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堂提問設計

2022-10-11 05:12:07 字數 3668 閱讀 5198

**初中數學課堂提問的設計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是一種溝通、理解和創新的過程,它不再是簡單地把知識裝進學生的頭腦中,而是通過學生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把知識變成自己的「學識」、「主見」和「思想」。毫無疑問,課堂提問是實現師生互動的重要手段,是實現師生之間溝通和理解,培養學生獨立人格和創新精神的重要資訊途徑,而問題設計是課堂提問的基礎,是課堂提問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針對不同知識的特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教學的不同環節和情景,設計好不同層次的問題,把握好問題的難度和梯度。

一、確定問題的設計層次

提問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種相互交流的教學技能,提問能起到檢查學習、促進思維、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實現教學目標的作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把問題設計得非常具體、瑣碎,使學生容易獲得標準答案;也可以把問題設計得使學生調動起學習的情趣、意志和創造力,通過或發現、或選擇、或重組的多種過程形成答案。也就是說,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思維方式、思維能力和原有知識水平的不同程度,為不同學生設計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問題,一般我們可把問題分為四個層次:

了解層次

能知道物件的特徵和意義,能根據物件的特徵辨認某一物件。

什麼樣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邊、角、對角線有什麼特徵?

理解層次

能描述物件的特徵和由來,能說出物件之間的區別和聯絡。

平行四邊形的邊、角為什麼相等?

對角線為什麼會平分?

掌握層次

能在理解的基礎上把

物件運用到新的情景中。

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已知

∠a=40度,求其它三個角的度數。

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已知ab=8,

周長為24,求其餘三邊長。

綜合分析層次

能綜合運用知識,靈活合理地選擇與運用有關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數學任務。

平行四邊形abcd中,ac、bd相交於點o,ab=4,bc=6,直線ef分別交邊ad、bc於點e、f,oe=1.5,求四邊形abfe的周長。

前三個層次的問題側重於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再認和簡單應用,綜合分析層次的問題則需要學生對知識進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深化和靈活運用。在課堂提問中,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盡可能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二、把握好問題的設計質量

衡量問題質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問題的難易程度、思維深度、提出角度和時機等,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課堂提問的功能,還需認真把握好以下「四度」:

1.掌握好問題的難度

問題的難度控制是問題設計的關鍵因素。問題太難導致課堂「僵局」,學生處於啟而不發的狀態;問題過易,導致課堂「鬧市」或「冷場」,會使學生處於「不思問題而熱熱鬧鬧」或「不願思索而冷冷清清」的狀態。因此,設計問題要考慮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要以學生現有的認知結構和思維水平為基點來設計,使解答問題成為「跳一跳,夠得著」。

這樣就不會讓學生因問題太簡單而不屑一顧,也不會讓學生因問題太難而喪失信心。研究表明,那些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有一定聯絡,學生知道一些,但是僅憑已有的知識經驗又不能完全解決,也就是說在「新舊知識的結合點上產生的問題最能激發學生的認知衝突,最具有啟發性,最能使學生有目的地積極探索。在學習了矩形的特徵後,不妨可以設計這種難度適中的問題:

例如:如圖,在矩形abcd中,ac、bd相交於點o,∠acd=67.5度,de⊥ac垂足為e,交bc於點f,求∠ode的度數。

2.安排好問題的梯度

人類認識事物的過程是乙個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習活動也必然遵循這一認知規律。在教學中,對於那些具有一定深度和難度的內容,學生難以理解、領悟,教師可以採用化整為零、化難為易的方法,把一些較為複雜困難的問題設計成一組有梯度的問題串,以降低問題的難度。通過一環扣一環、一層進一層的提問,引導學生向思維的深度發展;通過層層剖析、循序漸進,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彼岸和釋疑明理的高峰。

3.調節好問題的密度

提問雖然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但並非越多越好,「滿堂問」和「滿堂灌」是同樣不可取的,課堂提問的成功與否,並非看提了多少個問題,而是看提問是否能引發學生探索的慾望,是否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讓學生學會分析問題、發現問題。因此,在課堂中,教師切不可為提問而提問,提問過多過濫,學生應接不暇,沒有思考的餘地,易造成學生的疲勞和不耐煩,必然會影響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學習的興趣。而提問過少過疏,則整個課堂缺少師生間的交流和互動,難以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並且也不利於教師了解和調控學生的狀態。

所以,課堂提問要適度適時,既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要把握好提問的時機,使提問發揮最好的效果。

4.選擇好問題的角度

問題設計要分別著眼於知識的不同側面,並注意體現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絡,如新知識之間的聯絡、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絡、新知識與社會生活之間的聯絡等。從這些「聯絡點」著手提問,能幫助學生對知識形成多角度的、豐富的理解,有利於促進知識的正向遷移,使他們在面對具體問題時能更容易地啟用這些知識,靈活地運用它們解決問題。

例如,在學習了全等三角形的識別方法後,可給學生提出這樣乙個問題:如圖,已知ad∥bc,ad=bc,ab與cd相交於點o,ae=bf,你從題設中可以得到哪些結論,並說出理由。

同學們積極思考,發言踴躍,得到了相關線段相等,線段平行,角相等,三角形全等,平行四邊形等十幾個結論。一題引發出了多個結論,多種證法,訓練了學生多角度、多方位觀察、思考、論證問題及選擇合理簡捷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教師要營造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如果在課堂上,學生如履薄冰、戰戰兢兢,教師不苟言笑、一臉嚴肅,那麼課堂必定會缺少一些輕鬆、一些幽默、一些歡聲笑語,一些神采飛揚。這樣的課堂教學只能呈現一套機械化的程式,而決不會是生命的生成,因為學生根本不敢提出他們的問題,儘管他們的問題可能很多。因此,在課堂提問中,教師應允許一部分學生暫時保留自己並不十分正確的意見,通過教學過程慢慢領會更為正確的見解。

我們教師要以平視的眼光看待學生、學生才能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不怕出錯和失敗。給了學生安全的心理支援和精神鼓舞,把學生的個性、想象、創造的潛能開發出來,這樣師生之間才能真正形成互動的對話平台,具有生命色彩的動態生成才能活躍在教學過程中。讓問題在師生互動、平等對話的教學情境中產生,這時提出的問題,才是教師與學生共同關注的「真問題」,才有進一步探求和解決的價值。

四、教師設計問題時要注重趣味性、多向性、靈活性

幾乎所有的人在理論上都知道,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真正領會到這一點的並不是很多。課堂提問也是如此。

只有問題得當,才能抓住學生的心,才能夠維持其注意力始終處在較高的水平,使其產生**的慾望,迸發出學習的熱情,閃爍出智慧型的火花,針對那些答案固定、方向單一,或要求學生回憶所學知識,憑記憶便可作答的問題,要少提問或者是乾脆不提問,因為這往往容易限制學生的思維想象的空間。除了提問的有趣性,我們還要關注提問的多向性,教師設計的問題應具有一定程度的「多向性」,應給學生發散思維。教師所提的問題的答案,或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不能是唯一的,學生回答這類問題時,需要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學生的思維要躍出線性思維的軌道,向平面型、立體型思維拓展。

這對於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發展思維的靈活性,創造性都是十分有益的。另外,教師要能適時根據課堂動態資源來生成新的問題。在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一定會生成許多教師意料之外的資源。

在這時,教師要多留心,善於捕捉和選擇學生的答案中對完成教學目標有幫助的新資源,靈活地處理這動態生成的教學活資源,把有用資源進行整合提煉,產生一些心得問題與活動的方法,並通過學生的實踐來達成教學目標。

總之,課堂教學提問是一門教學藝術,在新課程下研究課堂教學提問更是乙個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在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的提問必須服從於全新的教學理念,要使課堂教學提問能面向全體學生,能激起學生**知識的慾望,能有利於師生的互動,能適應於交流合作等多樣的自主學習方式,能有力地促進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

數學課堂提問技巧

提問是課堂教學中的主要方式,無論是在教學活動開始時,還是在教學活動進行過程中或是在教學活動結束時,提問都會經常用到。它對學生來說,可起到引發學生學習動機,激發思維,考察理解程度的作用 對教師來說,可起到檢查教學目標,重新組織教學等作用。要正確 恰當地運用提問,教師首先對於自身的提問有哪些類別應有較為...

關於小學數學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是啟發式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啟發學生思維,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因此教師提問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學生的思維水平,結合個人教學經驗,我認為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應注意以下問題 1 全面了解學生,提問要因人而異,要有層次性。2 提問不能過於頻繁,目的要明確。看看我們的課堂,教...

數學課堂提問注意點

新課標實施以來,課堂提問已成為中小學課堂教學中普遍採用的一種教學方法。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提問,影響著整個教學內容的開展,影響著學生以後問題意識的形成與發展。本文僅就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談談課堂提問的注意點 一 精心設計 篩選問題,使問題具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功能 教師對課堂提問的重要性要有充分地認識,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