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兩首》教案

2022-10-30 17:48:05 字數 3457 閱讀 6510

1 詩兩首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熟讀並背誦,把握詩歌的內在旋律與和諧節奏。

⑵把握詩歌的意象,領會其象徵意義。

2、能力目標

⑴品味詩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⑵體會詩歌中優美的意境,感受湧動著的激情。

⑶把握詩歌的主題。提高閱讀和鑑賞詩歌的能力。

3、德育目標

體味詩歌抒發的戀土深情和思鄉愁緒,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誦讀。理解詩歌意象,體會詩人真摯的情感。

2、難點: 感受詩歌中湧動著的激情,把握詩歌主題。

感受詩歌中湧動著的激情,把握詩歌主題。

三、課時安排: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誰不愛自己的母親.誰不愛自己的祖國?穿越時空,只有一種感情能將民族的心聯絡起來,那就是對祖國深深的愛戀。早在2023年,著名詩人艾青就眼含熱淚對祖國母親唱了一首深情的讚歌——《我愛這土地》。

今天,我們——起去感受詩人澎湃著的靈魂。(板書文題、作者)

二、資料助讀投影:

三、感知、研習詩歌《我愛這土地》

l,教師深情地範背全詩。

2.學生自由誦讀。教師作誦讀提示:

這首詩無固定的節律,不押韻。它主要由句中停頓和句末停頓構成一定的節拍。誦讀時要著重體會由詩中感情起伏所構成的「內在節奏」。

3.指定學生誦讀全詩,教師作簡要點評。

4,思考:詩歌是按怎樣的思路抒寫的?

教師引導學生概括後明確:

全詩以「假如」領起,用「嘶啞」形容鳥兒的歌喉。接著續寫出歌唱的內容,並由生前的歌唱,轉寫鳥兒死後魂歸大地,最後轉由鳥的形象代之以詩人自身形象,直扦胸臆,托出了詩人那顆真摯、熾熱的愛國心。

5.精彩研讀。

學生合作研討:

(1)詩人為何不用「珠圓玉潤」之類的詞而用「嘶啞」形容鳥兒唱的歌喉?從中你可體會到什麼?

(2)鳥兒歌唱的內容中,「土地」「河流」「風」「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義。結合時代特徵,說說它們有哪些象徵意蘊?

(3)詩句「然後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有何深意?

(4)詩歌的第二節與第一節有著怎樣的聯絡?把第二節去掉,詩歌主題的表達將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學生研討後回答,教師明確:

(1)詩人選用「嘶啞」一詞,就把杜鵑啼血般的奉獻者形象賦予了悲憤的愛國者,它充滿著

因沉重的苦難和憂鬱的負荷而生髮的焦灼與浩嘆,傳遞著與時代同步的憂患濤情,所以用「嘶

啞」一詞十分傳神。如果換用「珠圓玉潤」「動聽」等別的字眼,就不能使人體味到歌者經歷的坎坷、悲酸和對祖國、對土地、對人民執著的愛。

(2)上述一系列意象表達了歌唱的豐富內涵:暴風雨打擊著的土地,悲憤的河流,激怒的又,溫柔的黎明——隱喻了祖國大地遭受的苦難,人民的悲憤和激怒,對光明的嚮往和希冀。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長了中華民族的祖國大地的象徵,「悲憤的河流」「激怒的風」可以看作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的象徵,「溫柔的黎明」預示著人民為之奮鬥獻身的獨立自由的曙光,必將降臨於這片土地。

(3)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將自身融進大地,隱含了一種敢於犧牲自我之意。

(4)如果說第一節是對「愛土地(祖國)」主題的抒情性的鋪陳描述.第二節短小精悍的兩行則可看作是對主題的高度凝練的概括。去掉第二節,詩意則得不到提煉和強化。

6.學生熟讀背誦全詩。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土地」是艾青詩歌的中心意象之一,它凝聚著詩人對祖國——大地母親最深沉的愛。讀《我愛這土地》,我們感受著那個苦難年代,愛國知識分子對祖國的最真摯的愛的表白。這心聲,是歷久不衰的主旋律,更是永遠唱不盡的主題。

五、布置作業

閱讀艾青的《太陽》一詩,寫一篇評述性短文。

第二課時

一、匯入課文

二、研習余光中《鄉愁》詩

1.誦讀,整體感知詩意。

(1)請學生默讀,熟悉詩歌內容。

教師提示余光中簡介:

投影:(2)學生小聲試讀,體會詩作的意境和感情。並嘗試劃分詩的節奏和重音。

教師作誦讀提示:

《鄉愁》詩的形式美很突出:一是結構上寓變化於統一,節與節、句與句比較整齊對稱,詩人注意了長句與短句的變化調節,整齊中有參差;二是**上營造出一種迴旋往復、一唱三歎的美的旋律,同一位置上詞的重複和疊詞的運用,使全詩低迴掩抑,如怨如訴,數量詞的運用,也加強了全詩的音韻美。這首詩有如**中柔美而略帶哀傷的「回憶曲」,是海外遊子深情的戀歌。

(3)配上著名**家馬思聰的《思鄉曲》,教師作示範朗讀。

思考:「鄉愁」本是一種抽象的情感,但在《鄉愁》詩裡,它轉化成了具體可感的東西,作者是如何實現這一轉化的?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詩人巧妙地將「鄉愁」這種情感進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對應物。在人生的每乙個階段裡,「鄉愁」分別寄託在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等具體可感的物件上。這種技法.通常稱之為「移情」,可以增加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4)合作研討:

①詩人所抒寫的「鄉愁」是怎樣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深、昇華的?

②這四種物件前表修飾、限制的形容詞和數量詞有什麼特點?它們共同突出了這四樣東西的什麼特徵?在詩中有什麼表達效果?

③詩歌的第四節對詩意的拓展有怎樣的重要作用?

學生研討後回答,教師明確:

①「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

四個物件,分別是人生四個階段「鄉愁」的對應物。這四個階段分別是:小時候一長大後一後來一現在。

小時候,詩人少小離家,與母親書信往來,鄉愁寄託在小小的郵票上。長大後,為生活而奔波,與愛人聚聚離離,船票成了寄託鄉愁的媒介。到後來,—方矮矮的墳墓,將「我」與母親永遠分開了!

而現在,一灣淺淺的海峽將「我」與祖國大陸隔開。個人的故鄉之思上公升到了代表一群人的家國之思。全詩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長長的餘味。

②「一枚」「一張」「一方」「一灣」四個數量詞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四個形容詞都以一種看似輕描淡寫的方式,把鄉愁濃縮於四個面積小程度輕的物件之上,恰恰反襯出詩人內心深處濃烈的思鄉情感。

③如果去掉第四節,充其量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思念故鄉的詩;有了第四節,前三節就成了鋪墊,這一節又畫龍點睛,鄉愁的詩意昇華為國愁和民愁了。

2.比較閱讀

台灣當代女詩人席慕蓉的《鄉愁》(詳見課本p5)也是抒寫鄉愁的,說說它與課文在表達上各有什麼特點。

教師點撥:

這兩首詩有著相似的寫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陸,後來赴台灣。

兩位詩人都鍾情於中國古典文化,承繼傳統文化中鄉愁的永恆主題寫出了新意。

不同之處在於,席慕蓉的故鄉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裡出生,也不在那裡長大,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有機會踏上故鄉的土地。她只有在夢裡,在詩中,寄託無限鄉愁。她的《鄉愁》,纏綿悱惻,分別寫故鄉月夜的笛聲、離別故鄉時心中模糊的悵惘、別後對故鄉的綿綿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異,也具有比較強的時代意義。

但在思想深度的開掘上,這首《鄉愁》不如余光中的《鄉愁》那樣深刻。

3.語言運用

余光中說鄉愁是「淺淺的海峽」,席慕蓉說是「沒有年輪的樹」,那麼,如果有一天走出家門,你心中最惦記的是什麼?請發揮想象,仿照課文,用漂亮的比喻句盡現你的感覺。

板書設計

郭沫若詩兩首

第十一中學年級 科目 語文講學稿 年班學生姓名 家長簽字 主備教師 組長簽字授課時間 學習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這兩首詩。了解這兩首詩的寫法和風格。理解詩中聯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養聯想和想像的能力。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課時 二課時。第一課時 天上的街市 學習過程 一 匯入 夜晚,我們仰望天空,群...

外國詩兩首

教學目標 1 了解濟慈和葉賽寧及其田園詩的特點 2 理解詩歌內容,把握匠心構思 3 通過朗讀,感受詩歌形象,體會其感情意蘊 4 揣摩語句,領悟詩歌的意境美和聲韻美,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教學設想 1 一課時 2 就詩歌的題材看,課文的兩首詩都是田園詩,可以從田園詩的角度,對比閱讀兩首詩,培養學生的感悟...

《詩兩首》導學案

2.第一節和最後一節在語意上同中有異,請仔細揣摩其中的意味 這兩節在節奏上則完全相同,形成回環往復的結構形式,這樣寫有怎樣的表達效果?第一節和最後一節語意相似,都表達一種與母校告別的依依不捨 纏綿悱惻的感情。但相似中有不同,首節的兩個 輕輕 在末節改成了兩個 悄悄 首節是 招手 作別西天的 雲彩 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