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朗讀訓練

2022-11-13 13:57:04 字數 2435 閱讀 9074

「有感情地朗讀」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一以貫之的重要目標。每堂語文課,老師們都在竭盡所能地落實「有感情地朗讀」。但不少課堂因教師對「有感情地朗讀」理解有誤,朗讀訓練存在偏差,造成朗讀教學質量不高。

這裡,略舉幾例,與大家一起思考。

案例一:一位教師執教《匆匆》一課,當師生品讀「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時,老師感覺這裡的排比句式很美,於是就引導:這段話中的排比句,作者是抓住春天中一些美好的事物來寫的,能不能將這個排比句讀出美好的感覺?

請同學們試著讀一讀……學生各自練讀後,教師指幾名學生站起來讀,結果都沒有讀出教師所要求的「美好的感覺」。

問題與思考:「有感情地朗讀」,「感情」能「斷章取義」,背離文章的情感基調嗎?朗讀訓練能不顧具體的語境,斷句進行嗎?

案例中,燕子春回,楊柳返青,桃花盛開,的確很美。借美好的事物來抒發內心的情感,也的確是朱自清散文的一大特點。但作者在這裡不是對春景的讚美,而是借寫燕子去了會再來,楊柳枯了會再青,桃花謝了會再開,與時間一去不復返形成鮮明的對比。

無論是寫燕子、楊柳,還是桃花,都與「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的感嘆融為一體,表達出作者對時光流逝而無法挽留的無奈和惋惜。「這種無奈的感嘆與惋惜」應是朗讀此段的感情基調,這裡怎麼可能讀出「美好的感覺」?寫燕子春回,楊柳返青,桃花盛開,最終是為了抒發對時光一去不回的感嘆,朗讀訓練又怎能斷章取義呢?

當前,很多課堂上,教師在引導學生抓住課文重點詞句進行研讀感悟時,常常出現就句讀句、不顧文章感情基調或錯誤把握感情基調的現象,致使學生的朗讀不「到位」而引發教師的不滿意,造成課堂上師生的不愉快、朗讀教學的無效或低效。老師,朗讀教學前,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有感情」地讀讀課文,用我們正確的朗讀體悟去科學地引導學生的朗讀實踐?

案例二:在全市優質課評選中,一位教師執教《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在引領學生學習1~6自然段時,教師先讓學生自由讀這部分(所給的時間,只有部分學生能讀完一遍),然後讓學生交流從中知道了什麼。緊接著,教師在大螢幕上出示***與伯父的對話,並請學生站起來分角色讀對話。

在讀之前,教師讓學生先想想、再說說分別用怎樣的語氣去讀這兩個角色的對話。交流了數字學生,大家覺得***的語氣應是不解、疑惑,伯父的語氣應是嚴肅、無可奈何。老師沒有予以補充,朗讀過程中也沒有評價引導,朗讀訓練就這樣進行了。

問題與思考:「用怎樣的語氣讀」怎能是想出來的?個性化朗讀等於學生說怎麼讀就怎麼讀,哪怕學生說得不準確、不全面呢?

平日教學中,一些教師在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時,常常會出現以上的情景,即朗讀之前,讓學生想想、說說該用怎樣的語氣讀,然後讓全班學生用所交流的語氣練習朗讀。「怎樣讀」怎麼會是想出來的?不給學生充分讀書的時間,學生沒有深刻的讀書感悟,又怎能體會出該怎樣讀?

即使學生在老師的追問下說出該怎樣讀,那也是少數學生的一知半解啊。要想讀好文章,離不開朗讀實踐。我們應該讓學生從讀中體會,再將體會到的讀出來,在讀的實踐中提高讀的水平。

至於讓全班同學都用剛才所交流的語氣去讀,效果更不可能理想了。就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文中伯父的語言吧,我覺得不應僅僅讀出伯父的嚴肅、無奈,還應讀出伯父的憤怒、悲哀、憂慮。而後者的這些情感體驗需要教師在學生的朗讀實踐中,通過師生或生生間的評價讓學生受到啟迪,獲得新的感悟。

老師,朗讀教學中,我們是不是該發揮「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是不是應該在學生具體的朗讀實踐中想方設法將朗讀教學引領到位?

案例三:當下,還有一些課堂,教師在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時,不重視學生的閱讀感受,一味地進行所謂的「朗讀技巧」的指導,即提示學生應該重讀某些詞語。有的還讓學生把重讀詞語圈劃出來,全班一齊練讀,然後指名讀。

學生評價時,常常這樣說:某某學生讀得好,因為該重讀的詞語他重讀了;某某學生讀得不夠好,因為該重讀的詞語他沒有重讀……

問題與思考:重讀了重點詞語就是「有感情地朗讀」嗎?「有感情地朗讀」等於全班全篇一律地重讀相同的詞語嗎?

「有感情地朗讀」,是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朗讀技巧的指導,但朗讀技巧的指導必須與學生的情感體驗相融合。當學生沒有真正體會出文字所傳遞出的感情,即使重讀了關鍵詞語,也不一定能讀出文字真實、本色的感情來。因為,「感情」來自學生個體對文字語言的感受與理解。

由於各人的經驗積累和情感積澱不同,對文字的感受與理解也就不同,讀出來的滋味也不會相同。於是,同樣內容的朗讀,有的人讀得高亢響亮,有的人讀得低沉輕柔,有的人讀得節奏稍快,有的人讀得節奏稍慢,有的人重讀了這個詞語,有的人重讀了那個詞語,但恐怕都做到了「有感情」。可見,朗讀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要讀出感受,讀出韻味。

「有感情地朗讀」不等於單純的重點字詞的重讀,而是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的理解生成感受,在被文字內容所感染,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邊讀邊想象文章所描繪的畫面或意境的基礎上,一種自然的、真情的流露。只有這樣,學生的朗讀才能真正由心而發。

日常教學中,教師們在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時出現的這些偏差,並不少見,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語文課堂要想真正落實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我們做教師的要在備課時花點心思備好朗讀。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我們做教師的要首先「有感情」地讀好文章,準確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

同時,還要掌握一些朗讀的技巧、指導的藝術,然後去引領學生真正達到「有感情地朗讀」。

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朗讀訓練

朗讀不是簡單地把文字轉換成聲音,而是用感情去讀,以情帶聲,以聲傳情,聲情並茂,讓學生學會朗讀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而且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連貫。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面對低年級的學生,應積極利用多 錄音機等各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一 讀得正確 是朗讀的基礎 首先,...

如何有效指導學生朗讀訓練

一 輕重 即一些詞語輕讀或重讀的處理 1 虛詞輕讀,如 美麗的校園走在路上 抱著課本過了一會兒 對於 的 地 得 著 了 在 等虛詞的輕讀,我嘗試要求學生用 做記號,幫助學生記住輕讀規律。2 字詞在句子中的 一片樹葉輕輕地落在雪地裡。雷公公把大鼓敲得重重的。3 短語中 句子中關鍵字詞重讀或輕讀處理 ...

如何指導小學生進行朗讀

1 教師要重視朗讀,加強指導。語文教學大綱 明確指出,應重視朗讀,教師的朗讀要起示範作用。教師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讀打動學生的心,以喚起學生朗讀的慾望。這就需要老師有過硬的朗讀水平,老師富有表情的朗讀多了,學生才會讀出豐富的情感,老師也才能正確的指導 點撥學生,從而激發起學生朗讀的慾望。只有通過教師們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