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進行課堂教學管理

2021-03-04 09:34:41 字數 4637 閱讀 8003

有效進行課堂教學管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瓦窯溝中學王延林

課堂教學效率是指在規定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學生掌握知識、培養能力、陶冶情操等教育教學活動的量與質之和所達到的綜合效果。在單位課堂教學時間內,課堂效果越好教學效率就越高。課堂如果管理不好,就會影響教師的講課,影響學生的聽課,影響教學效率的發揮。

因此,課堂管理是任課教師的基本功,教師在學生學習活動中不僅是引導者、促進者,更是組織者、管理者。良好的課堂管理有利於提高教學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的課堂管理是課堂教學得以順利進行,實施有效課堂教學的重要條件。

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管理,已成為新課程改革中教師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

一. 引言

每一位教師都期待每天的教學活動是快樂的,但「每天我神采奕奕地來到學校,卻精疲力竭地回到家裡」,「我天天告訴自己我要心平氣和地度過這一天。我要盡量不讓自己被激怒、發脾氣。但最後我都不能克制自己」,相信這是很多教師曾有過的經驗。

古時有人稱教育活動為「春風化雨」,曾幾何時卻演變得如此「劍影刀光」。這讓我們不得不思考這個問題:什麼樣的課堂管理才是有效的呢?

本文就此提出有效課堂管理的幾種策略,僅僅是拋磚引玉和給大家帶來思考而已,我堅信我們的老師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會結合本校學生和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創造出更多更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方法或策略。

二.問題的提出:課堂管理亟須研究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只是課程目標的轉變、課程結構的革新、課程內容的調整,同時還要求實現課程實施方式的徹底變革,真正從以知識為本、以教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發展為目標、以學生自主學習與**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唯有使教學真正成為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合作交流的主體活動過程,才能實現理想的課程目標,發揮理想的課程功能,促使學生的全面和創造性發展。

課堂管理是課堂教學的乙個基本要素,構建以生為本的主體型教學模式,倡導自主、**、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必然要求對課堂管理進行深入的反思和革新,必然要求以體現新課程理念的課堂管理來支援教學的革新。

毋庸諱言,無論在教育研究還是教學實踐中,我們對課堂管理還研究得很不夠,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明確的課堂管理的理念和目標,只有嚴肅課堂紀律、維持課堂秩序的一般行為。從新課程的價值取向和目標追求來審視,當前的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著許多影響教學效益、影響學生發展的課堂管理問題。

課堂教學活動主要在教室進行,但教室不等於課堂。簡言之,課堂是教師組織和引領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的、教與學互動的一種組織形式,乙個活動過程。這個活動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傳遞資訊、對話交流、發展認識的生命活動。

因此,課堂管理,不是簡單地以課堂紀律規範學生的行為,而應該是對課堂教學活動過程,對教與學的行為進行有效的組織、協調和控制。通過科學的、機智的課堂管理,通過對課堂上各種行為和關係的合理調控,才能營造平等、和諧、嚴肅、活潑的學習氛圍,才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和潛能,真正實現有效教學、高效教學,從而引領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在學習中學會學習。

研究表明,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策略與學生的成績呈正比。然而傳統課堂管理主要是強調紀律,以及針對學生違反課堂紀律所採取的具體措施。許多新教師將時間和精力主要集中在課堂管理上,而無法注重教與學的過程。

庫寧20世紀70年代的研究將注意力從應對性的懲戒策略轉向前瞻性、預防性的課堂管理。他認為,有效的預防性的課堂管理包括制定清晰的規則和可預見的日常程式、監督學生行為、**可能出現的問題並及時應對。顯而易見,最有效的課堂管理者是那些能預防問題產生的教師。

威森斯對500所紀律形象良好的學校進行了調查,研究這些學校防止暴力和衝突的方法。他發現,這些學校在控制課堂紀律方面的共同特點是,將教育重點放在如何預防不良行為的發生上,而不是強調如何實施懲罰;強調問題的解決而不是只注重表面現象。前瞻性的課堂管理本質應該不僅是一種結果(實現教學目標),而是一種過程(運用各種策略),通過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學觀形成師生間和諧有效的課堂管理方式。

三.「有效課堂教學」的理論

(一)對有效課堂教學的理解

什麼是有效課堂?在設定的時間範圍內,運用一定的教學策略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並獲得預期效益的最優化,使學習者與傳授者雙方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展。這就是有效課堂。

正如教育家布魯姆說:「有效的教學,始於期望達到的目標。學生開始時就知道教師期望他們做什麼,那麼,他們便能更好地組織學習。

」1. 有效課堂教學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首先,要求教師有「物件」意識。

教學不是唱獨腳戲,離開"學",就無所謂"教",也就是說,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師有"全人"的概念。學生的發展是全人的發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學科(如英語、數學等)的發展。

教師千萬不能過高地估計自己學科的價值,而且也不能僅把學科價值定位在本學科上,而應定位在對乙個完整的人的發展上。

2. 有效課堂教學關注教學效益,要求教師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教師在教學時既不能跟著感覺走,又不能簡單地把"效益"理解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容"。

教學效益不同於生產效益,它不是取決於教師教多少內容,而是取決於對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綜合考慮的結果。

3. 有效課堂教學也要關注可測性或量化:如教學目標盡可能明確與具體,以便於檢驗教師的工作效益。

4. 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要求每乙個教師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持續地追問「什麼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

」、「我的教學有效嗎?」、「有沒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學?

(二)有效課堂教學的幾個誤區:

1.老師越「認真」越有效

2.「灌」得越多越有效

3.「磨」得越多越有效

不難看出以上三點都是從教師方面如何「教」出發。有效的教學是不能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割裂開來的。對於學生來說,教師不僅是教的權威,也是決定他們如何學的權威。

教師必須在課內外注意觀察學生的學,了解學生的學,研究如何科學地指導學生學會學習。

其實,課堂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是否「認真地教完」內容,而是指學生是否「學到」、「學好」了。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得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同樣,有人認為只要給學生多「灌」一點,自感課堂教學的效益就高。而知識非同貨物,哪能從老師的腦袋完整無損地被搬進學生的腦袋?簡單地把「效益」理解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容」。

教學效益不同於生產效益,它不是取決於教師教多少內容,而是取決於對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綜合考慮的結果。教師的一番苦心,往往換來的卻是適得其反的學習效果,更糟糕的是向學生灌得越多,養成學生越不願意動腦,造成惡性迴圈。

另外,加班加點去「磨」學生,是部分中小學教師提高教學成績的「法寶」。實踐證明,苦教、苦學、苦考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但是考試分數並不全等於教學質量,因為教學質量不僅包括學生的分數,更包括使學生終身受益的自學能力、學習方法、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健全的人格等。苦磨出來的學生,即使一時可以獲得比較高的分數,但是往往無後勁,日後也難有作為。

(我個人認為我們藍天中學目前的生源質量較差,有時需要採用這種「磨」方法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由此可見,唯一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是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若失去他們的大力配合,一切都是低效的,有的甚至是無效的。教師若能注重研討如何科學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則學生在學習中就會少了許多盲目蠻幹的成分,學生必然注重講究學習方法並在學習的過程改進學習,從而有效提高學習成績,提高綜合素質。

(三)課堂管理:決定教學的成敗

一般情況下,教師往往特別注重對學科教學內容的研究,卻忽視研究如何才能有效地實現教學資訊的傳遞。在推進新課程教學改革中,一些教師雖然轉變了教育觀念,卻忽視了以新課程教學理念為指導研究課堂管理策略。許多教師對「課堂管理」這一概念並不陌生,但是存在著認識上的誤區,認為課堂管理主要就是要求學生遵守課堂紀律,具體來說就是要求學生在課堂上不能講話,不能做小動作,不能亂跑亂動等等,這樣的課堂管理不僅是淺層次的,而且堅持的是以教師為中心,不能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在教學管理中,我們不難發現,同一學科的教師,在大家都不善於進行科學的課堂管理情況下,可能是鑽研教學內容比較深刻又全面的教師的教學成績更好,但是在教師理解研究學科知識大體相當的情況下,則是善於進行科學課堂管理的教師的教學成績更好。

教師所掌握的知識對他所從事的教學工作來說當然是基礎,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如果教師不善於管理課堂,那麼他的知識便很難有效地傳遞給學生。在課堂教學改革中,我發現有的教師在聽課時,只注意聽講授的內容,忠實地在聽課筆記上記錄著板書提綱、解題過程,卻不注意認真觀察課堂上教師是如何與學生溝通、對課堂活動的各個方面是如何發動、如何控制的,不注意思考課堂教學比較成功的教師為什麼能成功地實現師生之間教學資訊的傳遞與交換,因而在這樣的聽課中,教師並沒有真正學到提高教學水平的本領。

課堂上教師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有效地激發學生,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礎上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資訊交流,在建立良好師生關係和同學關係的基礎上師生共築健康的課堂紀律和其他課堂行為標準,才能實現教學效益最大化。因此,在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中,在促進教師確立新課程教學理念的基礎上,必須積極引導教師研究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管理策略,從而在真正意義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四.實施有效的課堂管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美國學者布羅菲給課堂管理下了乙個精緻而周到的定義: 出色的課堂管理不僅意味著, 教師已經使不良行為降到最低程度, 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合作, 並能在不良行為發生時採取有效的干預措施; 而且意味著課堂總是持續著有意義的學習活動, 整個課堂管理制度( 包括但不限於教師維持紀律的措施) , 都是為了使學生參加有意義的學習活動達到最高程度, 而不只是為了將不良行為降到最低程度。「三分教學,七分管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一線教學活動中,有效的課堂管理是實施有效教學的關鍵。

在教學中,經驗豐富的教師首先關注的是如何更有效的進行教學管理,從而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樣才能有效實施課堂管理呢?

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

作者 王穎 讀與寫 上旬刊 2014年第01期 中圖分類號 g62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 1578 2014 01 0030 01 就目前小學教學尤其是課堂教學,其無效或低效教學的現象確實普遍存在。因此,教師要注重搞好有效教學。如何才能有效地教學?下面就結合我自己的經驗來談一談。1....

如何對課堂教學進行有效反思

3 反思教學機智。所謂 教學機智 就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臨時生成的一些課程資源和突發事件的把握 處理和運用。一般都是教師臨時應變的技巧,出乎於教師事前的預設。但這些細節往往會成為一節課最精彩的瞬間或是課堂教學崩潰的導火索,所以,這些資源往往就是最寶貴的,是千金難求的。課後坐下來,靜靜地反思其...

進行有效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實驗小學 陳牽妹 在資訊高速發展的今天,知識更新的速度是難以想象的。那就要求老師和學生更快更準確地掌握新知識。尤其是現在的小學生在年齡比較小的情況下就要學習語文 數學 英語等科目。有的家長為了孩子有個較好的將來,還讓孩子學習其他特長。現在的孩子書包是越來越重了。那麼如何讓孩子減負呢?讓孩子減負是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