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辛棄疾詞兩首

2022-10-14 22:06:05 字數 1933 閱讀 5937

跟蹤訓練

1.結合課文,下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a.滋味( zī ) 為賦(f強( qiáng )

b.層樓(céng) 贏得( yíng ) 還( huán )

c.塞外(sài ) 麾下(wēi ) 炙( zhì )

d.挑燈(tiǎo) 的盧( d弦( xián)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1)而今識盡愁滋味( )

(2)為賦新詞強說愁

(3)欲說還休

(4)馬作的盧飛快

(5)弓如霹靂弦驚

(6)可憐白發生( )

3.填空。

(1)辛棄疾,字 ,號 ,歷城(山東濟南詞人。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值得紀念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負盛名的偉大詞人之一,藝術風格多樣,以為主,熱情洋溢, ,筆力雄厚,與並稱有其詞多抒寫希望收復失地,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內心悲憤,揭露南宋的屈辱投降,也有歌頌祖國大好河山的作品。

(2)《破陣子》按照謀篇布局,有條不紊。夢境中又展現了沙場點兵功成名就的多方面情形,生動的描繪了乙個愛國者馳騁沙場的全過程。

(3)《醜奴兒》中詞人以「 」為線索,運用和的手法抒發了作者的複雜的心情。

(4)《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從整首詞來看,作者所說的「愁」絕不是而是

4.默寫。

(1)《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中描寫戰爭場景的句子是

(2)《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中描寫兵士們的宴飲、娛樂生活和閱兵場面的句子是

(3)詞中表現詞人欲助君王實現統一大業,為自己樹立千載功名的詞句是

(4)連夢裡都希望建功立業的詩句是

拓展閱讀

一) 破陣子

李煜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

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離別歌。

垂淚對宮娥。

1.「破陣子」是李煜是詩人。其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

2.這首詞的上篇寫了四十年來家園的哪些景象?「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用了什麼藝術手法?

3.這首詞主要表達了什麼樣的情感?

4.請簡要描繪「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的畫面。

二)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注】蛾兒、雪柳,都是婦女的頭飾。

1.這是一首詞,「青玉案」是元夕」是

3.「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運用了和的修辭手法,展現了一幅元夕夜大放和的瑰麗動人的畫面。

3.「蛾兒雪柳**縷,笑語盈盈暗香去」從覺、 覺、 覺等角度描寫了看燈的女子。

4.「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三) 西江月

蘇軾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鏗然,疑非人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曖曖微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瓊瑤。解鞍敧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1.詞中的動作描寫,使曠放、豁達的使人形象躍然紙上。

2.「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瓊瑤」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達了怎樣的一種境界?

3.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照野彌彌淺浪,橫空曖曖微霄」一句中,彌彌,是水盛的樣子。

b.「障泥未解玉驄驕」一句,詞人寫了坐騎的神態,襯托出臨近溪流的情景。

c.「我欲醉眠芳草」既寫出了濃郁的醉態,又寫出了詞人對這優美景色的喜愛之情。

d.「杜宇一聲春曉」,描寫杜鵑在黎明的一生鳴叫,表現了美景雖在眼前,作者卻內心悲傷。

4.這首詞體現了作者怎樣的胸襟?

柳永詞兩首

執教者 仙桃八中羅剛鋒 一 教學目標 1 了解柳永及柳詞 2 領略 望海潮 豪放之美,雨霖鈴 婉約之美。3 領會虛實結合,情景交融的寫法,感受音律美。二 教學重點 領悟兩詞的意境美,感悟 誇 情 傷 情。三 教學難點 情景交融,虛實結合 四 教法 讀賞結合,引導啟發 五 教學過程 1 導語 2 詞人...

蘇軾詞兩首教案

講 人教必修4第5課 蘇軾詞兩首 教學資料 念奴嬌 赤壁懷古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能力 1 了解蘇軾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詞的寫作背景。2 引導學生初步掌握賞析詩詞的基本步驟和方法,提高學生理解和鑑賞能力。二 過程與方法 1 學生通過閱讀學習,理解詞中寫景 詠史 抒情融為一體的寫作手法。2 通過教師點撥...

答案蘇軾詞兩首

蘇軾導學提綱答案第一課時 名詞解釋 念奴嬌 詞牌名。後人還以 大江東去 大江東 酹江月 作為 念奴嬌 的代名。風流人物 此處指傑出的英雄人物。灰飛煙滅 被焚燒成灰或菸飛散消逝掉,形容曹操的軍隊遭火攻後的慘敗。江月 臨照在大江之上的月亮。1 先寫江岸石壁,亂 寫出險怪,穿 寫出高峭。再寫江面波濤,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