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數學上

2022-10-12 15:45:13 字數 4857 閱讀 8938

第一單元認識更大的數

一,單元教學目標 :

1. 經歷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見大數的過程,感受學習更大數的必要性,並能體驗大數的實際意義。

2. 通過實踐操作活動,認識億以內數的計數單位,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係。

並會正確讀、寫以及比較數的大小。

3. 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認識資料改寫單位的必要性,掌握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的改寫方法。

4. 理解近似數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的意義,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數的方法,能對更大的數進行估計。

二.單元重點:

本單元在學生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更大的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掌握更大數的讀寫,並能在資料的收集過程中,認識近似數。學習的內容主要有四個部分:億以內數的認識、億以內數的讀寫、大數的改寫以及近似數的認識。

三.單元難點:掌握更大數的讀寫

四.學情分析:

本單元學生認識的數都是一些較大的數,一般學生在生活中接觸得比較少。為增加學生的感性知識,豐富學生對數的認識,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數一數的活動。第一次數數,通過數人民幣的過程,認識「十萬」。

人民幣是學生相對比較熟悉的,也是他們能直接感受的。教材中安排的一疊人民幣是一萬元,那麼九疊人民幣是幾萬元呢?當再增加一萬元後,又是幾萬呢?

對於這些問題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進行交流,從中逐步引出「十萬」的計數單位。當然,在課堂教學中不可能直接請學生數這麼多的人民幣,因此,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製作一些卡片來替代,如1張卡片代表一萬元,那麼9張卡片是多少元呢?第二次數數,通過賣轎車的活動,認識「百萬」、「千萬」、「億」。

五.教材分析:

教材中安排的「1輛轎車賣100000元」,目的是提供給學生數的機會,通過逐步數的過程,認識「百萬」這一計數單位。如果學生的基礎比較好,就不需要逐一數數,也可以跳躍式的數。如1輛轎車賣100000元,那麼2輛、3輛是多少元呢?

6輛、7輛是多少元呢?10輛是多少元呢?由於學生有了前面兩次數數的經驗,認識「千萬」、「億」這兩個計數單位就可以精簡一些,以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第三次數數,練習過程中的數數。練習中安排的多道題目都是需要學生數一數,力圖通過數一數的過程,進一步理解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係,體會到十進位制計數的特點。

教材中安排的「森林面積」活動,是一些有關植樹的題材,這些題材的資料中有些是精確的,有些是近似的。出示這組資料後,可以讓學生自己說一說,並討論為什麼會形成這些近似數,從而讓學生明白近似數產生的過程,以加深對近似數概念的理解。接著,讓學生自己舉例說一說生活中的近似數。

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幫助學生進行辨別,區分精確數與近似數的差異。

求近似數方法教材採用觀察思考的方法,把一組不同的近似數放在一起,根據不同的要求,得出不同的近似數。教學時,可以採用對比的方法,將這一組資料整齊排列,然後請學生進行觀察,接著再進行討論。如精確到千公頃:

約是224319千公頃,那麼千位上的「9」是怎麼出來的?通過一組資料的比較,相信學生能發現求近似數的方法。

近似數在具體的運用中,將根據不同的需要取不同的精確值。教材第11頁第2題安排的練習,就是一道根據實際情景需要選擇不同的近似數。在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自己進行選擇,然後再進行分析,尋找其中的規律。

一般說,是以對應的方法來確定。如第⑴題中,全國造林是以「萬公頃」為單位,那麼比較內蒙古自治區的造林也應用「萬公頃」為單位。第⑵題2023年內蒙古自治區造林是以「千公頃」為單位,那麼比較2023年的造林數也應以「千公頃」為單位。

第一節數一數

教學目標:

1. 通過「數一數」的活動,感受學習較大數的必要性,並能體驗較大數的實際意義。

2. 認識「十萬」、「百萬」、「千萬」、「億」等較大的計數單位,並能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係。

教學重、難點:

1. 感受大數的必要性,體驗達數的實際意義。

2. 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係。

教學具準備:計數器若干個。

活動過程:

活動一:創設情境,認識十萬。

小青媽媽在銀行上班的情境,學生讀圖,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

1. 出示1張100元的人民幣的**,以下均可採用**代替),讓學生說說它的面值。

2. 說一說10張、100張人民幣是多少元?

3. 在此基礎上,引出一疊人民幣(100張百元的人民幣)的概念。然後按照一萬、二萬、三萬、……的順序,讓學生數一數9疊人民幣是多少元?

4. 在數的過程中,用計數器上的珠子「撥一撥」,以增強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

5. 當學生數到九萬時,教師可以提出:「再加上一萬是多少?」的問題,以供學生思考。

6. 在學生充分的討論中,引出「十萬」的計數單位。

設計思路:「十萬」是乙個比較大的計數單位,在學生的生活範圍內一般較少接觸,沒有直觀的感性認識基礎,本活動創設的目的是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活動二:認識百萬、千萬、億……等計數單位。

推理活動中認識「百萬、千萬」:第3頁一輛轎車賣十萬元,那麼2輛、3輛賣多少元?……10輛賣多少元?同樣,10個十萬是多少萬?10個百萬是多少元?

1. 在學生認識「億」的計數單位時,可以讓學生充分地想象。當說到10個千萬是多少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命名新的計數單位,在學生各種命名中,教師然後才引出「億」的計數單位。

2. 在計數器上進行操作,並把每一次認識的新的計數單位都與計數器對應起來。這樣,既可以理解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係,又能較直觀地認識計數單位的大小。

活動三:練習活動

1. 說一說,撥一撥。

讓學生認識相鄰計數單位之間關係,通過學生的撥珠活動,既可以鞏固對較大數的認識,又能使他們進一步理解十進位制計數方法「滿十進一」的計數原則。所以,這一活動應讓學生自己嘗試操作,在多次嘗試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歸納「滿十進一」的方法。

2. 第2、3、4題是直接對抽象的數進行數數,在數的時候首先需要學生審題,明白數數的要求;其次學生在數到「滿十進一」時,教師作一些追問,以明確什麼時候進製,什麼時候是按順序數。

3. 第5題讓學生自己填寫,交流自己的想法。

4. 第5題是理解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係,比較有效的方法是讓學生有直觀的影象結構作支撐。所以,在開展本題的活動時,可以運用計數器的直觀性特點,從計數器上前後兩檔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義,來理解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係。

活動四:實踐作業

1. 閱讀你知道嗎?小組交流想法。

2. 每人收集5個生活中的大數,小組交流後全班交流。

3. 在計數器上撥數、讀數。

第二節人口普查

教學目標

1. 經歷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見大數的過程,並能說出這些大數的意義。

2. 能對多位數進行估計,發展估計意識。

3. 會正確讀、寫多位數。

教學重、難點:

1. 能對多位數進行估計,發展估計意識。

2. 會正確讀、寫多位數。

教學具準備:

計數器若干、學生課前收集的大數

活動過程:

活動一:讀、寫更大的數。

1.學生交流收集的生活中的大數。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資料,以供學生討論。

(1)你能讀出這些數嗎?

(2)你能寫出香港和澳門的人口數嗎?

2. 讓學生對收集的資料根據大小進行分類,然後與學生共同討論「億以內的數」的讀法,並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能自己歸納讀數的方法;接著與學生討論「億以上的數」的讀法。學生在進行讀數時,必須與數字順序表結合起來,以增強學生的直觀性。

同樣,在寫數方面,也可以分兩步進行,先寫「億以內的數」,再寫「億以上的數」。

3.如果學生收集的資料中沒有特殊的多位數,如「級的中間零」、「級的末尾零」等,教師可以作一些補充,也可以組織學生先討論這些特殊資料的讀寫方法,然後再加以指導。

4.總結討論。

(1)與同學交流你是怎樣讀數和寫數的。

(2)將上面的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活動二:完成試一試,體會大數的實際意義。

第6頁「試一試」第1題,教師在組織學生「說一說」時,可以先讓學生收集一些當地的有關人口資料,在此基礎上,引出一些比較大的資料,以便於學生能體驗到大資料的實際意義。同樣,也可以讓學生收集一些其他方面的資料,如當地的工農業生產的產值、城區面積等,通過一些具體的、可以感受的資料,了解較大資料的意義。

第2題,在學生寫數時,安排一些學生身邊可以感受的具體參照物進行比較,對學生理解較大數的意義是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寫數時,除了讓學生掌握寫數的方法,能正確寫出各種較大的數以外,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能感受到較大數的意義。因此,組織一組組可以對比的資料,說說它們的實際意義是寫數的基礎。

活動三:實踐練習。

學生完成練一練的題目,先獨立完成,交流方法。

第7頁「練一練」第3題,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學生在學習「萬以內的數」時已經有了基礎,所以在練習本題時,可以先安排比較一些「萬以內的數」的大小,讓學生自己總結比較數的方法。然後,出示一些資料比較大的數,讓學生自己進行比較,並在小組內進行交流。也可以安排一些具有實際意義的資料進行比較,如地區的住宅面積的比較、地區的財政收入比較。

經過學生自己的比較與交流,讓他們自己概括出較大數的比較方法。

第4題,本題的練習首先安排學生進行讀數練習,接著讓學生觀察所讀的數與哪乙個數是對應的,然後用線連線起來。練習本題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從較複雜的背景中會善於觀察,懂得會用排除的方法尋找對應的數。如果班級學生的基礎較好,資料安排的干擾性可以更大一些,以促使學生認真地觀察,並讓他們說一說尋找對應數的方法。

第7頁「實踐活動」可以安排在新授學習前進行,也可以安排在學習了多位數的讀寫後進行,這需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安排。

第三節國土面積

教學目標

1、 通過教學活動,認識有些資料改寫單位的必要性。

2、 掌握資料改寫的方法。

3、 引導學生關注較大資料的實際意義。

教學具準備:

學生學具和計數器。

活動一:創設情境,解決問題。

1.學生交流在生活中收集到的大數。

教學時可以從**中收集一組改寫的例項,讓學生比較、討論同樣的資料為什麼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以讓學生體驗到資料改寫的必要性,體會資料單位的改寫是為了資料記錄的方便。

2. 出示一幅中國地圖,並逐步引出一些各省市國土的面積,讓學生讀一讀。

四年數學下冊教學總結

4 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對後進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習知識的輔導,更重要的是思想輔導,要提高後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的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它萌發興趣,要通過各種方式激發他們的求之欲和上進心,從而自覺...

2023年新人教版四年數學上冊期末測試卷

四年級數學期末能力測試卷 一 我會填。18分 1 50094950讀作這個數的最高位是 位,改寫成用 萬 作單位的近似數是萬。2 乙個數由7個百萬 9個十萬和8個一組成,這個數寫作讀作 3 小明上樓,每上一層樓需要20秒,那麼以這樣的速度,從到需要 秒。4 65的28倍是 288是72的 倍。5 學...

北師大版四年數學上期末複習題

四年上數學期末練習題 一 填空題。1 由5個千萬,4個十萬,7個萬組成的數是這個數讀作把這個數改寫以 萬 為單位的數是 2 如圖,1 40 234 3 用三個5和兩個0組成乙個五位數,乙個0也不讀的數是 只讀出乙個0的數是能讀出兩個0的數是 4 將53487921 54389721 5987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