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詞兩首教案

2022-10-11 18:00:02 字數 4785 閱讀 2512

【講】人教必修4第5課《蘇軾詞兩首》教學資料

《念奴嬌·赤壁懷古》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了解蘇軾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詞的寫作背景。

2、引導學生初步掌握賞析詩詞的基本步驟和方法,提高學生理解和鑑賞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生通過閱讀學習,理解詞中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的寫作手法。

2、通過教師點撥,學生自主探索,掌握並學習烘托和映襯的表達技巧。

3、多角色、多種形式的朗誦這首詞,以達到熟讀成誦。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蘇軾豪放的詞風,體會作者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學習他的曠達胸襟和進取精神。

教學重點:

1、了解豪放派宋詞的特點,提高古典詩詞閱讀鑑賞能力。

2、學生通過閱讀學習,理解詞中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

感受蘇軾豪放的詞風,體會作者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學習他的曠達胸襟和進取精神。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古代許多文人,每見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懷。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臨洞庭憂蒼生,柳宗元遊西山而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他們心為山動,情為水發,錦文華章噴薄而出,留下許多千古絕唱。

今天,我們就通過品味蘇軾的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來領略東坡居士的人生境界。

二、詞複習有關「詞」的文體常識,說說你對古代「詞」這一文體的了解。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1、衍生於詩,獨立於「詞」

2、詞,於我國宋代形成顛峰

3、詞有「詞牌」,就是詞調,不同的詞牌有不同的句數和長短

4、詞常常分前後兩部分,稱「前片」「後片」,或者「上闋」「下闋」 。

詞是隋唐興起的是一種和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又稱樂府、長短句、詩餘、曲、曲子詞等。

三、簡介作者與寫作背景:

1、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四川眉山人。

一生宦海沉浮,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書法與黃庭堅、公尺芾、蔡襄並稱「宋四家」。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並稱「三蘇」。蘇軾總結自己一生,說: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政治上蘇軾是失意的,但就個人創作成就而言,蘇軾是中國古代第一全才。

2、北宋元豐五年,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遊赤鼻磯,作詞抒懷。

四、朗讀

1、聽朗讀錄音,學生注意讀音和語氣的緩急。

2、教師正音,作誦讀指導。 字詞正音:

⑴故壘(lěi) ⑵綸巾(guān) ⑶檣櫓(qiáng lǔ)

⑷早生華髮(f還酹(huán lèi)

誦讀:學生自由朗讀,揣摩語速、語調;(誦讀提示:這首詞歷來被視為豪放派的代表作,應讀得鏗鏘有力。)

3、教師範讀,全班齊聲誦讀。

五、研讀詞作,**情感

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我們已初步感受了蘇軾的豪放詞風,接下來讓我們走進詞作,具體**。

用簡單的語言概況上、下片的主要內容。

明確:上片狀寫赤壁之景,下片抒寫人生感慨。

(一)、分析上闕

1、男生集體朗讀。

2、先提出問題,小組討論後學生作答:

①.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三句歷來被人們稱道,原因是什麼?

詞一開篇,江山、歷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懷古思緒。境界開闊,氣勢恢巨集,豪放之氣籠罩全詞。由江水的流逝想到歲月的無情,引發歷史的想象。

寫景和抒情結合自然,給人以強烈的感情衝擊,並產生對歷史和人生的思索。

.作者描寫赤壁景色,為什麼用「人道是」三字?

以此點明這裡並非一定是赤壁之戰的所在地,只是藉此懷古抒發自己的感情。

③.本詞的上片中,作者看到了哪些赤壁景觀?

明確:赤壁景觀:大江故壘赤壁亂石驚濤千堆雪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這三句中哪幾個字用得非常妙,思考作者為什麼極力描繪這些景象?

「亂」——寫出岸邊岩石山崖之險怪

「穿」——寫出陡峭山崖直插雲霄的高峻

「驚」——本意為馬受驚狂奔,寫出了江水的洶湧

「拍」——突出了驚濤駭浪與江岸搏擊的力度

「卷」——波濤力量之浩大

這三句運用擬人、比喻、誇張、對偶等修辭手法,從聲音、色彩、姿態、氣勢等方面描繪赤壁的奇景和長江的氣勢,也暗寫下闋赤壁之戰驚心動魄的場面和英雄人物的英姿,表現作者的豪邁奮發意氣,渲染了環境氣氛。

④.「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這兩句在全詞中起了什麼作用?

明確:這兩句承上啟下。「江山如畫」 表達了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激情,又由寫景過渡到寫人,總結上闋,引起下闋。

3.學生自讀上闋,體會景中之情,總結上闋內容。

小結上闋:作者先以波瀾壯闊的長江為背景,點出赤壁戰場之所在,然後寫它的險要地勢,對當時眾多的英雄人物稱頌緬懷,充溢著對建功立業的渴望。

集體朗讀並試背上闋。

(二)、分析下闕

1、女生集體朗讀。

2、先提出問題,小組討論後學生作答:

①.下闋主要寫詞人的回憶和感慨,他回憶的是什麼?感慨的是什麼?

明確:前五句:所憶——周郎雄姿英發風流瀟灑才華橫溢

後五句:所感——自己功業無成早生華髮人生如夢

下闋先著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述火燒曹營的歷史事件,最後借對周瑜的仰慕,抒發自己功業無成的感慨。

②.下闋中周瑜的形象有何特點?為何要插入「小喬初嫁了」這一細節?

明確:周瑜——雄姿勃發,儒將風流,從容閒雅,指揮若定。

蘇軾詞中插入「小喬初嫁了」這一細節的深刻含義在於:

一是借周瑜娶小喬的事實,說明周瑜在指揮赤壁之戰時,年紀很輕,很有作為。

二是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能襯托周瑜瀟灑的風姿,英雄美人,相得益彰。

三是小喬之姊大喬系孫策之妻,所以周瑜跟孫權外托君臣之義,內有葭莩之親,能取得孫權的絕對信任,這是他能夠建功立業的乙個重要條件。

以上這些正是作者所沒有的,又是他十分渴望的。

補充:烘托——「以乙託甲」,使甲的性質更加突出,乙起陪襯作用。

③、詞人為什麼只寫周瑜,對周瑜形象的刻畫,又寄寓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明確:通過周瑜少年英雄的形象,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感慨。周瑜年僅34歲就在赤壁之戰中取得勝利,成為一時之英雄。

而自己年將半百,卻身遭貶謫,功業無成,怎能不在感慨萬分中生髮仰慕之情呢? 蘇軾對周瑜「讚揚」的同時又是在慨嘆自己。詞人刻畫周瑜的「雄姿英發、叱吒風雲」與自己的「待罪黃州、早生華髮」相互映襯,懷古思今,對比反差強烈,既顯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顯出自己的壯志未酬,意在感慨自己報國無門,渴望能夠建功立業。

補充:映襯——既是「以乙託甲」,也是「以甲託乙」,有互相彰顯的作用。

④. 下闋後五句作者是怎樣抒發人生感慨的?

明確:「故國神遊」承接上文,道出了對英雄時代、英雄人物的熱誠嚮往。但想到自己頭髮斑白,空有才華,一事無成,作者用自嘲的方式表現自己的傷感,最終發出「人生如夢」的感慨,以呼應首三句。

英雄人物與豐功偉績,全都是過眼煙雲,所以最後詩人以酒酹月,表現自己的傷感。

⑤.下闋中「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一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感慨?

明確: 這首詞表現了蘇軾複雜的思想感情。從情感上看具有激奮和傷感的雙重色彩。

詞中對壯麗河山的描繪,對英雄人物的盡情讚頌,表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業的積極進取精神和奮發樂觀的人生態度;而「人生如夢」的感慨,則反映了詩人內心的鬱悶和憂憤。但從全詩主題看,蘇軾的感傷是由於建功立業的激切熱望不能實現而萌發的,是詩人壯志未酬的無奈情緒的流露。因而不能孤立地看成是詩人悲觀失望的自白。

我們應該更多地體味作者對事業對人生的激情和追求。從詞的意境和語言分析,這首詞感情熱烈,富於激情,意境壯闊,風格豪放,反映了蘇軾的寬闊胸懷。因此 「人生如夢」反過來也可以激發我們對人生的追求,這也是《赤壁懷古》的理趣所在。

3.朗讀下闋,總結下闋內容。

下闋第一層描寫周瑜形象,第二層抒發對身世的感嘆,詠史、抒情自然結合。

六、**:

俞文豹《吹劍錄》中有這樣乙個故事:東坡在玉堂(翰林院),有幕士善歌,(蘇軾)因問:「我詞何如柳七(柳永)?

」對曰:「柳郎中(柳永)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蘇軾)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蘇東坡豪放詞的風格可見一斑。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公認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現在哪些方面?

明確:①.描繪壯麗之景。不僅寫出了長江的非凡氣勢,而且融合概括了千古英雄的非凡業績,將江山形勝與懷古之情融為一體,引發讀者的歷史聯想。

②.刻畫豪邁之人。上片將「周郎」與「赤壁」並稱,肯定周瑜在赤壁之戰中的關鍵作用,下片著力寫他的才華和功勳,塑造乙個指揮若定而從容閒雅的儒將形象,借稱頌周瑜來抒發建功立業的壯志豪情。

③.抒發壯志豪情。全詞借稱頌周瑜來抒發建功立業的壯志豪情。

七、課堂小結:

這首詞把寫景、詠史、議論、抒情融為一體,豪邁奔放,一瀉千里。在對赤壁景物的描寫上和對周瑜形象的塑造上,都體現了豪壯的情調。用烘托和映襯的手法,抒發了自己的感慨。

更可貴的是,這首詞還留給我們無盡的人生啟示:每個人的一生都必然遇到種種挫折和磨難,你將如何應對呢?每個人的一生也必然面臨許多選擇和考驗,你將如何處理呢?

從蘇軾和他的作品中,或許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

八、作業設計

1、背誦這首詞。

2、利用本節課所學的詩詞賞析法,課外多找些蘇軾的詞作進行閱讀品味。

九、板書設計:

念奴嬌·赤壁懷古

赤壁奇景

寫景詠赤壁

大江氣勢

抒情英雄風采

詠史懷周瑜

抒懷感慨

《定風波》

【教學目的】

1、感受詞人的形象,知人論世,了解蘇軾生平經歷及思想。

2、背誦本詞積累名句。

3、學習詞人樂觀曠達坦然的人生態度,從容面對人生風雨的氣度,提公升學生的人生觀。

答案蘇軾詞兩首

蘇軾導學提綱答案第一課時 名詞解釋 念奴嬌 詞牌名。後人還以 大江東去 大江東 酹江月 作為 念奴嬌 的代名。風流人物 此處指傑出的英雄人物。灰飛煙滅 被焚燒成灰或菸飛散消逝掉,形容曹操的軍隊遭火攻後的慘敗。江月 臨照在大江之上的月亮。1 先寫江岸石壁,亂 寫出險怪,穿 寫出高峭。再寫江面波濤,驚 ...

柳永詞兩首

執教者 仙桃八中羅剛鋒 一 教學目標 1 了解柳永及柳詞 2 領略 望海潮 豪放之美,雨霖鈴 婉約之美。3 領會虛實結合,情景交融的寫法,感受音律美。二 教學重點 領悟兩詞的意境美,感悟 誇 情 傷 情。三 教學難點 情景交融,虛實結合 四 教法 讀賞結合,引導啟發 五 教學過程 1 導語 2 詞人...

4二《李清照詞兩首》教案

人教課標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4 第二單元 學習目標 1 反覆誦讀詩歌,抓住意象 意境,體驗作者表達的情感。2 了解李清照詞作層層推進的鋪敘手法的特點。3 了解詞人的人生際遇對其詞作風格的影響,體會其前後期作品的別樣愁情。由詞及人,突破文字的語言層面,進入到詞人苦悶 複雜的精神世界。4 體會 酒 對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