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詩兩首

2022-11-19 06:42:04 字數 3823 閱讀 7000

《題西林壁》

主備:耿淼審核:所昫彭

一、教學目標:

1、學會背誦《題西林壁》。

2、在明白古詩意思的基礎上理解詩中所含的哲理:觀察角度不同,觀察效果不同;

3、通過學習古詩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理解蘇軾富有哲理的話「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並聯絡生活從中獲得啟示。

三、課時:一課時

四、教具準備:廬山風景畫

五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引入新課

師:我們已經學過了《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我們一起回憶背誦下。

師:指名背誦並說說這首詩寫出了廬山怎樣的景象。

師:同學們說了不少,今天我們一起看看廬山的另一番景物。(展示廬山風景畫)

師:看了以後,你覺得廬山怎麼樣?

生談感想

師:看來大家都覺得廬山很不錯,其實北宋的著名詩人蘇軾也很喜歡廬山,他還為廬山寫了一首詩,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這首古詩——《題西林壁》(板書詩題)

(二)講解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很多首古詩,也學了古詩的學習步驟,大家還記得嗎?(解詩題,知作者;抓字眼,明詩意;多誦讀,悟詩情)

2.解詩題,知作者

師:請結合課文的注釋,理解一下本詩題目的意思。

題西林壁:書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

(題:書寫; 西林:廬山有兩座寺廟——東林寺和西林寺,這裡的「西林」指的是西林寺; 牆:牆壁)

師:誰知道蘇軾的生平?(生交流蘇軾的資料。)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屢遭貶謫,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散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蘇軾在被貶途中經過廬山時寫下的。

唐宋八大家:三蘇、韓愈、曾鞏、歐陽修、王安石、柳宗元)

3.抓字眼,明大意

師:(指名讀古詩)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思考,你們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麼。

師:四人小組合作交流,你們從這句詩中讀懂了什麼?

師:誰來說說你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麼?

(1)學習1、2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橫:從正面; 嶺:連綿不斷的高山; 側:從側面; 峰:高而尖的山頭)

橫看成嶺側成峰:橫著看,廬山是一條山嶺,連綿不斷;側著看卻彷彿變成了一座山峰。

遠近高低各(重讀)不同:向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看到的廬山景色都不相同。

(2)把握朗讀重音

讀出氣勢,有強弱對比,如遠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讀出起伏,「遠」強一些,「近」弱一些,「高」強一些,「低」弱一些。

(4)師:從這兩句詩中,你知道為什麼廬山在蘇軾的眼中,會有怎麼多種變化嗎?

(蘇軾站在不同的地方,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廬山)

師:對,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現在就面對著廬山,你能用我站在看到說一句話嗎?

(5)學習3、4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不識:不認識,看不清。面目:相貌,這裡比喻事物所呈現的景象;緣:因為。)

「我」沒有認清廬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緣身在此山中:只因為我站在廬山中

師:這一句裡有乙個字很難寫,誰知道呢?(「緣」字)讓我們一起來疏通一下筆畫。

(6)指名說全詩意思

3.多誦讀,悟詩情

(1)多誦讀:

師:老師有乙個問題:作者為什麼要描寫廬山?

(作者喜愛廬山)作者從多個角度,細緻地觀察了廬山,簡潔而生動地描繪了廬山的奇特景象,可見他對廬山的奇麗景色流連忘返。你們說,你們能不能把作者那讚美之情用優美的嗓子朗讀出來?好,現在讓我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朗讀這首古詩。

誰還記得讀古詩的方法有幾種?(齊誦、輪誦、唱誦、表演讀、疊誦……)好,現在就請你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讀這首古詩。

(2)悟詩情

師:剛才同學們非常有感情地朗讀了《題西林壁》。但老師有乙個地方卻怎麼也不能理解:

作者為什麼說自己「不識廬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經說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了嗎?(因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橫看成嶺側成峰是站在遠處看的,而不識廬山真面目則是身在廬山時看的。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以我們要想對事情有乙個全面地了解,就要多聽一聽其他人的意見。)

(三)總結

師:《題西林壁》這首古詩,不僅是對廬山雄奇壯觀、千姿百態景象的讚美,更包含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業

1.背誦、默寫《題西林壁》。

2.結合生活事例,說說你是怎麼理解「不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詩的意思。

六、板書:

(書寫) 題西林壁

蘇軾橫嶺

側峰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遠近高低各不同

遊山西村》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臘」「渾」「豚」三個生字,會寫「莫」「臘」「渾」「疑」四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古詩,積累古詩名句。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句中蘊含的人生哲理。了解農民淳樸、好客的品性,體會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真摯感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欣賞古詩文,積累古詩名句。

教學難點:體會含有人生哲理的詩句。

教學準備:多**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詩,匯入新詩。

1、同學們,我們一起跟隨著蘇軾遊覽了廬山,了解到蘇軾眼裡的廬山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之所以有這樣的感受,是因為——不是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這節課,就讓我們跟隨宋朝詩人陸游一起來《遊山西村》。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一)初讀古詩,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1、請大家自由朗讀《遊山西村》,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名朗讀,隨機糾正字音和詩句朗讀。

(1)指名朗讀古詩,注意評點字音的準確和詩句朗讀的味道。

(2)出示課件:認讀生字,學生提出書寫注意事項。

臘là 渾hún 豚 tún 疑yí

(3)老師指導詩句朗讀的味道,學生試讀,老師範讀,學生齊讀。

(出示課件)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借助注釋,了解詩意。

1、請大家結合注釋,猜猜這首詩的意思。同桌之間可以互相講講。

2、全班交流古詩的大概意思。

3、思考:你讀出來了陸游的心情沒有?

三、品讀古詩,體會感情。

品讀古詩,體會農民淳樸、好客的品性,體會陸游快樂的心情。

1、體會農民淳樸、好客的品性。(陸游快樂心情的原因之一——人好)

(1)請大家默讀詩句,想想農家人招待遊客給你印象最深的乙個字是什麼?理解「足」的意思。

(2)農家僅僅是「足」雞豚嗎?還「足」什麼?

(3)乙個「足」字可以看出什麼?

(4)想象畫面,感情朗讀1、2句。

「豐足」之年,農家人殺雞宰豬,熱情招待外來遊客,陸游在這裡喝著酒、吃著肉,他快樂嗎?

2、體會陸游的快樂心情。(陸游快樂心情的原因之二——景好)

陸游的快樂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來?

(1)指名回答,引導學生重點體會:

①理解「莫笑」,從農家人熱情地招待可以體會到快樂。

②「山重水複」和「柳暗花明」的遊玩情景對比看出快樂。「疑無路」和「又一村」的心理對比看出快樂。

(2)拓展理解「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3)想象畫面,感情朗讀3、4句。

同學們,陸游到山西村遊玩,農民熱情款待他,詩中乙個「足」字可以看出當地農民的好客、純樸的性格。當陸游結束這次愉快的旅遊,他的心情是快樂的,他由衷感激農民的熱情好客,他無比留戀農村的純樸生活,其實,「足」也可以概括陸游的心情,那就是——「滿足」。

四、配樂朗誦,背誦古詩。

遊山西村

人好豐足

足)景好滿足

5古詩兩首

第一課時 遊園不值 教學目標 1.能正確 流利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3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能說說課後練習3中帶點詞語和詩句的意思,想象並說出 遊園不值 這首詩描繪的景象。4.感悟古詩選詞鍊句的精妙和豐富的內涵,從中受到美得薰陶。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 以前我們學過哪...

17 古詩兩首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字,會寫4個字。2.能理解古詩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4.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教學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教學重點 1.邊讀邊想象畫面,品詩賞句,感受詩人所描繪的美景和詩人的...

古詩兩首教案

3古詩兩首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11個生宇。練習用 讀一議一背一畫一演 的方法學習古詩。2 背誦兩首古詩。默寫 四時田園雜興 3 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所描寫的景象,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教學重點 聯絡生活實際,想象詩句描寫的景象。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或 磁帶。課時安排 2課時。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