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朗讀訓練的幾點體會 案例

2022-08-03 02:24:02 字數 2200 閱讀 5312

指導朗讀訓練的幾點心得體會

九龍小學課題組成員劉芳

在閱讀教學中,加強朗讀的訓練,激發學生的情感,對於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作文的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在教學時我很注意學生朗讀能力的訓練。下面就結合我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的一些做法來談談我的體會。

一、朗讀訓練要把握好朗讀的形式。

選擇什麼樣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與課文的內容至關重要。如在教學《少年閏土》這課時,我根據這篇課文前後的不同內容採用了自由讀、分角色朗讀這兩種形式,就收到了較好的效果。課文開頭寫少年閏土月下看刺猹,景色寫得較美,表現了少年閏土的機敏和勇敢,在指導學生讀這一段時,我首先讓學生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又讓學生自由讀書感悟,最後指導學生抓住這段中的重點詞去朗讀,並給學生配上優美的**,結果學生在讀中體會到了閏土的機敏和勇敢,同時也體會到了作者所描寫的美麗景色。

在指導學生讀「閏土講月下看瓜」這一部分內容時,我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學生通過讀書理解了課文的內容。由這課的教學我體會到,在閱讀教學中,不管採取哪一種朗讀形式,都應符合課文的內容特點,都應力求讓學生在讀的實踐中提高理解和朗讀的能力,這才是最主要的。

二、朗讀訓練要把握好讀的分寸。

在閱讀教學中怎樣把握讀的分寸,通過《少年閏土》的教學我深有體會。這篇課文篇幅較長,指導學生朗讀時如果平均用力,學生學完肯定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安排朗讀時,應在課文的精彩處讓學生大力朗讀,這樣學生學完,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這篇課文教學時,我抓住學生感受非常深刻的地方指導學生進行朗讀,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學生學完,也對課文描寫的內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不難看出,一篇課文安排朗讀的時間和數量應視文章的內容和學生的學情而定,不能平均用力,既不能讀得太多,也不能讀得太少,應在文章的精彩之處,讓學生多讀,這樣,學生學完一篇課文,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以指導朗讀來導情

當學生的感情被調動起來後,就很容易引導他們進入課文的意境,讀起書來也一定是飽含感情。《月光曲》這篇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是兄妹倆的談話,從談話中可看出他們家非常窮,這便是乙個很好的朗讀素材,首先我讓同桌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兄妹倆的談話,然後再指名一男一女兩位同學讀。他們讀得非常投入,我不失時機地問道:

「你們剛才讀的時候聲音非常低沉,這是為什麼呢?」學生告訴我兄妹倆家太窮了,妹妹渴望聽貝多芬彈曲子,卻買不起**會的入場券。哥哥滿足不了妹妹的願望,心裡非常難過。

通過老師語氣、語速上的指導,學生們以自己的感情朗讀,體會出了兄妹倆的感情,也了解了貝多芬此刻的心情,知道他很同情兄妹倆。

課文第五——七自然段是貝多芬與兄妹倆的談話。這也是一段能很好體會人物思想感情的內容。我引導學生進行了填詞朗讀。

我將每個人物說話的前面加上一些表示感情的詞語,如皮鞋匠看見進來個陌生人,站起來(驚訝地)問,貝多芬(誠懇、熱情地)說,盲姑娘聽了貝多芬的曲子,(驚喜、讚美地)說。讀的時候,我讀前面的旁白部分,學生讀說話的內容。這樣,學生的感情很容易被調動起來,也更好地體會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第九自然段我採用了欣賞朗讀的方法。一開始我讓學生欣賞**,在**的薰陶中讓他們自由朗讀課文,指導學生抓住「水田相接」、「波光粼粼」、「霎時間」、「一縷一縷」、「波濤洶湧」等詞句,讓學生想象並練說:「通過這些詞句,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從而引導學生有表情、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體會到海面由平靜——波濤洶湧,體會到樂曲由舒緩流暢——高亢激昂。從景物的描寫中,他們明白了《月光曲》的豐富內容。在讀中他們也體會出了貝多芬感情的變化,接著我配上大海、月光、浪濤的畫面讓學生跟著讀。

學生們在畫面的感染下,再加上自己所體會出的感情,讀起來情緒激昂,形成讓人心弦震顫的節奏美感。

四、在朗讀中感受,在感受中朗讀

教學《雅魯藏布大峽谷》時,我始終堅持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的讀文、談感受。由於本篇文章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學生對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整體印象比較明確,並且在我的引導下,從文中找到重點詞語來概括自己的感受。在細品課文體會時,我讓學生充分的與文字對話,在讀文中感受,在感受中讀文,就像在品一杯香茶,反覆的體會、回味,從中真正感受到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神奇壯麗,使學生內心中達到真正的驚嘆。

通過段落對比朗讀,把學生帶入語言文字表達的王國中親自感受和體驗,潛移默化把表達方法滲透到學生的心中,這要比直接講出表達的作用更有效果。創設乙個無聲音無解說只有美麗畫面的情境,就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性和主動性,就能使學生願意去提取課文內容編寫解說詞,對學生的篩選文字資訊和口頭表達能力都是一種提高。

以上是我在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讀書的一些體會,當然指導學生讀書的方法還有很多,還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地探索。

指導朗讀訓練的幾點心得

九龍小學課題員劉芳

時間:二零一三

如何進行有效的朗讀訓練

朗讀是把書面語言轉化為發音規範的有聲語言的再創作活動,是一種眼 口 耳 腦並用的綜合性閱讀活動,是語文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古人云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說明了 讀 的重要意義。學生朗讀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的高低。新課標 指出 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朗讀歷來是語文教...

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朗讀訓練

朗讀不是簡單地把文字轉換成聲音,而是用感情去讀,以情帶聲,以聲傳情,聲情並茂,讓學生學會朗讀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而且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連貫。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面對低年級的學生,應積極利用多 錄音機等各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一 讀得正確 是朗讀的基礎 首先,...

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朗讀訓練

有感情地朗讀 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一以貫之的重要目標。每堂語文課,老師們都在竭盡所能地落實 有感情地朗讀 但不少課堂因教師對 有感情地朗讀 理解有誤,朗讀訓練存在偏差,造成朗讀教學質量不高。這裡,略舉幾例,與大家一起思考。案例一 一位教師執教 匆匆 一課,當師生品讀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 楊柳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