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問題》教學設計

2022-12-06 22:27:04 字數 1811 閱讀 5643

工程問題

雙廟鄉城南小學孟秀巧

教學目標:

1、掌握分數工程問題的解題方法。

2、經歷分析分數工程問題數量關係的過程,會解答有關分數工程問題的應用題。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分數工程問題的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用單位「1」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1、複習舊知,匯入新課

上一節我們學習了列方程解答含有兩個未知數的實際問題,在生活中我們還會遇到很多不同型別的問題,比如總量未知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總量可用單位「1」表示的分數除法問題,我們也把它叫做工程問題。

2、引入情景,**新知

師:看到課題,你想到了什麼數量關係?下面我們看看要學習什麼樣的工程問題。

(一)出示例題

(二)閱讀理解

(1)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麼?(已知一隊單獨修12天完成,二隊單獨修18天完成,求兩隊合修幾天修完?)

(2)要解決 「兩隊合修,多少天修完?」需要知道什麼資訊?(這條路的總長度「工作總量」和兩隊一天各修的長度「工作效率」)

(3)如果知道了這兩個條件,這個問題可以怎樣解決?【這條路的長度÷(一隊一天修的長度+二隊一天修的長度)】

(4)我們需要的這兩個資訊題目中都沒有給,怎麼辦?想一想,同桌可以交流一下。

(5)我們能不能先假設出這條路的長度,再計算呢?怎樣假設呢?我們先假設這條路的長度是18千公尺,同桌左邊的同學列式計算;再假設這條路的長度是30千公尺,同桌右邊的同學列式計算。

假設一:

18÷12=1.5(km

18÷18=1(km)

18÷(1.5+1)= 7.2 (天)

假設二:

30÷12=2.5(km)

30÷18=5/3(km)

30÷(2.5+5/3)=7.2(天)

(6)觀察一下,你有什麼發現?我們假設這條路的長度都不同,但最終的結果是相同的。你還可以再換乙個數試一下,看還一樣嗎?

(一樣)既然都一樣,那就說明這個數沒有存在的必要,所以題目中沒有給出。為了更加簡單,那我們就可以把這條路的長度看作「1」,來我們試一試,該怎樣解答?

(3)分析與解答

1÷(1/12+1/18)

= 1 ÷5/36

=7.2(天)

(1)這樣列式的依據是什麼?(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2)1/12求的是什麼?(一隊一天修的這條路的幾分之幾。)

(3)1/18求的是什麼?(二隊一天修的這條路的幾分之幾。)

(4)1/12和1/18就是求兩隊一天共修的這條路的幾分之幾。

(6)1是工作總量,除以兩隊的工作效率和就是他們的合作時間。

(4)回顧與反思

我們怎樣才知道這樣的解決辦法是否正確?把你的想法寫出來和同學交流一下。

假設全長18千公尺,(1)看18的1/12是不是1.5千公尺;(2)看一隊一天修的1.5千公尺是不是全長的1/12。

小結: 不管假設這條道路的長度是多少,答案都是相同的,把這條路的長度假設成是單位「1」,在計算時是比較簡便的。

3、鞏固練習,提公升認識

(1)「做一做」

(2)挖一條水渠,王伯伯每天挖整條水渠的1/20,李叔叔每天挖整條水渠的1/30。兩人合作,幾天能挖完?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遇到整體沒有具體數量時如何解決?

五、板書設計

工程問題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時間

1÷(1/12+1/18)

= 1 ÷5/36

=7.2(天)

答:兩隊合修7.2天修完。

新課標下工程問題教學設計

姓名 呂俊雲南省宣威市阿都鄉中心完小 一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 人教版 第十一冊第三單元例9及練習。二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理解工作效率的含義,掌握工程問題的數量關係。2 培養學生聯絡生活問題來學習數學,自主 合作交流 比較整理的能力。三 重點 學生對工作效率的理解,難點 如何找準工...

對策問題」教學設計

臨海市哲商小學王菊女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科書第116頁的例題4。教學目標 1 使學生通過簡單的事例,初步體會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2 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3 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

「歸總」問題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掌握用乘除兩步計算解決含有 歸總 數量關係的實際問題,能正確迅速地找到中間問題 即先求什麼 二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學會利用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係的解題策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養成良好的畫線段 決問題的意識和習慣。二 目標解析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