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碗少年》教學設計

2022-10-12 18:24:03 字數 4192 閱讀 9853

一、知識與能力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課文的表達順序,懂得「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2、品讀課文對人物動作、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學習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尊重閱讀教學的原則,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教師做適當的引導,幫助學生在自讀、品讀、感情朗讀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知、理解,進而感悟事件中蘊涵的深刻哲理。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作者對頂碗少年的敬佩和讚嘆之情。

2、感悟「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養學生勇於面對挫折的信心和勇氣。

把握主要內容,弄清頂碗少年是怎樣面對失敗,又是怎樣堅持一次次表演,最後獲得成功的。

體會作者的情感,並從頂碗少年的表演中領悟人生哲理。

1、詞語卡片。

2、蒐集趙麗巨集的資料。

3、多**課件。

1課時。

一、揭示課題,匯入新課

1、教師談話:同學們,你們看過雜技嗎?都看過哪些雜技表演?(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積累自由反饋)

2、教師小結:同學們,我們看到的都是雜技在舞台上成功的表演。其實,雜技是一項很複雜的表演,「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

」今天,我們就去了解一下頂碗少年的故事。(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3、介紹作者:這是我國著名作家趙麗巨集先生的作品。

趙麗巨集,l951年出生於上海市。著有散文集《生命草》、《愛在人間》、《瑪雅之謎》等,報告文學集《新畫》等六十餘種著作,有四卷本《趙麗巨集自選集》行世。作品曾數十次在海內外獲獎,散文集《詩魂》獲中國新時期優秀散文集獎,《日晷乏影》獲首屆「冰心散文獎」。

4、教師導語:《頂碗少年》講述的是乙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按要求自讀課文。

二、提綱導路,學生自讀

l、讀通課文,聯絡上下文或利用工具書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不失風度驚心動魄陶醉不知所措

2、想一想課文講述了一件什麼事情。

3、填空:這真是一場()的雜技表演。

4、把令你感動的句子畫出來、把自己的感受標註在旁邊。

三、集體反饋,整體感知

1、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檢查學生生字詞語的認讀情況。

2、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不失風度:不喪失美好的舉止姿態。

驚心動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文中指頂碗少年的表演使作者受到很大震動,留下深刻印象。

陶醉:形容沉浸在某種境界或思想活動中。文中形容觀眾沉浸在優美的雜技表演之中。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

3、指名反饋:課文講述了一件什麼事?

(文章描寫了一場扣人心弦的雜技表演。演雜技的頂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敗了,但他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一切重新開始;第二次,碗又掉下來了,少年又鎮定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鞠了一躬;第三次,終於把碗穩住了,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多少年後,作者每每想起,總會產生一陣微微的激動……)

4、教師:請同學們快速地默讀課文,想一想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這篇課文的。

5、指名反饋。(作者採用回憶的方式描寫二十多年前的故事,以雜技表演的順序「第一次失敗——第二次又失敗——第三次成功」為線索進行描寫,最後抒發內心的感嘆和激動。前後照應,首尾呼應)

6、指名反饋:反覆讀了課文,你覺得這是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精彩、驚心動魄、緊張、扣人心弦、感人……)

7、教師小結:不同的人,對這次雜技表演的感受是不同的。不論是精彩,還是驚心動魄,總的來說,這場表演令作者永生難忘。

因為作者從中悟出了一些人生的哲理。這份哲理是什麼?接下來,我們通過文中描寫少年三次表演以及觀眾的反應的語句,來**這個哲理。

四、品讀語句,感悟哲理

1、教師出示要求,引導學生進一步研讀。

畫出描寫少年表演時的情形以及描寫觀眾的語句,讀一讀,把你的感受和同學交流一下。

2、集體反饋,感情朗讀。

第一次表演:

「在輕鬆優雅的樂曲聲裡,只見他頭上頂著高高的一疊金邊紅花白瓷碗,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著肢體,做出各種各樣令人驚羨的動作,忽而臥倒,忽而躍起……一大疊碗突然從他頭上掉了下來!」

(1)指名反饋:從這些句子中,你讀懂了什麼?(少年表演的動作柔美;少年的表演技藝高超;表演的難度很大;還讀出了作者的擔心、緊張)

(2)教師小結,指導感情朗讀:同學們,少年柔美的動作和優美的樂曲融為一體,給了我們美的享受。可搖搖晃晃的碗也讓觀眾變得緊張起來。

可是,意外還是發生了。你們能把那份緊張讀出來嗎?(教師出示語句)

「在乙個大幅度轉身的剎那間,那一大疊碗突然從頭上掉了下來!」

(3)指名反饋:此時,觀眾的反應怎樣?(所有觀眾都驚呆了)而少年的表現卻是——?(指名反饋,教師板書:沒有慌亂)

「台上,卻並沒有慌亂。頂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著,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

(4)引導想象:此時的少年會在心裡對自己說什麼呢?(提示:不要慌,平時訓練都沒有差錯,今天怎麼能出差錯呢?要鎮定,再來一次,肯定沒有問題)

(5)教師小結,導讀:是的,正如你們所說的,少年是那樣的自信、從容。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台上,卻並沒有慌亂……

第二次表演:

a、描寫少年的語句:

「於是,**又響起來,碗又高高地頂到了少年頭上,一切都要重新開始。少年很沉著……碗,又在他頭頂厲害地搖晃起來。」

「少年急忙擺動腦袋保持平衡,可是來不及了。」

「台上,頂碗少年呆呆地站著,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少年鎮靜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們鞠了一躬。」

(1)引導學生自由品讀句子,體會少年內心的變化過程。

(2)指名反饋,教師點撥。

沉著、鎮定、自信、緊張、喪失勇氣、鎮靜、自信、充滿勇氣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體會少年內心的變化過程。

b、描寫觀眾的語句:

「觀眾們屏住氣,目不轉睛地盯著他頭上的碗……眼看身體已經轉過來了,幾個性急的外國觀眾忍不住拍響了巴掌。」

「場子裡一片喧嘩。」

「觀眾中有人在大聲地喊:『行了,不要再來了,演下乙個節目吧!』好多人也跟著喊起來。」

(1)指名反饋:第二次表演開始了,作者對觀眾**表演時的描寫讓你感受到了什麼?(雜技表演的驚心動魄、扣人心弦)

(2)教師:可第二次的表演還是失敗了,「場子裡一片喧嘩」,人們在議論什麼呢?(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不要演了,一直失誤還演什麼?**吧,根本就不行……)

(3)引導換位思考:同學們,你們就是那位少年,把你當時的心情告訴大家吧!(鼓勵學生走進少年的內心世界,自由地說一說)

(4)教師小結:是呀,一次次的失敗,嚴重地打擊了少年的自信心,他呆呆地站著,臉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白髮老者的出現使少年重新鼓起了勇氣。

(出示下面的句子,讓學生一起讀一讀:「少年鎮靜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們鞠了一躬。

」)第三次表演:

(1)教師導讀:經歷了兩次失敗,少年沒有被嚇倒。「鎮靜」表現出少年經受起了失敗的考驗,又重新開始第三次表演。我們一起把少年第三次的表演讀一讀。

「當那疊碗又劇烈地晃動起來時,少年輕輕抖了一下腦袋,終於把碗穩住了。」

(2)教師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句子:同學們,少年的成功容易嗎?(不容易)他經歷了幾次的失敗?

(兩次)我們可以想象在少年上台表演前,他有過多少次的失敗呀!這份成功讓我們都久等了。我們一起懷著對少年的讚嘆以及祝賀,把這句話讀一讀。

3、教師小結:這是頂碗少年三次表演的過程,作者緊緊圍繞表演的「驚心動魄」,生動地再現了少年表演時的動作、神情以及觀眾**表演時的反應,不僅體現了表演的難度之大,還烘托了表演的緊張氣氛,給人以啟發。

4、教師:你們從中悟到了什麼?(失敗乃成功之母;在困難面前不能輕易放棄;對他人應多乙份的寬容和諒解;要相信自己……)

5、教師引導練筆,深化主題:讀到這裡,你們能體會到作者每次想起這場表演、心裡的那份微微的激動了吧!拿起筆,把作者省略的部分補充完整。(教師出示練習)

6、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後乙個自然段。

五、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同學們,「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人生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一次成功。我們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甚至失敗。

但我們不能丟失的是對生活的那份信心和勇氣,是在失敗面前不低頭的堅定信念。

六、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蒐集名人在失敗中收穫成功的故事,然後和同學進行交流。

3、比一比,組成詞。

竟( ) 虛( ) 採( ) 錯( )

競( ) 慮( ) 彩( ) 措( )

4、寫反義詞。

鎮靜( ) 柔軟( ) 責怪( ) 精彩( )

緊張( ) 成熟( ) 退卻( ) 喧嘩( )

《頂碗少年》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借助詞典,聯絡上下文,理解 座無虛席 驚羨 歉疚 驚心動魄 陶醉 等詞語。2 正確 流利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章蘊含的哲理,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獲得成功的道理。3 學習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的寫作方法。教學重難點 重點 體會文章蘊含的哲理,懂得不論...

頂碗少年教學設計和反思

新江小學王海燕 教學目標 1 正確 流利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語言。2 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獲得成功的道理。3.透過對人物動作 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知作者表達情感的方式。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對頂碗少年的動作 神態的描寫,了解少年是...

《頂碗少年》教學反思

頂碗少年 這篇文章描寫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雜技表演。文章在於引導學生體會頂碗少年鍥而不捨 勇敢頑強的精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通過指導學生閱讀觀眾的反應和少年的反應來讓學生感悟少年在連續兩次失敗後,在觀眾的巨大壓力下堅持不懈的精神。因此,我設計了兩條線來幫助學生理解 因為觀眾的反應只是為了能更好地襯托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