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策問題」教學設計

2022-10-10 09:36:04 字數 3677 閱讀 6467

臨海市哲商小學王菊女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科書第116頁的例題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簡單的事例,初步體會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3.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體會優化的思想。

教學難點: 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激發學習興趣

1.同學們,你們聽說過「田忌賽馬」的故事嗎?這節課我們從數學角度來分析、思考這個故事的有關內容。請看:(學生讀,介紹故事)

【戰國時期,齊威王與大臣田忌「賽馬」。他們都有各自的上、中、下三個等級的馬。比賽規則是「三局兩勝」。

第一回合,雙方都用同等級的馬比賽,結果田忌輸了,因為田忌的馬比齊王同等級的馬要略差一些。

第二回合,田忌的朋友孫臏想了對策,使他反敗為勝。】

2.三局兩勝表示什麼意思?田忌的馬比齊王同等級的馬要略差一些,又表示什麼意思?

(「三局兩勝」表示比賽三場,兩場獲勝的就算勝利;指齊王的上等馬比田忌的上等馬快一點,中等馬比田忌的中等馬要略快一點,下等馬也比田忌的下等馬略快一點。)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3.田忌第一局三場全輸了,而第二局卻反敗為勝,你認為當時孫臏為田忌想了什麼對策呢?(學生思考,同桌說一說)

二、自主**,呈現對陣方式

1.學生說贏的對陣方式,師填入**:

2.你們真厲害,想的辦法和當年的孫臏想得一模一樣。在同等級馬中,田忌的馬不如齊王的馬,原來輸了,而經過你們這麼一調換,讓田忌取得了勝利。

這種調換是一種策略,是一種對策(板書:對策)。

3.田忌除了這種策略獲勝外,還有其他獲勝策略嗎?請舉例說明,把田忌與齊王對陣的所有可能都列出來,填入表中(學生嘗試舉例,學生嘗試時,教師提醒:填表時,怎樣做到不重複不遺漏。)

4.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5.請觀察這張表,你發現了什麼?田忌這種獲勝辦法與其他比有什麼高明之處呢?

(發現一共有6中對策,田忌獲勝的只有一種;田忌獲勝的高明之處是下等馬對上等馬,讓上等馬作廢,然後發揮自己的優勢,將上等馬對中等馬,中等馬對下等馬就贏兩場而獲勝。)

田忌用最弱的馬牽制住最強的馬,田忌這種取勝的策略能否用我們學過的乙個成語或諺語來表示?(以弱牽強、大材小用、小才大用、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發揮自己的優勢,以較強克較弱的)(板書:以弱牽強,以較強克較弱)

6.此時,齊王愣住了,他想,馬還是原來的馬,田忌只調換了出馬的順序就勝了。嗯!

我們再來比一局,我也調換出馬的順序:齊王先出下等馬,田忌就出——(中等馬);齊王出上等馬,田忌就出——(下等馬);齊王出中等馬,田忌就出——(上等馬);最後誰贏了?(田忌,因為贏了兩場。

)如果齊王出馬的順序是:下、中、上,田忌怎麼對策呢?(田忌是:

中、上、下)

為什麼齊王調換了出馬的順序還是輸了呢?

(因為田忌都用「以弱牽強,以較強克較弱」,發揮自己的優勢,來取勝的。)

7.齊王輸了幾局後還是不甘心,心想:幹嘛我老先出馬呢,你先出馬,我們再來比一局。如果你是田忌,還願不願意與他再比一局?為什麼?

(不願意,因為田忌的每一等級的馬都不如齊王,我先出的話,一定要輸的;齊王也知道了我方的實力,他也會用策略對付我方,會發揮自己的優勢,「以較強克較弱」的策略讓自己獲勝。)

8.田忌要想獲勝,必須誰先出馬?(必須齊王先出馬)

齊王先出馬是田忌獲勝的前提條件(板書:前提齊王)

齊王先出馬田忌一定能獲勝嗎?

(不一定,只有田忌以弱牽強,以較強克較弱的才能取勝。)

師:所以「怎樣出馬」是成功的關鍵。(板書:關鍵怎麼出)

9.同學們,孫臏為田忌想的策略實際上不出偶然的,而是仔細觀察,了解對方的實力基礎上,採取優化的對策才能取勝的。在實際比賽中,為了公平常常比賽雙方同時出馬,如果田忌與齊王同時出馬,誰贏的可能性大?

為什麼?(齊王贏的可能性大,因為齊王的實力比田忌強得多。)

10.如果讓田忌先出馬,又能保證田忌一定能贏,你希望齊王擁有怎樣的馬?為什麼?

(學生獨立思考後,同桌交流反饋:①齊王的所有馬都比田忌的馬差,②齊王只有一匹馬比田忌的馬略好一點)

11.過渡:在比賽中對策很重要,實力也很重要,像這樣有關對策問題在我們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

三、應用練習,感悟對策要素

1.出示:我方與甲方進行拍皮球團體比賽,三局兩勝。雙方比賽隊員資料如下:

我方有必勝的策略嗎?為什麼?(不能,因為我們不知對方的實力。)

看來先搞清對方的實力,是我們制定有效對策的前提條件,也就是要「知己知彼。(板書:知己知彼)

2.如果讓我方先出隊員,又能保證我方一定能贏,你希望甲方的實力是多少?實力相差太大,比賽不刺激。

到底甲方是多少我方一定能贏呢?同桌同學交流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填入表中。反饋,出示:

我方一定能贏嗎?為什麼?(甲方的任何隊員都比我方的弱,我方一定能贏)

3.如果甲方的實力再提高一點,我方還能贏嗎?(出示)

(我方一定能贏,因為我方不管怎樣出隊員,甲方最好的成績是一平兩輸)

4.如果甲方的實力再提高一點,我方還能贏嗎?(出示)

(我方一定能贏,因為我方不管怎樣出隊員,甲方最好的成績是一贏兩輸)

5.請同學們想象一下,如果甲方實力繼續提高,提高,再提高,提高到多少時?我方還是一定能贏?引導學生想象,反饋,出示:

(我方一定能贏,因為我方有兩名隊員的實力超過甲方,我方不管怎樣出隊員,甲方最好的成績還是一贏兩輸)

6.如果甲方的實力在此基礎上再提高一點,我方還能贏嗎?(出示)

(不一定,因為我方分別出1號、2號、3號的,甲方也出相對應的1號、2號、3號的,我方就贏了,如果甲方相對應出的是2號、1號、3號的,就出現平局,所以不能保證我方一定能贏。)

師:為什麼實力一樣,卻出現兩種不同的結果?(因為對策不同,結果往往也不同。)

7.師:如果甲方的1號實力再提高一點,我方還能贏嗎?(出示)

不能,因為甲方會用對策來贏我方,我方出1號、2號、3號,甲方會出2號、1號、3號,甲方贏兩局輸一局而取勝;甲方有兩名隊員實力超過我方,甲方會用對策:以弱牽強,以較強克較弱來贏我方。)

8.如果讓甲方的2號、3號的實力下降,你認為最小下降到多少時,甲方還能獲勝?學生思考後,出示:

(甲方2號下降到21,3號隨便多少都不受影響,因為甲方只要有兩名隊員的實力超過我方的隊員,他就有機會取勝。)

9.過度:從而可知在團體比賽中實力很重要,對策也很重要,請看:(出示)

四、遊戲深化,體驗解決問題策略

師:在玩遊戲中也要用到有關對策問題,你們想不想玩一下遊戲?(出示遊戲規則)

1.理解遊戲規則:每次只能報1個或2個數表示什麼意思?

如果我報1、2兩個數,你可以報——3乙個數,也可以報兩個數3、4;如果我報1乙個數,你可以報2乙個數,也可以報2、3兩個數;如果我報5,你可以報——6或6、7。

2.師生互玩,感受遊戲的樂趣。

3.為什麼能贏呢?想不想來研究?為了便於研究,我們把報數的過程記錄表中:(出示**)師

生共同完成,當報到7的時候學生就會有反應肯定贏了或肯定輸了。

4.請觀察**,你發現了什麼?為什麼搶到報7就一定搶到10呢?

師:你報乙個數8,你說我會報乙個數嗎?對啊,我當仁不讓報兩個數9、10。我們合在一起,報了幾個數?你也可能報兩個數8、9,那10還不是我的嘛。這樣又一共報了幾個數?

師:從7報到10,只有這兩種情況吧,看來在7到10的過程中,合起來報3個數我是可以控制的。現在咱們確定搶10要先搶7。(板書:)

城市供水問題及規劃設計對策探析

作者 陳慶明 建築與文化 2013年第06期 摘要 文章對城市供水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基於規劃設計層面的城市供水問題處理對策。關鍵詞 城市供水 規劃設計 水資源 城市若要可持續的發展就必須要處理好 水 的問題,在進行城市供水系統規劃時,要善於發現並妥善處理好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歸總」問題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掌握用乘除兩步計算解決含有 歸總 數量關係的實際問題,能正確迅速地找到中間問題 即先求什麼 二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學會利用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係的解題策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養成良好的畫線段 決問題的意識和習慣。二 目標解析 例...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 四年級下冊 第p117 p118 一 教學目標 1 理解 段圖上植樹 兩端都要栽 的情況中 間距數 1 棵數,棵數 1 間距數,總長 間隔數 間距 等間隔數與棵樹 總長 間距的關係,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2 能將植樹問題推廣到生活中的其他問題中,學會用線段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