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五年級科學下教案

2022-10-13 05:33:05 字數 4997 閱讀 5345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教案

第一單元神奇的機械

一、什麼叫機械

一、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通過分析、判斷那些物品屬於機械。

2、能夠通過對比,知道機械可以降低工作難度或省力。

知識與技能:

1、知道複雜機械是由簡單機械組成的,複雜機械又叫做機器。

2、知道人類很早就開始製造和使用機械,科學在不斷發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機械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關係。

2、願意合作與交流。

二、教學準備:教學準備各種簡單的工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談話:如果院子裡有一塊幾個人都搬不動、很大、很重的石頭,想把它移動一下,怎麼辦?通過學生說出的方法引出本課課題:什麼是機械。

(二)學習新課

1、認識機械

(1)當你第一次看到「機械」這個詞時,你首先想到了什麼?

(2)請同學以小組討論的方式,來說一說,你認為的機械有那些?

(3)學生匯報,其他同學可以給予補充。

(4)教師出示簡單工具的實物**,請學生判斷這些工具是否屬於機械。

2、指導學生認識機械的含義

(1)學生回答後,教師給予肯定。明確以上出示簡單的工具都是機械。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感興趣的簡單工作討論:這些工具主要是用那些部分在工作,給人們帶來了什麼方便,並記錄匯報。

(3)揭示機械的概念,說明簡單機械與複雜機械的區別與聯絡。

機械名稱

工作部分

帶來的方便

3、指導學生認識機械的作用。

(1)用手搬不動的大石頭,用木輥能撬動,這說明機械的什麼作用?

(2)以小組為單位,選擇教師提供的工具,做使用與不使用機械能對比實驗,集合機械給人類帶來的益處。(教師要提醒學生操作時注意安全,防止發生意外)

討論:要是沒有下面這些機械幫助人們工作,將會出現什麼情況?

四、介紹古代機械

(1)們看書中幾組古代簡單機械**,講解人類製造、使用機械的悠久歷史。

(2)生分析古代工具如何降低工作難度或省力的,感受先人的智慧型。

五、布置作業

要求學生利用課餘時間,觀察或者調查生活中還有那些物品也屬於簡單機械,它們怎樣方便了我們的生活。

2.怎樣移動重物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能夠蒐集生活中應用槓桿原理的事例說明槓桿的作用。

·會做槓桿原理的**實驗,並依據資料對槓桿原理進行解釋。

科學知識:

·知道槓桿是可以圍繞固定點轉動並提公升重物的撬棒。

·知道使用槓桿時的三種情況:省力、方便、平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喜歡進行科學**活動,並從中體驗和感受樂趣。

·留心周圍事物,關注有關機械的使用和研究。

教學重難點:

做槓桿原理的**實驗,並依據資料對槓桿原理進行解釋。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演示實驗器材:果糖罐頭、螺絲刀、一根比較結實且長的木棍、支撐用的木墩;

分組實驗器材:簡單機械實驗盒、槓桿尺、鐵架臺、鉤碼、彈簧秤等。

2、學生準備:

鉛筆、硬幣、尺子,生活中常用的各種工具(剪刀、鉗子、鑷子、開瓶器等)。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研究主題

1、談話:老師需要你們幫我解決乙個問題,現在我打不開罐頭。你們誰能幫助我?

【說明】起先不提供任何工具,讓學生直接用手開;如果打不開,再問學生是否需要什麼工具來幫忙。

2、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3、提問:如果現在要你移動的不是罐頭的蓋子而是一塊你根本搬不動的大石頭,你怎麼辦?(學生討論並發表意見)

4、操作演示後揭示:這種用來撬開或者提公升物體的工具叫槓桿,是人們最早使用的最為簡單的機械之一。相傳古埃及人就是用這種「棒」搬動巨石,建造了金字塔。

5、談話:這些「棍」、「棒」有什麼特點?它們為什麼能產生如此大的力?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種能撬動大石頭的裝置——槓桿。

二、認識槓桿的結構,**槓桿的功能

1、談話:在力的作用下能夠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槓桿。所以要構成乙個槓桿,必須有哪些材料?

(乙個支點和一根能繞支點轉動的硬棒。)

2、教師畫槓桿的示意圖,引導學生結合示意圖分析,認識槓桿的支點、動力和阻力等。

3、分組實踐操作活動。

⑴要求每個小組有一把尺子、一支鉛筆和一些硬幣。

⑵把鉛筆(支點)放在尺子的中間刻度下方。

⑶在尺子兩端各放一枚硬幣,觀察發現了什麼。

⑷指導學生記錄他們的觀察結果。

⑸**:如果在尺子一端的一枚硬幣上再加一枚,會發生什麼?

⑹做測試,並記錄結果。

⑺找出一種方法,在尺子的一端放兩枚硬幣而使尺子仍然保持平衡,實驗並記錄他們的答案。

⑻在尺子兩端放不同枚硬幣的前進下,尋找到多種使尺子平衡的方法。

4、分析討論實驗資料。通過實驗你有什麼收穫?

5、討論:

⑴槓桿是否都省力?

⑵槓桿在什麼情況下省力?在什麼情況下費力?在什麼情況下不省力也不費力?(作簡單示意圖表示。)

三、鞏固應用、拓展延伸

1、認一認大家帶來的工具,你知道是怎麼使用的嗎?

2、說說槓桿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⑴生活中有哪些省力的槓桿?(剪刀、起釘錘、開瓶器、撬棒、老虎鉗、手推車、夾殼器、園藝剪刀等。)

⑵生活中用到哪些費力的槓桿?為什麼費力還要用它?它還有什麼作用?(鐵鍬、掃帚、鑷子、釣魚杆等,因為使用它們可以使操作活動變得更加方便。)

⑶生活中哪種槓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天平、蹺蹺板)

3、觀察課本插圖: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費力的?

4、討論:阿基公尺德曾經說過,如果能找到乙個支點,就能把整個地球撬起來。他說得有道理嗎?你覺得是否可行?

四、課後小結。

3.斜坡的啟示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通過觀察,描述斜面構造上的要素;

2.能夠就斜面要素與用力大小的關係提出疑問,了解問題的需要,**可能的答案;

3.能通過實驗驗證斜面省力的原理。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斜面是簡單機械之一,了解它的結構特徵及組成;

2.知道斜面及其變形——螺旋的功能及作用;

3.了解斜面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科學實驗活動,體驗和感受科學**的樂趣;

2.關注身邊的簡單機械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難點:能夠就斜面要素與用力大小的關係提出疑問,了解問題的需要,**可能的答案;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⑴演示材料:盤山公路、橋梁的引橋等**、斧子、葡萄酒開瓶器、瓶子上的蓋子、水龍頭、螺絲釘、一段圓木等。

⑵分組實驗器材:乙個封閉的重盒子、長短不同的木板、鐵架臺或其他支架、彈簧秤、滑輪組、書、各種螺釘、各種楔形或螺旋的工具、三角形紙片。

2、學生準備:拉鍊、帶蓋子的塑料瓶等實物。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一、設定情景,引入斜面。

1、提問:我們已經學過了哪幾種簡單機械?這些簡單機械各有什麼作用?

2、談話:假如有乙個沉重的機器要你從低處搬到高處,你會怎麼做?小組討論,並利用身邊的現有材料操作演示搬運活動。

3、交流,比較:哪一種方法搬運起來更容易些呢?

4、小結:利用斜坡,搬運工作會簡單許多。用了斜坡,將沉重的機器用手推車推到高一點的地方就不是很困難了。(畫示意圖)

二、觀察斜面,分析斜面要素

1、出示盤山公路、橋梁的引橋、樓梯等的**,引導學生觀察:這些事物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2、交流、歸納總結:都可以將物體提公升到乙個高度;都具有乙個傾斜面。

3、揭示:像盤山公路、橋梁引橋這樣的斜坡或傾斜面叫斜面。斜面是與水平面成一角度的平面。(板書:斜面)

4、討論:影響斜面傾斜度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來調整斜面的傾斜度?(影響斜面傾斜度的因素有兩個方面:一是斜面的長度,二是斜面的高度。這也是斜面的兩個要素。)

三、實踐操作,研究斜面要素對力的影響

1、出示問題:乙個斜坡的坡度大小(斜面的長短)到底是如何影響小車運動時拉力的大小的呢?

2、學生提出假設。

3、如何通過實驗來驗證自己的假設?小組討論,設計實驗。

4、交流:你是如何設計實驗的?需要什麼材料?(鼓勵學生盡量使用身邊現有的材料來做簡單的實驗)。

5、評點學生的實驗設計,並作指導。

可以分別從影響斜面傾斜度的兩個因素去考慮並實驗操作:斜面的長度和斜面的長度。各組同學在實驗操作時要保持其中乙個量的不變。

6、學生按假設的不同分組實驗,收集相關資料,填寫活動記錄。

7、匯報實驗現象,交流實驗收穫。

8、提問:比較全班同學測得的資料,你有什麼發現?

9、小結:如果斜坡的長度不變,斜坡的坡度越大,小車運動所需的拉力也越大;如果保持斜面的高度不變,增加斜面的長度,斜坡越長,小車運動時所需的拉力越小。

10、出示盤山公路的**,提問:通往山頂的公路為什麼不修成滑梯一樣的斜面?公路繞著山盤旋而上,與直上直下的道路相比哪些方面有了改變?盤山公路為什麼要修成這樣呢?

四、認識變形的斜面

1、實踐操作活動:從紙上剪下乙個直角三角形,將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貼在一支鉛筆上,然後將紙圍著鉛筆繞起來。你發現了什麼?

2、出示螺釘,組織觀察並討論:螺釘上的螺紋與斜面有什麼關係?

3、小結:螺旋是一種變形的斜面。斜面的斜坡越長,繞在圓柱形物體上的螺紋就越密。

4、討論:使用斜面可省力,使用螺旋也可以省力嗎?為什麼要把釘子做成螺旋狀的?

5、出示一段圓木,你可以把它掰開嗎?借助於什麼工具可以把這段圓木分開?(出示:斧子)觀察斧子的剖面結構。我們把這種形狀叫做「楔形」。楔形是兩個背對背的斜面。

6、指導一學生操作實踐,利用斧子的楔形結構將圓木劈開。說說感受。

7、還有哪些工具也是楔形的?

8、組織學生觀察拉鍊:你是否嘗試過用手把拉鍊的兩邊扣到一起?怎麼樣把拉鍊的兩邊分開或者合上呢?

實踐操作,體驗拉鎖的重要作用。

9、小結:螺旋、楔形等都是斜面的變形。

五、學習應用,遷移拓展

1、出示多幅**,解釋一下它們是如何省力的?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全集

第一課什麼叫機械 過程與方法 能夠通過分析,區分簡單機械和複雜機械。能夠通過對比,認識機械的作用。能夠在提示下調動生活經驗對概念的外延進行搜尋。知識與技能 知道什麼是機械和機械的作用。知道簡單機械與複雜機械的區分。知道複雜機械是由簡單機械組成的,複雜機械又叫做機器。知道人類很早就開始製造和使用機械。...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科學

神奇的水 說課稿 平昌縣坦溪小學譚春暉 各位評委 大家好 一 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 科學 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3課 神奇的水 本課與 觀察水 一課共同組成對水的認識。在 觀察水 一課,學生已對水的顏色 氣味 味道等物理性質有了基本性的認識。而 神奇的水 老師將要帶領學生去研究水的毛細...

蘇教版 小學五年級下冊全冊科學教案

第一單元神奇的機械 第一課什麼叫機械 過程與方法 能夠通過分析,區分簡單機械和複雜機械。能夠通過對比,認識機械的作用。能夠在提示下調動生活經驗對概念的外延進行搜尋。知識與技能 知道什麼是機械和機械的作用。知道簡單機械與複雜機械的區分。知道複雜機械是由簡單機械組成的,複雜機械又叫做機器。知道人類很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