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資訊科技高效課堂

2022-08-01 05:45:06 字數 3845 閱讀 7213

【摘要】高效課堂是乙個注重學生精神成長和情感收穫的教育概念,它的核心是:自主、合作、**。

資訊科技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工具學科,學習的內容都是些大眾化的,而且在操作方面都是視窗式操作,結果的預見性較強,比較直觀,學生易於接受和掌握,因此比較有利於高效課堂的開展。尤其是在資訊、科技、網路比較發達的今天,資訊科技已經成為人們賴以生活和學習的重要工具,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在學習方面,學好資訊科技對於學生的自身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也是進行終身學習的必要手段。

【關鍵詞】資訊科技高效課堂教學任務驅動自主合作

資訊科技課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它集知識性、技能性、綜合性和應用性於一體,有明顯區別於其他課程的特點,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能完全適應課程的教學要求,這就需要我們**資訊科技獨特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資訊科技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確立了「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

這個原則指在整個教學過程,以完成乙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把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在每個任務之中,每一章完成乙個大任務,同一章內再將大任務分為若干子任務,每一節又由乙個或幾個子任務組成。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完成乙個個任務逐步掌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真正為學生營造乙個建構知識、寓學於實踐的環境,讓他們在這個環境裡,充滿興趣愉快地進行學習,突出了在「做」中「學」的思想。本文通過教學實踐,從確立適合新課程要求的教學模式及流程、教學過程設計、明確的任務目標、用好小助手(優生幫教)等方面對資訊科技課的高效課堂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以期與同行們共同交流、**。

一、確立適合新課程要求的教學模式及流程。 「自主學習,當堂達標」課堂教學模式,是我校提出的一種符合新課程要求,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教學模式,它適應了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將「讓學生學會學習,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發展和以能力、個性為核心的發展」的教育目標落實到了課堂教學實踐中。

通過4年的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模式對提高課堂效率的作用是很顯著的。通過教學實踐,將資訊科技的教學特點與「自主學習,當堂達標」的教學模式進行柔和,形成了資訊科技課自身的「自主學習,當堂達標」模式的教學流程:自學指導→合作學習→點撥釋疑→形成訓練→完善提高。

體現了資訊科技課操作性、實用性的特點;突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並且特別注重學生之間的協作互助;強調了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提倡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紀律意識。

1、自學指導網路技術的發展,使資訊科技成了現代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部分學生家中都配備了微機,對於電腦、網路以及各種資訊科技知識,絕大多數學生都非常感興趣,因此,只要教師稍微做一點認真的準備,便不難通過自學指導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慾。自學指導應根據教材內容的不同而不同,比如:由搜狐、新浪、 網易等著名大**的主頁匯入「網頁的製作」;由設計精美的統計圖表匯入「**的應用」;由學生自己動手處理本班成績來學習「電子**」等。

總的原則是通過高水平製作的展示或設計學生感興趣的任務,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同時,在自學指導時要對疑難問題提前作出疏導講解。

2、合作練習這是根據資訊科技課的特點確定的區別於其他學科的乙個重要環節。由於學生水平參差不齊甚至相差很大,有的學生能夠很快的按照課本要求完成操作並且質量很高,而有的同學由於對計算機不熟悉甚至對於操作介面的選單欄、工具欄、格式欄也很陌生,當自學自練環節結束時其操作過程才剛剛開始,既沒有完成自學自練任務,也沒有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在下一步小組交流中非常盲目,學習效果不好。因此,我們將這一環節定義為合作練習。

形式是以小組為單位根據課本要求共同完成操作,乙個小組一般由3至5人為宜,且小組內學生水平應有一定的差距,盡量做到各組之間的相對平衡。操作時由一人執機,其他人依據教材要求協助,遇到問題隨之進行討論。教師勤於巡視,發現問題,二次備課。

3.點撥釋疑教師根據學生合作練習的情況,對其中的疑難問題,隨堂「二次備課」並及時講解疏通,同時借題發揮,舉一反三,適當補充、延伸、拓寬,指導學生**與積累。

4.形成訓練在點撥釋疑的基礎上讓各小組進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並引入競爭機制。通過區域網進行展示,通過自我評價、組間評價和教師評價等方式,找出自己的優勢和不足,然後個人操作、針對練習,做到人人都能獨立完成。

5.完善提高這一環節是對形成訓練的鞏固和昇華。首先通過區域網評選出最佳作品,請作者用教師機作示範演示。

然後其他學生再進行練習,這時教師可以變換要求,增加難度,分層次提出操作要求,保證學生吃的飽,差學生吃的了,使人人都有收穫、個個都有提高。 二、加強集體備課,優化教學設計。 教學要提高課堂效率、就必須加強集體備課,優化教學設計。

集體的智慧型是無窮,所以必須搞好集體備課,這是準確把握教材,優化教學設計的前提。在教學設計上我們主張」整體設計,分步實施,反覆迴圈,逐步深化」,即在教學中要充分研究大綱、教材,了解學生,針對學生的狀況,學生的認知規律,對所學內容進行整體設計,在設計中要整個學期的課程一起設計,目標之間相互聯絡,又有重複,這種重複不是單一的重複教學內容,而是通過新的主題強化學過的知識技能;定期總結提高認識,深化教與學的過程。例如:

et電子**,教學內容是:初識電子**、建立工作薄、工作表的編輯、美化工作表、統計分析資料、生成圖表、圖表修飾。從整個教學過程看,下一節課都是對以前學習的重複、延伸,從而使知識得以鞏固、內化。

在講完工作薄的建立後進行歸納總結,從而加深了對乙個工作薄就是乙個檔案的認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學到了**的建立,而且學到了資料分析、處理並以圖表的形式展現等知識和技能。可以看到,通過」整體設計,分步實施,反覆迴圈,逐步深化」,課堂得到了優化,教學效果自然得到提高。

三、確立明確的任務目標

在運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時,要注意任務的提出方法。資訊科技課的教學目標要結合到教師設計的典型任務中,學生完成了典型任務,也就達成了教學目標。當然,典型任務的設計必須善於引導,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他們的求知慾。

做好這一步,一節課就有了乙個良好的開端。例如,我在講windows操作中新建資料夾、檔案時,設計了這樣乙個任務:造一間」房子」,然後」房子」內要布置」家具」,對於這種實用性的任務,學生興趣很濃。

老師示範一結束,學生便迫不及待地做起來了。為了鞏固、延伸學習內容, 我再提出:在不同的位置造一間」房子」,學生學習熱情高漲。

四、聯絡實際,學做合一,在應用中提高。

在教學中應當從實際出發,圍繞應用組織教學,不拘泥於教材的編排順序,合理調整,以期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提倡理論聯絡實際,學做合一,在應用中提高。在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是:

先理論,後實際;先抽象,後具體;先一般,後個別,致使學生一開始就受到一些抽象的概念的狂轟濫炸,把他們本來高昂的興趣嚇跑了,使他們感到資訊科技這門課深不可測,從而產生畏學、厭學。如果我們以用入手,在教學中採用從實際到理論、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從零碎到系統, 這是否會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如在教」檔案(夾)路徑」時,可以先從學生學過的檔案的開啟與儲存入手,通過解決學生日常出現的常找不到自己的檔案這一問題,引出路徑的概念,路徑如信封上收信人的位址一樣,最後學生練習體會路徑的含義,它的教學效果會比較好。

在各小節教學任務完成後,還可從生活中設計乙個實用的事例以複習、檢查整個教學效果。

五、用好小助手(優生幫教),減輕教師輔導壓力,提高課堂達標率。

資訊科技課70%以上的時間是在機房上課,而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幾乎大部分同學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特別是在剛開始上機操作的時候,幾乎人人都喊老師我的計算機怎麼怎麼了,教師根本忙不過來,也就挫傷了未能輔導到的同學的積極性。因此,我們採用學生輔導學生的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即注意觀察哪些學生能順利地完成任務,然後運用廣播功能展示他們的成績,予以表揚,並宣布由他們作為老師的助手,一人或兩人負責輔導一組同學。

這樣做減輕了教師的輔導壓力,使教師能有重點地輔導某些方面的問題或某些同學,解決了輔導不過來的問題,使得人人都能得到及時的指導,保護了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不好意思問老師的學生,可以問同學,既解決了問題,又增進了同學問的友誼,且學生間的輔導自有特點,也易於交流,有時比教師指導的效果還要好,教學目標的達成率得到了提高。 以上是我在資訊科技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通過實行,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成績都明顯提高,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繼續學習、探索實踐。

教學**

丙村鎮第二小學古勝輝

反思如何打造資訊科技高效課堂

近期讀了市教育局的一號檔案 關於強力提師能 建立新課堂活動的指導意見 而且又參加了全市教育系統為期三天的課博會,觀摩了教育共同體的優秀教師的做課,聆聽了上海建平教育集團的馮恩洪教授的專家培訓。通過此次活動,我切實感受到了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性。本次活動的要重主題即如何打造高效課堂也了全市教師的廣泛關注。...

如何打造高效課堂

如何打造高效課堂,構建智慧型教學 城內三小孫花花 在學校教學中,尤其是農村學校中的相當一部分教師上課形式單一,還只是教師的講和學生聽,其他手段運用的很少或運用的很不到位,課堂教學模式仍然為單一靜聽式課堂教學結構。課堂上教師還是重視知識的講授,缺少具體教法的運用和學法的指導。課堂上教師組織教學差,關注...

如何打造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是一種理想的教學境界的追求,表現為教師教得輕鬆 學生學得愉快。然而,如何界定課堂教學的高效性,目前教育界還缺少科學的 具體的 量化的衡量標準,這就對建設 高效課堂 產生了制約。我校在課堂教學現狀調研的基礎上,以有效 高效課堂教學為指向,經反覆實踐與 形成了符合校本特點的高效課堂的七個評價標準...