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體體積教學設計 配課件

2022-10-15 21:18:05 字數 2435 閱讀 2272

2、 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1)請學生取4個、6個、12個正方體塊,分別擺出不同的長方體,讓學生觀察,記錄這些長方體的體積的長、寬、高。

(2)反饋,課件同步演示

第一組:用4個小正方體拼長方體。

第一種:

體積是多少?

長是多少厘公尺?

寬是多少厘公尺?

高是多少厘公尺?

記錄: 長寬高體積

4 1 14

第二種:

體積是多少?

長是多少厘公尺?

寬是多少厘公尺?

高是多少厘公尺?

記錄: 長寬高體積

2 1 24

(通過課件動態演示用四個小正方體拼長方體的過程,讓學生初步感知長方體體積與它的長、寬、高之間存在的內在聯絡。更直觀、形象,易於學生理解。)

第二組:用6個小正方體拼長方體。

第一種:

體積是多少?

長是多少厘公尺?

寬是多少厘公尺?

高是多少厘公尺?

記錄: 長寬高體積

6 1 16

第二種:

體積是多少?

長是多少厘公尺?

寬是多少厘公尺?

高是多少厘公尺?

記錄: 長寬高體積

3 1 26

(這組同樣通過課件動態演示,使教學內容更具體、形象、直觀,使學生更容易體會。)

第三組:用12個小正方體拼長方體。

(同上)

(通過上面三組flash動畫的動態演示,使抽象的立體圖形在上下、前後、左右層層拼擺的過程中,讓學生很容易理解長方體體積所包含的體積單位及與長寬高之間的關係,引發了每乙個學生積極的情緒體驗。)

(3) 整理資料,發現規律(課件演示)。

通過觀察、交流,讓學生發現規律,板書如下:

長寬高體積

4 × 1 × 14

2 × 1 × 24

6 × 1 × 16

3 × 1 × 26

12 × 1 × 112

……從而發現:長方體所包含的體積數正好等於長方體長、寬、高的乘積。

由此歸納出長方體體積計算公式:

長方體體積=長 × 寬 × 高

這時,教師再提出:如果用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用a、b、h分別表示長、寬、高,那麼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可以怎樣表示?

板書:v=a ×b ×h 或 v=a b h

(以上環節通過課件的動態演示,學生經歷了提出問題-----探索問題-----驗證結論-----概念形成的過程,建立了對長方體體積正確的認知。同時在圖形位置、數量及長、寬、高變化的過程中學生加深了對長方體體積的全面認識,從而使學生的空間觀念進一步提公升。)

(4) 知識遷移,歸納正方體體積計算公式。

教師:如何計算正方體的體積呢?

課件演示,學生觀察、交流後歸納:

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

同樣,教師再提出:如果用v表示正方體的體積,用a表示稜長,那麼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可以怎樣表示?

v=a ×a×a或 v=

三、鞏固應用,加深理解。

1、 用1立方厘公尺的小正體擺成如下的圖形,他們的體積各是多少?

(課件出示)(此題在教學中若教師用筆畫圖,不但耗時而且還會不標準、不美觀,通過計算機課件來出示,不但快捷,而且能解決所有的這些問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計算體積。

(課件出示)(效果同上)

3、 乙個藥盒長6厘公尺,寬和高都是3厘公尺。現有乙個長12厘公尺,寬6厘公尺,高6厘公尺的紙箱,內側的尺寸如圖,這個紙箱中最多能放多少盒藥?

(課件演示)(此題在大紙盒內擺小藥盒,用實物演示具有很大的侷限性,比如紙盒是不透明的,學生看不到紙箱裡面的擺放過程,而這裡利用課件動態演示,讓學生直觀形象的了解橫擺、豎擺、側擺這三種方式,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感。)

四、精彩活動,拓展延伸。

我說你搭。

用體積是1立方厘公尺的小正方體擺長方體。

(課件操作)(此題讓學生在電腦課件中用拖拽的方式進行拼搭,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活動的參與性,不但創設了讓學生獨立思考、共同研究交流的學習氛圍,同時讓學生深深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五、數學萬花筒。

(課件演示)(把教材內容用課件的形式展現出來,既便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有利於全體學生共同研究交流。)

〔總評:

課堂上,老師力圖將靜態的數學知識轉變成動態**過程,讓學生在變(長方體長寬高中兩量不變,一量變)、擺(分別用4個、6個、12個小正方體擺長方體)、思(探索長方體體積規律)、搭(任意拖拽搭長方體)、悟(在大長方體中擺小長方體需要考慮擺的方式)等**活動中,將抽象的立體圖形通過動態演示直觀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索長方體體積計算方法的全過程,體驗數學,感悟數學,不僅突破了本課中的重難點,而且使學生的空間觀念進一步提公升。〕

長方體體積教學反思

2 把握已有經驗是激發學生創新潛能 提高實踐能力的重要前提。從教學過程與調查所見,科學 能力的形成與發展是乙個逐步提高 不斷進步的過程。教學時立足於學生的學習基礎 能力發展水平以及興趣愛好和潛能,根據其形象思維 感性思維和經驗型的邏輯思維為主的特點,設計必要的教學環節,讓學生自我發現其原有認識中的不...

長方體體積教學反思

學生是重要的課程資源 長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 教學反思 張槎街道村尾小學陳珊玫 教學案例 在教學 長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 的數學練習課上,我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用不同的方法解答這樣一題 看圖求長方體的表面積。學生列出了 5 5 5 10 10 5 2 5 10 4 5 5 2等兩種解法的算式,我都給予了積極...

長方體的體積

田營姜樓小學袁偉 教學內容 長方體 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使學生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 初步學會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同時發展他們的空間觀念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