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乘法教學設計

2022-10-12 15:48:03 字數 2854 閱讀 2229

《口算乘法(一)》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理解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進製)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動手操作,引導學生探索思考,並使學生經歷兩位數乘一位數(進製)口算方法的形成過程,感受演算法多樣化。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口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熟練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百以內)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兩位數、幾百幾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算理。

三、教學準備

主題圖、小方塊等。

四、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匯入新課

出示口算題:

學生口答,並任選兩題說說口算的方法。

教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每一組題目,你有什麼發現?

學生1:每組的第二題都是整十數乘一位數。

學生2:後兩組的第三題都是在求前兩題的計算結果之和。

教師:同學們真是善於觀察,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新知識!(板書:口算乘法)

【設計意圖】通過對舊知的複習鞏固,建立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絡,為新知的學習作鋪墊。

(二)創設情境,**新知

1.觀察收集資訊,提出問題。

出示教材第41頁例1主題圖。

(1)讓學生觀察主題圖,說說圖中有哪些數學資訊。先跟同桌說一說,再找學生回答。

(2)根據學生收集的數學資訊,進行板書:每筐裝15盒士多啤梨,買了3筐。

(3)讓學生根據剛才收集的資訊,提出乙個數學問題。

(4)讓學生將條件和問題完整地說一說。

【設計意圖】把問題置於情境之中,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並鼓勵學生相互交流討論,並補充他人捕捉到的資訊,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判斷能力。注意強調條件及問題的完整性。

2.動手操作,**新知。

(1)學生獨立列式,匯報結果。(板書:15×3=?)

(2)小組討論口算方法,並指定學生匯報。教師引導學生用規範語言表述,並板書學生的口算方法。

口算方法預設:

方法一:15×3表示3個15相加,即15+15+15=30+15=45。

利用學具小方塊擺一擺,演示計算過程,如下圖:

方法二:列豎式進行計算。

教師板書列豎式的計算過程。

方法三:15分成5和10,10×3=30,5×3=15,30+15=45。

利用學具小方塊擺一擺,演示計算過程,如下圖: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得出:將15拆成整十數「10」和一位數「5」, 先算每筐10盒,3筐就是10×3=30(盒),再算每筐5盒,3筐就是5×3=15(盒),兩次計算結果相加,就可得到總數是45盒。

方法四:15分成9和6,9×3=27,6×3=18,27+18=45。

利用學具小方塊擺一擺,演示計算過程,如下圖: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得出:將15拆成兩個一位數,比如「9」和「6」,每筐先算9盒,3筐就是9×3=27(盒),再算每筐6盒,3筐就是6×3=18(盒),兩次計算結果相加,也可以得到總數是45盒。

……(3)教師對學生的口算方法給予肯定,並歸納總結板書,使學生充分感受口算方法的多樣化。

(4)分析上述幾種方法,討論這幾種方法的特點,並說說你最喜歡的方法以及原因。

學生先討論交流,教師最後總結。

預設:第一種方法是用連加解決問題的,過程比較麻煩。如果是計算15×6,乙個乙個地加,要加5次才能得出結果。

第二種方法是想豎式口算的,容易忘記進製而導致錯誤。

第三種方法是把兩位數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分別乘另乙個乘數後,再把兩次計算結果相加。計算比較簡便,也不會因為有進製而出錯。

第四種方法是把兩位數拆成兩個一位數,分別乘另乙個乘數後,再把兩次計算結果相加。與第三種方法類似,計算過程也相對簡便一些,但並不適用於所有的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這是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兩位數都可以拆成兩個一位數,比如27×5中的27就不能拆成兩個一位數。

3.鞏固練習,內化新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完成下列練習。

22×4= 18×5= 26×3= 14×6=

(2)學生匯報自己的演算法,感受將兩位數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的優勢。

4.深入**,發現規律。

(1)想一想:150×3= 。

小組討論交流口算方法,指定學生匯報。引導學生知識遷移,將150拆成100和50,100×3=300,50×3=150,300+150=450。

(2)完成教材41頁「做一做」前兩列計算題。

11×5= 14×4=

110×5= 140×4=

參***:55,550;56,560。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思考,發現每組題目得數之間的規律。學生口述,教師糾正規範語言描述,共同歸納出計算規律:口算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時,先不看零,口算出結果再在結果後面添上零。

(3)利用規律,完成教材41頁「做一做」後兩列計算題。

15×6= 23×4=

150×6= 230×4=

參***:90,900;92,920。

【設計意圖】在**演算法的環節,充分放手讓學生去交流、討論,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練習中,將多種演算法進行對比,體驗最佳演算法。

(三)積極思考,提公升練習

1.完成教材43頁練習九第1題。

獨立完成,學生匯報,集體訂正。

3.完成教材43頁練習九第3題。

學生收集數學資訊,突出「限乘21人」,培養學生安全乘車的意識。

【設計意圖】本課練習設計了三個層次,基礎應用旨在進一步鞏固兩位數乘一位數、幾百幾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演算法,並學會利用新知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四)課堂小結,暢談感受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兩位數乘一位數、幾百幾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你有什麼收穫?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精煉的語言提煉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口算乘法教學設計

興慶區第二十四小學孔亞南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三年級上冊第68頁 69頁 71頁 73頁內容。教學目標 讓學生能夠掌握整 十 整百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並能熟練計算,培養學生發現問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具體生動的情景中,讓學生經歷整 十 整百乘一位數的口算過程,學會口算方法。培養學生從數學的角...

《口算乘法》教學設計及反思

整十 整百數乘整十數 陳俊麗教學內容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教科書第58頁例1 做一做 練習十四的第1 4題。教學課型 新授課。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使學生經歷整 十 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乘法的過程,能比較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2 學會運用整 十 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乘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 培養學生...

《口算乘法》教學反思

口算乘法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口算整十 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教學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兩點 一 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把計算教學與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口算是筆算的基礎,如果過多地強調口算技能 正確率的訓練,簡單 重複 機械的訓練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在本節課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