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邊的關係說課稿四年級

2022-10-02 21:51:05 字數 1719 閱讀 8912

實驗學校吳全義

一、 說教材

《三角形邊的關係》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重要內容之一。教材通過動手操作活動匯出所要研究的問題,接著介紹以實驗的方法進行**,目的是讓學生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進而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原理。教材篇幅簡短,但思路清晰,要點突出,教法學法寓於其中,方便教師教學。

分析教材可以看出,教材編寫者力圖讓學生通過動手實驗,收集、整理和分析資料的探索過程,自己發現和得出結論。為了讓學生獲得更深的感受和體會,我遵循編寫意圖,對教材還做了適當的擴充處理,增加了一些環節,讓教學過程更顯層次性和動態性。

這一內容的教學,能使學生在已經建立三角形概念和知道三角形穩定性特性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另乙個重要特性,豐富三角形的知識。同時,也為以後繼續學習三角形與四邊形及其它多邊形的關係打下基礎。

經認真研讀教材和課程標準,本節課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運用「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的性質,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通過動手實驗、觀察分析、總結發現的過程,進一步培養自主**能力

3.加深認識數學與生活的聯絡,理解數學學習的現實意義,增強數學學習的情感。

教學的重點是記住並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難點是自主發現並總結得到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這種關係。

二、說教法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學要貫徹直觀性、實踐性、趣味性的原則。根據本課的內容特點,我將實踐性原則擺在重要位置,將教學過程設定為學生自主活動的過程。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是談話法、實驗法、演示法、發現法等。

教學中我將把這些方法有機結合在一起,靈活運用,期望實現最佳效果。

三、說學法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乙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化的過程。」遵循這一理念,考慮與上述教法相適應,突出主體性和實踐性,本節課我引領學生立足「三自」,主動學習,即:

自由**,自我總結,自主運用。安排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把課堂還給學生。

四、說程式

為了上好這節課,我將整節課分為三個大環節,教學程式是:

(一)創設情境

(二)動手實驗,**發現,總結歸納。

(三)創造應用

以下對每個環節的具體做法展開說明。

創設情境

出示三根紙條,找同學演示拼出三角形,並指出拼成的三角形是哪部分。

動手實踐,**發現,總結歸納

讓同學開啟信封,同學會發現只有兩根紙條,那麼此時問學生該怎樣拼成三角形,學生很容易說出將一根紙條剪短,此時計時30秒。

接下來詢問哪些同學拼成了三角形,哪些沒有拼成三角形,然後會出現兩種情況,1,4組很少有同學完成,23組基本都完成,此時讓學生思考為什麼會發生這麼大的差距

鍛鍊學生大膽猜測,對問題持懷疑態度的能力,學生如果猜測不出來問題所在的原因,我會舉一些簡單的例子,讓同學發現其中的貓膩。

拼成三角形的同學進行展示,說說是怎樣做到的,需要注意什麼?此時學生很容易得到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接下來研究為什麼14組沒有拼成三角形,一起**兩根紙條相等為什麼拼不成三角形

如果學生不能想象出原因,此時借助ppt進行展示,讓學生更容易的理解。

接下來丟擲第三個大問題,一長一短的兩根紙條一定能拼成三角形麼?

同學進行討論,匯報結果。

由此推出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板書)

創造應用

書後習題

以上便是我的說課,希望各位前輩能給我提出寶貴意見,最後謝謝各位的傾聽。

三角形三邊的關係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專家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學生一起 的內容是 三角形三邊的關係 一 說教材及學情 本節課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數學下冊的內容。這一內容是在學生初步了解三角形的定義和基本特徵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組成特徵。三角形三邊關係定理不僅給出了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長度關係,更重要...

三角形邊的關係

三角形邊的關係 聽課心得 一節好課,不僅關注學生獲得哪些知識,更關注他們是如何獲得 不僅關注學生某方面能力的發展,更關注他們能力發展的延續性 不僅關注學生學習態度和價值觀的表現,更關注他們學習經驗的可持續發展。我傾聽了孫貴合執教的 三角形邊的關係 一課,感觸很深。覺得孫老師這節課的設計和實施,的確是...

三角形的特性四年級

一 說教材 一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 是人教課標版小學數學第八冊第五單元的內容,三角形是平面圖形中最簡單也是最基本的多邊形,一切多邊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個三角形,並借助三角形來推導有關的性質。因此,三角形的認識是學習平面圖形知識的起點,也為學習平面幾何 立體幾何打下基礎。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線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