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有效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2022-10-11 05:48:02 字數 4441 閱讀 5158

實驗小學:陳牽妹

在資訊高速發展的今天,知識更新的速度是難以想象的。那就要求老師和學生更快更準確地掌握新知識。尤其是現在的小學生在年齡比較小的情況下就要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

有的家長為了孩子有個較好的將來,還讓孩子學習其他特長。現在的孩子書包是越來越重了。那麼如何讓孩子減負呢?

讓孩子減負是多方面的,但是,作為一名小學教師讓孩子減負必須做到提高課堂效率。讓孩子在課堂上把該掌握的知識掌握好。所以我們要向課堂要效率。

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天地,**知識的殿堂,培養各種技能的樂園。

一、情境教學——使教學有滋有味

「創設情境」是數學教學中常用的一種策略。創設情境有利於解決數學的高度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具體形象性之間的矛盾,其目的是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有關知識,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情境創設應注意現實性和針對性,將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作為教學活動的切入點,學生才會產生學習熱情,主動參與,便能迅速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掌握學習的主動權,身臨其境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數學學習的基礎首先是學生的生活經驗。現代數學教學在教學設計上很重要的新理念,就是要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的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理解和發展數學,密切數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絡。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

當學習的材料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相聯絡時,才能激發學生學習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興趣。因此,數學課堂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時,利用遊戲開場,創設這樣的情境:一上課,我便對學生說:「現在我們來做乙個數字遊戲,看誰能考倒老師。

你們隨便說出乙個數,老師不用計算立即說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你們可以用手中的計算器去驗證。」遊戲開始了,學生們爭先恐後,有的想難倒老師,說的數比較大,但我卻對答如流。學生們都震驚了:

「為什麼老師比計算器還快呢?」驚嘆之餘,便產生了這樣的疑問:「究竟這些數有什麼特徵呢?

老師又有什麼絕招呢?」學生們都急於想知道老師快速判斷的絕招,於是,帶著追求知識的渴望和疑問在老師的引領下進入新知的探求過程。

二、生活數學——使教學有情有趣

教材是落實教學大綱、實現教學計畫的重要載體,也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但是教材內容和教學內容並不是等值對應。新課標強調讓學生「從學習有用的數學」、「把數學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交流資訊的手段和工具」、「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等。在教學過程中,應讓學生感知數學**於生活,使數學知識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現實,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使學生感到數學是有情有趣的,是那麼親切、易懂、自然,而不是脫離現實枯燥乏味的。

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熟知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大膽裁剪、組合教材,對教材的具體情節和資料做適當調整改編,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他們實際生活的素材來取代。如在教學「數學與體育」中的「起跑線」這一課時教師創設了這樣的情境:首先出示一張學生非常憝的校運會時100公尺短跑的**,**中幾名同學站在同一起跑線準備開始比賽。

這時老師問這樣的比賽公平嗎?學生很快回答公平。接著出示第二張**,**中是長跑比賽,幾個同學站在自己的起跑線上。

這時老師又問這樣的比賽公平。學生思考了一會兒回答一樣公平。老師問為什麼這兩個比賽是公平的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一下有興趣嗎?

此時學生不是有興趣而是興趣非常高。接著老師又出示環形跑道的示意圖。讓學生說說要解決問題必須知道什麼條件……

使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最大限度地滿足每乙個學生數學學習的需要,讓每乙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

三、**學習——使教學有理有章

所謂**學習即從學科領域現實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於學術(或科學)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收集和處理資訊,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

探索學習是一種學習方式,它強調**的過程和探索的方法,其實質是讓學生經歷自己發現問題、自主探索問題、自行解決問題這一互動、自主過程,要求教師要革除陳舊的教學理念,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順從學生的學習思路。傳統的教學重結果輕過程,這種教學實質上是簡單的模仿和記憶,不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和學生持續學習。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看到自己是乙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更加強烈。

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鼓勵學生大膽觀察猜想、小組合作、動手操作、分析抽象、驗證假設、提煉歸納等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引發好奇心和求知慾,鼓勵學生善於思考,使學生對知識真正「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例如:在教學第十冊《梯形的面積》時,教師先提出了三個問題:「1、梯形面積與剪拼成的圖形面積有什麼關係?

2、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與剪拼成的圖形的底和高有什麼關係?3、梯形的面積怎麼求?」,並給了學生30分鐘的時間來自行嘗試推導梯形面積公式。

學生們用兩個梯形和乙個梯形通過剪拼成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進行推導,在30分鐘裡共得到了6種不同的推導方法。在這節課中把知識獲取與形成思維方式有機地結合起來,注重學生轉化意識的培養,使學生理解知識間的轉化,並在知識的轉化中促進創新意識的培養。

四、小組合作——使教學有商有榷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獨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21世紀的人才不僅要學會學習,通過學習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而且要學會與人合作,這是創新型人才必備的素質之一。

因此,小組合作學習是時代賦予數學教學活動的要求,合作學習有利於學生得到更多地展示自我的機會,有利於學會人際交往,互相幫助,取長補短,經過不同水平的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和發展,有時還會受同學的啟發,迸發出智慧型的火花。

如:在**圓錐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體積的1/3時,給每個學生其中一樣材料(大公尺、水、圓柱體量杯、圓錐體量杯、天平、土豆等),學生個體往往束手無策。此時,他們會尋求與他人合作,並且意識到合作中操作的圓柱、圓錐必須是等底等高。

這樣,通過尋找合作夥伴,不僅解決了學生在學習中碰到的具體困難,而且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知識面,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碰到困難要有團結協作、團隊合作的精神意識。

五、有效提問——使教學有思有辯

古人云:「學起於思,思源於疑,疑則進。」學生的積極思維往往是疑開始的。

有疑問才會引起思考,才會引發創新的火花,提出乙個問題往往比解答乙個問題更有價值,讓學生不斷懷疑,否認已有的東西,提出問題,使之更完美,更合理。「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疑則不進」。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設情境,激起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使他們敢於向課本挑戰,敢於向教師挑戰,敢於向權威挑戰。

教師要注意維護學生的好奇心、自尊心,不管其提出的問題是否合理、有價值,都給予鼓勵,引導學生敢問、善問,如果學生確實提出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不能搪塞,應坦誠地給學生說明和解釋,以保護學生敢於提問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好學精神,點燃創新之火。

如在教學「圓的周長」時,當揭示課題之後,可以啟發學生提出兩大探索性的問題:一是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存在怎樣的關係?二是怎樣求圓的周長?

教師必須做好「嚮導」,要使學生明確,第乙個問題的探索方向是:圓的周長(操作、計算)與它的直徑關係,第二個問題的探索方向是:圓的周長計算公式(靈活運用)求解。

在學生探索圓的周長公式時,教給他們三種學習方法:第一,猜想。讓學生大膽猜想,圓的周長與什麼有關係?

有怎樣的關係?第二,操作計算,探索出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的關係。第三,推導,利用圓周長與它的直徑的關係推導出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探索學過程,讓他們動手操作、計算、觀察、歸納、概括,最後得出結論,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內在潛能,又讓學生從實踐中掌握探索方法,學會怎樣通過實踐獲取事實,發現規律,形成概念。

六、有效評價——使教學有情有意

《課程標準》指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傳統的教育單純以分數評價學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能力的提高,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隨著課程標準的深入開展,我們既要重視對學生知識的考查,又要注重對學生技能、能力的考查,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情感、興趣、意志、習慣等培養和評價,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自主性、獨創性等主體精神和品質進行激勵評價,使學生得到心理上的滿足,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以達到強化學習動機,增強學習信心和主動發展的動力之目的。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語言力求親切、真誠、肯定、到位,充滿激情和愛意,對有錯誤的結果,教師盡可能設立台階,讓學生臉上留有光彩。如有學生思想不集中,做小動作造成答非所問,教師切忌大聲呵斥,應耐心地說:「請你聽清楚,相信你能行!

」評價主體應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改變教師包辦評價的傾向,增加學生自評、 他評以及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真正做到生生、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目的。要求我們教師不僅要做到表揚時不吝嗇,同時還要注意該低調的不高歌,該要委婉時不過露,讓同學感到老師微笑、點頭、讚許的目光都是崇高的精神讚賞,真正把激勵評價作為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手段。

總之,在素質教育的今天,要想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僅要看教師教,還要看學生學,只有將兩者結合,遵循學生的發展規律,才能實現預期的目標,甚至比其更高,更有效。

有效課堂教學的幾點感悟

孟祥娟三河市化甲屯小學 有效課堂教學是學生積極參與,師生交往 互動 合作的教學。充滿著無窮的可能性,洋溢著生命的色彩,富有活力和魅力。通過不斷地學習 實踐,我對有效課堂教學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一 有效課堂教學以學生積極參與為前提 有效教學本質上取決於教師建立能夠實現預期教育成果的學習經驗的能力,而每個...

關於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安國市伍仁橋中學張謙 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最基本的組成形式,一節課的成功與否直接關係著教育教學質量。所以說抓住了課堂,就抓住了教育教學的關鍵。課程改革已進行了一段時間,教學理念與教材在不斷地改變,但由於一些固有的原因,現今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不能與新的教學理念與教材改變同步,造成課堂時效性不...

高效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新觀念和新理論,我們的課堂教學也發生了質的變化。以前的 師生問答 變成了 暢所欲言 師生的主導地位也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師說生聽 變成了 自主 學生的個性得到了發展,教學氣氛變得非常活躍。然而,我們靜下心來認真思考,便會認識到 在熱鬧和自主的背後,反映出放任和浮躁,我們的課堂多了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