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體現「語文味」

2022-09-28 22:09:11 字數 1037 閱讀 5612

【摘要】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主動參與,樂於**,養成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學會分析和解決問題,主動交流與合作。這就要求我們語文老師不斷形成新的教學技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具有深厚的「語文味」。「語文味」體現在「動情誦讀、靜心默讀」的「讀味」,「品詞賞司、咬文嚼字」的「品味」,「圈點勾畫、批註書寫」的「寫味」。

【關鍵詞】教學技能;讀味;品味;寫味

我們知道,語文教師的教學技能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依據教學理論,運用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等,是學生掌握語文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並受到思想教育等所採用的一系列教學行為方式。可實際卻表明,這被認為是一名語文老師強頂的東西,卻是我們自己認為最薄弱的環節之一。原因是新課程帶來了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在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總是要求學生主動參與,樂於**,養成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學會分析和解決問題,主動交流與合作。要求他們熱愛文學、親近文學,喜歡優秀的文學作品,從而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這就要求我們語文老師不斷形成新的教學技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具有深厚的「語文味」。那什麼是「語文味」呢?

在《初中語文課教學問題診斷與教學技能應用》一書中是這樣闡述的,「語文味」的體現最基本的是要不折不扣地在課堂上體現「三味」:「動情誦讀、靜心默讀」的「讀味」,「品詞賞司、咬文嚼字」的「品味」,「圈點勾畫、批註書寫」的「寫味」。

對於這三「三味」,我個人是非常推崇的。首先說「讀味」,「讀」是我們學習語文的最佳途徑。幾千年來,中國的老百姓習慣上把孩子上學稱做是「讀書」,強調的就是乙個「讀」字;在語文課課堂中,我們循循善誘,啟發學生熱愛文學,親近文學,了解文學,在學習生活中要多讀書,讀好書,而且不僅侷限於課本,盡量多讀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

這樣,對我們了解歷史,了解社會,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義都是很有幫助的。大量地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不僅能增長知識,也能豐富人的感情,也是乙個人積累知識、提高修養最為重要的途徑。我們應該給學生營造乙個多讀書、讀好書的氛圍,讓「讀」貫穿我們的教學整體。

「語文味」是讀出來的,仔細地讀,認真的讀,反覆地讀,思考著讀,美美地讀;讀得專心,讀得入神,讀得與作者的距離越來越近,味道也就出來了。陶醉其中,美不勝收,收中自然就有了一種收穫感,成就感。這是作為學生生活中一件最為高興的事情。

如何搞活中學語文課堂教學

新課程改革對語文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 更科學的要求,積極倡導課堂教學的開放性。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用力啟用課堂教學,使學生處在積極的思維狀態,進行個性化的主動學習,在語文實踐中得到充分的心靈歷練,從而產生獨特的體驗,形成良好的情感 態度 價值觀,獲得全面發展。師生 生生在互動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閃...

如何提高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之我見

作者 高為 學週刊 b 2014年第02期 摘要 在眾多學科中,語文不僅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也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語文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也會直接影響到今後他們對其他學科的學習,甚至會影響他們以後的工作和生活。本文主要對如何提高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進行了討論。關鍵詞 中學語文 提高課堂教學...

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摘要 多年以來,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 一言堂 的教學方法,約束了學生的思維,限制了學生動腦思維的主動意識,不利於學生能力的發展。本文主要談談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意識,提高學生自我學習,自我發展的能力。關鍵詞 語文課堂 主體地位 主動參與 中圖分類號 g42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