外出的,甚至連基本的農業常識都缺乏;從動機上看,他們基本上不是基於「生存理性」外出,而是更多地將流動視為改變生活方式和尋求更好發展的契機。

第一代農民工普遍將謀生作為第一目標,建築工地是他們的聚集地,新二代農民工的目光則投向三產服務業、製造業、紡織業、電子業等行業,賺錢只是他們外出打工的部分目的。他們希望在城裡買房,能像城裡人一樣生活。

因為有著更多的企盼,他們找工作時也往往更「挑剔」。「雖然我來自農村,但這並不代表我對生活質量沒有要求。我同樣需要娛樂,需要交友,需要上網來了解全國各地的資訊。

」王玉明今年23歲,初中畢業,一家招工單位對他有意向,但因為單位地處偏僻,上網、外出都不方便,他一口回絕。

「我有技術,不愁工作,我要進大企業工作。我原來那家單位管吃管住,但早晨饅頭、鹹菜加白開水;中午一年到頭都是炒白菜,這樣的生活,我不能忍受。」這是乙個第二代農民工對找工作一直持觀望態度。

許多用工單位很需要這些人,但也對此表現出了相當的擔憂。「現在不少年輕人,在工廠有點不高興,什麼也不想,馬上走人。」一家企業招工負責人曾說,用人單位有一部分認為,第二代農民工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敬業精神差。

編輯本段

新生代民工消費特點

個人消費支出快速增加,不再為攢錢而使自己變成「苦行僧」——這是不同於父輩的顯著特點。

據廣東省統計局抽樣調查顯示,09年第二季度,新生代農民工平均每月掙錢873元,只交回老家232元,即將近八成的工資收入被自己花掉了,或者自己留著了。他們把超過一成的收入花在了文化娛樂和**費上。新生代農民工在接受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受到了一些不良風氣和固有陋習的影響,出現了「嬌子農民工」、「月光族」等現象。

新生代農民工大多是剛剛從學校畢業就直接進入城市打工,既沒有吃苦耐勞的思想準備,也沒有吃苦耐勞的能力和精神,過分追求較好的生活,勤儉節約的品格逐漸淡化。調查顯示,有68.5%的人收入主要用於自己的吃穿住行,工資很少寄回家,70%的人擁有手機或小靈通。

一些人崇尚享受,注重攀比,非理性的消費觀念讓收入較低的農民工生活更加陷入困境。

我國農民工市民化面臨的前沿挑戰是20世紀80年代以後出生的第二代農民工的市民化。隨著第一代農民工年齡的增大和逐步返回農村,新生代農民工陸續進入城市並成為農民工的主體。這部分人的成長的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與其長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1、他們在文化程度、人格特徵、打工的主要目的、城市認同感、生活方式、工作期望、與農村家庭的經濟聯絡等方面與第一代農民工也迥然不同。

2、他們的「城市夢」也比他們的父輩更執著,他們中間大多數人不願意在結束了若干年的打工生涯後回鄉務農。

3、他們中間絕大多數根本沒有務農的經歷和經驗。

編輯本段

歧視與城市融入

「民工」是「農民工」的簡稱。從社會分工角度來看,農民本來是一種職業,然而在中國農民自古以來就帶有身份的色彩。

改革開放以後,農村生產率的迅速提高,使本來就人多地少的農村有了大量剩餘勞動力,當城市工礦產業改革邁開腳步時,大批農民湧入城市務工。其時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

城市對農民入城,既歡迎又有些排斥。農民進入城市大多幹的是最苦、最累、最髒、掙錢最少的工作,的確填補城市職業的許多空白,給城市居民帶來許多方便,也促進了城市經濟的發展;然而,農民湧入城市也帶來了一些社會問題,使得城市居民對他們產生一種拒斥意識。

入城務工人員所受到的經濟上、政治上的待遇,與有城市戶口的工人相比確實也是「二等工人」。他們與有城市戶口的工人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權,同工不同福利保障,就業單位的管理人員還把他們當作另類工人管理,甚至有的城市規定限制他們進入某些行業就業。

這些現象,不僅明顯違反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選擇職業、取得勞動報酬等一系列權利;而且背離了現代社會通行的文明準則,不符合市場經濟的平等規則,傷害了為數眾多的社會成員的尊嚴,固化了城鄉二元結構,妨礙城市發展的正常化程序,甚至對目前的貧富兩極分化也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給人們直接的感覺,就是它放大著社會業已存在的不公。

關於新生代農民工狀況的調研

足跡續寫輝煌 在社會主義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今天,我們依然需要這樣的乙個弱勢群體 代農民工。他 她 們懷著對教育事業的摯愛和忠誠,日出而行,日落而歸,八小時之內奮鬥,八小時之外鑽研,幾十年如一日,有的青絲變白髮,還默默無聞,兩袖清風。他 她 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關心愛護學生,刻苦鑽研業務,勤奮學...

推動新生代農民工政治參與的意義

作者 陶美慶 理論觀察 2015年第03期 摘要 由於新生代農民工身份和職業的特殊性 城鄉二元戶籍制度的限制以及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等因素,農民工的政治參與權利得不到有效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無處維護,農民工逐漸採用非制度化和非理性化的方式維護自身權益,社會危害性極大。所以,推動新生代農民工政治參...

新生代農民工生存狀況調查報告

葉勇光資訊科學與技術 10物51班 10225009 隨著中國工業化 城市化程序的迅速加快,農民工作為乙個龐大的社會群體進入城市,改革開放後出生的新生代農民工已經成為農民工的主體。2010年中共 第一號檔案明確提出 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著力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 為深入了解新生代農民工特點 工作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